笔趣阁

紫夜小说>团宠福妃带着淘宝来种田 > 第16章(第1页)

第16章(第1页)

您想想,卫国在时,帮衬过多少人?

三更半夜帮张家修过塌了的房顶,寒冬腊月给五保户孙奶奶送柴挑水,李铁柱家婆娘难产,是他冒雪跑十几里地去公社请的赤脚医生……

桩桩件件,大伙儿都记着呢!

如今他走了,咱不能让他的娃,他的媳妇,在村里抬不起头!”

王婶抹了把眼角,继续说:“再说令宁这孩子,虽说是沪上来的大小姐出身,可一点架子没有,心善手巧!

认字懂医理,张家小子的惊风、李婶家二妞半夜高烧不退、刘老汉的老寒腿疼得下不来炕,不都是她给瞧好的?

没要咱一分钱,连药都是她自己去山里寻摸的!

这样的好孩子,咱得搭把手,给福宝热热闹闹办个满月!也让那起子黑心肝看看,咱马家集的人心是热的!”

马振山沉默地吸完最后一口烟,烟锅在鞋底上重重磕了磕,火星四溅。

他抬起布满皱纹的脸,浑浊却锐利的眼睛扫过王婶殷切的脸,重重点头:“是这个理!卫国是好娃,福宝是咱村的娃!话放出去,各家有力出力,有东西出点东西!

别让人戳咱马家集的脊梁骨!”

话一放出去,响应出乎意料的热烈。

:福宝的满月宴

周卫国生前积攒的人缘,沈令宁一年多来默默付出的善行,此刻汇聚成一股暖流。

张家送来了小半袋晒得喷香的野山菌,李家拎来了半篮子攒下、用红纸染了吉祥色的鸡蛋,赵家贡献了一包秋天存下的、甜掉牙的大红枣……

连最困难的孤寡孙奶奶,也颤巍巍地拄着拐杖,送来一小把珍藏许久、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细挂面……

七三年物资匮乏的乡村,这些带着体温、从牙缝里省出来的“珍藏”,是乡邻们能拿出的最厚重、最朴实的心意。

沈令宁默默收下,眼眶发热。

她咬牙,拿出空间里用野味换来的十斤珍贵白面:“王婶,劳烦您和几位嫂子,满月那天,给大家擀顿臊子面!管够!”

福宝满月这天,老天爷似乎也开了眼,难得的暖阳驱散了连日的阴寒。

周家那间原本孤清的小院,此刻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十几张借来的、油漆斑驳的八仙桌拼在一起,长条板凳围了一圈,男人们支着炉子烤火煮茶。

有力气的后生挑来了水,担来了柴禾堆得整整齐齐。

院里临时用土坯垒起的灶台烧得旺旺的噼里啪啦作响,大铁锅里骨头汤“咕嘟咕嘟”翻滚着。

浓郁的香气霸道地弥漫开来,勾得人肚里的馋虫直叫唤。

村里的半大孩子也不出去玩了,纷纷围着灶台转悠,只为多闻一会肉香。

王婶系着围裙,带着几个手脚麻利的媳妇,正热火朝天地和面、擀面,因为人多,白面掺着红色的高梁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