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朕……即刻拟旨。”
轩辕天一离开御书房後,赵祯独自立于窗前良久。暮色渐沉,将他的身影拉得细长,映在冰冷的光滑金砖上,更显孤寂。最终,所有的情绪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消散在渐浓的夜色里。
他转身回到龙案後,神情已恢复成一派帝王的沉静威仪。
“许遥。”
“老奴在。”内侍监许遥悄无声息地近前,躬身听命。
“研墨。”
“是。”
上好的松烟墨在端砚中化开,氤氲出沉凝的香气。赵祯铺开明黄绢帛,提起朱笔,略一沉吟,笔走龙蛇。字迹遒劲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诏曰:朕闻乾坤合德,家室乃睦,阴阳和畅,邦国以宁。今有开封府四品带刀护卫展昭,忠勇贯日,义薄云天,屡立奇功,堪为栋梁。轩辕氏天一,系出名门,秉性端淑,慧智兰心,更于国多有裨益。二人年岁相适,品貌相称,实乃天作之合。朕躬承天命,抚驭万方,乐见良缘,特赐婚二人,择吉日完婚。允文允武,共效于飞;宜室宜家,同彰懿范。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搁下笔,取出传国玉玺,郑重落下。鲜红的玺印,如同烙印,将这桩牵扯着君臣丶江湖丶情谊与政治的婚姻,定格在历史的卷轴上。
“即刻宣旨。晓谕六部,通传京畿各衙门,昭告天下。”赵祯的声音平稳无波。
“老奴,遵旨。”许遥双手接过那卷沉甸甸的绢帛,躬身退出。他低垂的眼帘下,目光微闪,深知这道圣旨将在汴京掀起怎样的波澜。
圣旨抵达开封府时,展昭正在院中练剑。虽被禁足,他并未荒废武艺,巨阙剑光霍霍,带着破空之声,仿佛欲将心中郁结尽数斩断。
“圣旨到——展昭接旨——”
内侍尖细的嗓音打破了庭院的宁静。展昭收势,还剑入鞘,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微乱的衣袍,快步走向前厅。
包拯丶公孙策以及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都已聚在前厅,面色凝重中带着一丝期待。
展昭撩袍跪地,垂首聆听。当内侍用那特有的腔调,将圣旨内容一字一句宣读出来时,他感觉自己的心跳似乎停滞了一瞬,随即又沉重地鼓动起来。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却又仿佛隔着一层纱,不那麽真实。
“……特赐婚二人,择吉日完婚。钦此。”
“臣……展昭,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双手接过那卷明黄的绢帛,只觉得入手冰凉,重若千钧。
传旨太监脸上堆起笑容:“展护卫,恭喜了!皇上隆恩,您与轩辕家主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咱家这就回去复命了。”
送走传旨太监,前厅内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王朝马汉等人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纷纷上前道贺:“展大人,这下可好了!”“恭喜展大人!”
公孙策捋着胡须,眼中带着欣慰,却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他看向包拯,包拯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展昭身上。
展昭站起身,手中紧握着圣旨,脸上却并无多少喜色,反而眉头微蹙,眼神复杂地望着厅外喧嚣过後寂静的庭院。
“展护卫,”包拯走上前,声音沉稳,“陛下此举,意在破局。天一……她应下了,便是认可。你莫要多想。”
展昭转身,对着包拯深深一揖:“大人,展昭明白陛下维护之意,亦感念天一……援手之德。只是……”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此桩婚事,起因终究是展昭行事不慎,落入圈套,累及陛下与天一不得不以此法平息事端。展昭……心中有愧。”
展昭清醒地认识到,这桩婚姻是帝王权衡利弊後,为迅速稳定朝局丶保全自己所采取的非常手段。而轩辕天一,在他想来,多半是出于对赵祯请求的应允,或是为了顾全大局,而非她本人真心所愿。他见识过她的骄傲与洒脱,怎会相信她甘心被一纸婚约束缚,尤其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