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重生之大唐中兴 > 第103章 名臣风范星火微光(第1页)

第103章 名臣风范星火微光(第1页)

帅府正堂,气氛庄重而略显肃杀。

郭子仪已端坐左侧上,气度沉凝。杜丰步入堂内,与之见礼后,于主位坐下。堂下,十余名被俘的叛军将领,除去甲胄,仅着脏污的中衣,被绳索捆绑,由精锐甲士押解,垂头丧气地跪成一排。这些人,多是史思明的嫡系心腹,或为范阳军中的实权郎将、守备,手上或多或少都沾染着唐军将士或无辜百姓的鲜血。

杜丰的目光平静地扫过这些败军之将,没有立刻开口。无形的压力在沉默中积聚,让这些昔日骄横的将领们额角见汗,身体微微颤抖。他们不清楚,这位声名赫赫、手段莫测的年轻唐帅,将如何处置他们。

“抬起头来。”杜丰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将领们迟疑着,勉强抬起头,迎上杜丰那深邃不见底的目光。那目光中并无暴戾,也无戏谑,只有一种洞彻人心的冷静,仿佛能看穿他们所有的恐惧与侥幸。

杜丰拿起案几上一份名册,对照着,缓缓念出几个名字:“孙孝哲,田承嗣,蔡希德(部分残部将领)……”每念一个名字,被点到的人便是一颤。

“尔等追随史思明,对抗天兵,荼毒河北,罪证确凿,按律,当处以极刑,夷三族。”杜丰的语气平淡,却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有人甚至双腿一软,几乎瘫倒在地。

“然,”杜丰话锋一转,“陛下仁德,念及尔等或为胁从,或一时糊涂,特予一线生机。本帅与郭令公亦非嗜杀之人。”

这话让绝望的众人眼中又燃起一丝微光。

“现在,本帅问话,尔等需据实回答,若有半句虚言,立斩不赦。若有功于朝廷,或可酌情减免罪责。”杜丰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第一,史朝义逃往何处,与何人汇合?第二,河北诸州,尚有那些负隅顽抗的城池与兵力?第三,史思明与黠戛斯、契丹等部勾结的详情,还有谁知道内情?第四,范阳及周边,尔等可知还有哪些隐秘的粮仓、武库,或是史思明暗藏的财货?”

他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直指当前最紧要的军事、政治及经济要害。

起初,还有人犹豫,但在杜丰冰冷的目光和“立斩不赦”的压力下,为了那一线渺茫的生机,开始有人断断续续地交代。有人指证史朝义可能北逃试图与溃散的蔡希德残部汇合,意图凭借北地胡骑再起;有人供出几个还在观望的州郡守将姓名;也有人交代了史思明与黠戛斯使者几次秘密会面的地点和参与人员;更有两个原管粮秣的将领,为了活命,争先恐后地说出了两处连唐军初步清点都未现的秘密仓库位置。

杜丰仔细听着,不时与身旁的郭子仪交换一个眼神。郭子仪微微颔,对杜丰这种恩威并施、高效获取情报的手段表示认可。

待众人说得差不多了,杜丰示意书记官将口供记录在案,然后让这些人画押。

“尔等所言,本帅会一一核实。”杜丰沉声道,“核实无误者,可视情节,或免死罪,编入前锋营戴罪立功,或流放边陲。若有虚报、隐瞒,定斩不饶!”

处理完这批高级俘虏,杜丰又与郭子仪详细推敲了往扶风行在的报捷奏章。在奏章中,杜丰极力推崇郭子仪的稳坐中军、调度有方,将攻克范阳的功归于郭子仪与自己并肩指挥,并浓墨重彩地表彰了所有参战将领的功绩,特别是陌刀队、跳荡营的英勇牺牲,以及凌素雪(奏章中以其化名“凌影”及“察事司主事”身份)断盟之功。对于自己,则仅以“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幸不辱命”一笔带过。

“杜帅过于自谦了。”郭子仪看完奏章草稿,感叹道,“此战,你当居功。”

杜丰正色道:“令公此言差矣。丰资历浅薄,全赖令公与诸位老成持重的将军们扶持,方能成事。若独揽大功,恐非国家之福,亦非人臣之道。《庄子》云‘圣人无名’,此战功在社稷,利在百姓,个人虚名,何足挂齿。”他这番话并非全然虚伪,更深层次的是出于政治考量。树大招风,尤其是在即将进入朝堂博弈的新阶段,过于咄咄逼人并非好事。团结像郭子仪这样的元老,谦逊低调,更符合他的定位和长远利益。

郭子仪深深看了杜丰一眼,不再多言,心中对此子的评价又高了一层。此子不仅能力群,更难得的是懂得进退,明悉权术平衡,未来成就,必不可限量。

奏章最终定稿,以六百里加急,火往扶风。

---

午后,张顺风尘仆仆地赶回帅府禀报。

“大帅!末将已派出三路斥候,一路往北追踪史朝义,一路往东探查沧景方向,一路往南监视河洛动静。目前尚未有明确消息传回。”张顺汇报道,“至于清剿溃兵,昨日至今,末将带队扫荡了范阳以西、以南五十里内区域,共击溃、收降小股溃兵十三股,约八百余人,斩杀趁火打劫的地痞恶霸数十人,悬挂级于各处路口,现在周边秩序已大为好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做得不错。”杜丰点头肯定,“继续扩大搜索范围,务必不能让溃兵汇聚成患。”

“是!”张顺应道,随即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但还是开口,“另外……关于凌司主……”

杜丰的心立刻提了起来,目光锐利地看向他:“有消息?”

“末将队在燕山南麓巡弋时,遇到几个从野狐峪方向逃难出来的猎户。据他们说,大约四五天前,确实听到鹰愁涧方向传来激烈的喊杀声,持续了不久。后来……后来似乎有人看到有黑影从涧边坠落,但雾气太大,看不真切。他们当时害怕,立刻就躲远了。”张顺斟酌着词句,“末将已派人带着这些猎户,前往赵将军搜索的区域,希望能提供更具体的方位。”

没有确切的好消息,但也没有找到尸。这“黑影坠落”的传闻,与之前探子的汇报吻合,至少确认了凌素雪坠崖的大致地点。

杜丰沉默了片刻,挥了挥手:“知道了,下去吧,继续留意。”

“末将告退。”张顺行礼退下。

堂内又只剩下杜丰一人。他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燕山山脉那曲折的线条上,最终定格在标注着“鹰愁涧”的那个小小黑点。山高涧深,水流湍急,雾气弥漫……已经过去四五天了,她若重伤坠崖,生存的机会还有多少?

那种无力感再次袭来。纵使他能指挥千军万马,攻克坚城,擒获贼,此刻却无法确定一个对他至关重要之人的生死。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将翻涌的焦灼压下。现在,他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范阳、河北、乃至大唐的未来,都系于他此刻的抉择。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