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特种兵在乡野 > 第72章 把她定义成什么(第1页)

第72章 把她定义成什么(第1页)

进入高二,学业压力增大,

随着文理分科分班,凌悦选择了文科。

对自身能力的困惑与掌控的艰难,让凌悦的内心时常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与沉重。

她无法向任何人,倾诉这份源于,生命本体的秘密与负担,直到她遇到了语文老师苏蔓。

苏老师年轻,毕业于名牌大学中文系,

身上带着一种不同于,其他老师的书卷气,与敏锐的洞察力。

一次课后,她叫住凌悦,

温和地指出,她作文中流露出的一种“越年龄的、对生命本质的细微体察与隐隐的忧思”。

这句话,瞬间击中了凌悦的心事。

于是,一种默契的、以书信为载体的特殊交流,悄然开始了。

凌悦在信中,不会提及自身秘密,

而是借用阅读的文学作品,如鲁迅的《野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为引子,

探讨命运、偶然、孤独与责任等主题。

她写道:“读《命若琴弦》,觉得人生仿佛被一根,看不见的弦牵引,弹奏出无法预知的曲调,人是乐手,还是乐器?”

苏老师的回信,充满了智慧与共鸣。

她引经据典,从庄子谈到萨特,

她写道:“或许两者皆是。我们是有限的乐器,却也是唯一的乐手。

琴弦既定,但如何弹奏,奏出怎样的强音或低吟,却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与赋予的意义。”

这种观点,让凌悦第一次意识到,

她的“不同”或许是一种既定的“琴弦”,但如何对待它,是她可以选择的。

苏老师适时地引入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观念,“存在先于本质”。

她在信中写道:“人先存在,遭遇自身,涌现在世界中,然后才定义自己。

你的本质,不是由任何外在的、先验的东西决定的,而是由你的每一个选择、你的行动所塑造的。”

这段话对凌悦而言,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

她开始尝试,用这个视角审视自身,她先是一个“存在”的人,

她的特殊能力是她“遭遇”到的现实,但这个能力将把她定义成什么?

是怪物?

是工具?

还是守护者?

取决于她如何选择去运用它。

这极大地缓解了她的“异类”焦虑,将被动承受的命运,转向了主动担当的“选择”。

随着两人讨论深入,他们触及了“自由与责任”的关系。

苏老师写道:“真正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在认清自身处境后,清醒地承担起选择所带来的责任。”

凌悦联想到自己,她的“自由”恰恰在于,她必须隐藏能力,

而她的“责任”则在于,必须掌控能力,以避免伤害他人、保护家人。

这种看似矛盾的理解,让她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更深刻的接纳,不再简单地视之为纯粹的负担。

书信提供了一个绝对安全的空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