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光放亮。
钦差船队终于抵达了扬州钞关码头。
相比于昨日傍晚的冷清,今日的码头上,总算有了些“迎接”的样子。
彩棚搭了起来,虽然略显仓促。
仪仗队也排列开来,只是旗子似乎没完全舒展开。
鼓乐声响起,算不上多么悠扬动听,但也算是尽了礼数。
扬州知府赵汝贞、江都知县钱友亮,领着数十名地方官吏,身着官袍,在码头上躬身迎候。
脸上带着标准化的、却略显僵硬的笑容。
“恭迎钦差大人!恭迎雍王殿下!”
口号喊得整齐,却少了几分由衷的热忱,多了几分程序化的敷衍。
林如海率先走下跳板,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他接受了众官的拜见,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奉旨巡查,有劳诸位”的场面话。
目光却如同最精细的筛子,飞快地扫过在场每一个官员的脸,捕捉着他们细微的表情变化。
紧张,敬畏,好奇,以及那隐藏得极深的……疏离与算计。
赵钰跟在林如海身后,好奇地东张西望。
他对那些穿着官服、弯腰行礼的人没什么兴趣。
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码头的繁忙景象和远处扬州城巍峨的城墙吸引了。
“好多人啊!”他感叹。
“船比北京还多!”
“那个楼好高!”
他像个第一次进城的乡下孩子,看什么都新鲜。
官员们看到这位传说中的“傻王爷”,见他果然眼神懵懂,行为跳脱,心中各自思量,表面上却愈恭敬。
寒暄完毕,众人簇拥着钦差仪仗,准备入城。
从码头到城门,早已净水泼街,黄土垫道。
道路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扬州富庶,甲于天下。
这一点,从入城的这一刻起,便展现得淋漓尽致。
街道宽阔整洁,两旁店铺林立,旌旗招展。
绸缎庄、金银铺、酒楼、茶肆、当铺、钱庄……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头。
货物琳琅满目,许多都是来自天南地北甚至海外的奇珍异宝。
行人如织,摩肩接踵。
穿着绫罗绸缎的富商大贾,摇着折扇,悠闲踱步。
青衣小帽的伙计,高声吆喝,招揽生意。
挑着担子的小贩,穿梭叫卖。
还有那乘坐着精致小轿、丫鬟仆妇跟随的富家小姐太太……
一派纸醉金迷、繁华鼎盛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