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的地窨子里因为唐梨没来,里面凉飕飕的,宁天才忙把里面的炉子点燃,很快,里面的温度就渐渐地暖和了起来。
基地要育苗的药材都是军工厂需要的,军工厂制作的药方都是她提供的,都需要什么她自然最熟悉。只不过,无论是基地还是农垦局,种植的都是寻常药材,一些珍贵的,奇特的,还是只能在原产地寻找,比如雪莲。
而育苗也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从种子前期的处理,到如何培育,如何出苗,如何后期种植,都是很繁琐的。
就比如种子前期的处理,每种药材的种子处理的方式不一样,有的需要浸泡药水,有的需要药材伴生,光是浸泡种子的药水,每种都有很大的不同。
至于培育就更有学问,种子什么时候进入培育阶段,如何培育都是不一样的。
另外还有,每个阶段需要多长时间,培育的湿度温度要掌控到什么程度。什么药材什么时间种植最合适,种植前多久育苗最合适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好在在这之前,唐梨就把整理的笔记交给了宁二叔,让他自己学习了一段时间了。可,宁二叔学习的只是种子的知识,那资料也是唐梨让系统整理,她之前可没有时间整理这些。
而一些细节的东西,则需要唐梨亲自教学,让宁二叔在一旁边看边学。
好在宁二叔好歹也是上过初中的,而且,其实他的学习成绩比宁三叔好。只不过他太懂事了,为了替父母分担,主动要求辍学。
地窨子里的炉子烧得正旺,暖意驱散了山间的寒气。唐梨把带来的种子袋放在育苗盘旁,又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叠写满字的纸——那是她连夜整理的“分药材育苗细则”,上面用红笔标注了不同种子的处理要点。宁二叔早已搬了张小板凳坐在旁边,手里拿着笔记本和铅笔,眼神里满是认真。
“二叔,咱们先从当归种子开始,它的处理步骤最具代表性,学会了这个,黄芪、党参的就好懂了。”唐梨打开一袋当归种子,倒出少量放在手心,“你看,这些种子表面有一层细小的绒毛,直接播种会影响吸水,得先过一遍细筛,把绒毛和杂质筛掉。”她拿起旁边的细竹筛,示范着将种子倒进去,轻轻晃动筛子,细小的绒毛和碎粒纷纷落下,留下饱满的黑色种子。
宁二叔凑近看了看,跟着拿起另一袋种子尝试:“我之前按你给的笔记筛过一次,就是总担心把好种子也筛掉,动作慢得很。”他一边说,一边模仿唐梨的动作晃动筛子,筛出来的种子果然比上次干净不少。
“慢慢来,多练几次就熟了。”唐梨笑着点头,又拿起一个搪瓷盆,倒入温水,“筛好的种子要在oc的温水里泡两小时,水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高了会烫坏胚芽,低了又达不到催芽效果。你可以用这个温度计随时测,保证水温稳定。”她把温度计递给宁二叔,又补充道,“泡的时候要每隔半小时搅拌一次,让所有种子都能均匀吸水,不然有的种子泡透了,有的还干着,芽时间会差很多。”
宁二叔认真地记下:“水温oc,泡两小时,每半小时搅拌一次。”他看着盆里的种子,突然想起什么,问道:“梨梨,那黄芪种子呢?我看笔记上写着要‘砂纸打磨’,这是为啥?”
“这个问题等下再说,现在,我要说的是当归育苗的药液,这个是秘方,你要记住了,以后,育苗的事情都需要你亲自来做,这个配方才是根本。”
说唐梨自私也好,她也不确定育苗基地是否能一直是村里的共同产业,如果后期基地性质变了,宁二叔有配方就不用担心基地以后到了谁的手里而变得被动。
听唐梨这么说,宁二叔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在这之前,宁二叔的爸妈,也就是宁老太太跟宁老爷子就把他叫到了老宅那边跟他说过。
宁二叔也因此清楚的明白,唐梨很有本事,以她的能力,是不需要折腾这些东西的,她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宁二叔一家有立身之本。无论唐梨是为了老两口也好,也或许是因为她感激他们在村里对她的帮助,但无论是哪一个原因,至少可以确定,唐梨不靠这些吃饭。
可为了他们,她一个孕妇还要这么折腾。
所以,不管怎么样,唐梨教他什么,就让他好好学,一定不能辜负了唐梨的一番心意。
唐梨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木盒,打开后里面整齐码着十几个小纸包,每个纸包上都用毛笔写着药材名称——当归尾、川芎、甘草、生姜,还有几包看起来像是碾碎的矿石粉末。她将木盒推到宁二叔面前,语气比刚才更郑重:“这就是当归育苗药液的配料,每一样的用量都不能差,你记仔细了,最好记在心里,别只写在纸上。”
她拿起写着“当归尾”的纸包,倒出少量褐色的碎末在掌心:“当归尾要选三年生的,取根部末端最细的部分,晒干后碾成粉,每次配药液用五克。它能活血化瘀,帮助种子的胚芽突破种皮,长得更壮实。”接着又拿起“川芎”纸包,“川芎用两克,得是四川产的,气味浓的才好,它能通经活络,和当归尾搭配,能让药效更快渗进种子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宁二叔连忙在笔记本上写下“当归尾克(三年生)、川芎克(四川产)”,笔尖顿了顿,又补充道“晒干碾粉”,生怕漏了任何一个细节。
唐梨又拿起一包白色粉末:“这是甘草粉,用三克,选内蒙古的甘草,去皮后切片晒干碾粉。它性温,能调和当归尾和川芎的‘烈’性,防止药效太猛伤了种子胚芽,还能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病菌侵害。”她指着最后两包矿石粉末,“这个是‘磁石粉’和‘草木灰’,磁石粉一克,要选吸铁性强的,能增强种子的活性;草木灰两克,得是松树烧的灰,过滤掉杂质,它能补充钾元素,帮助种子生根。”
“这些药材都要提前处理好,当归尾、川芎、甘草得分别用温水泡半小时,再一起放进砂锅里,加两百毫升的纯净水,小火慢煮半个时辰,煮到药液剩下一百毫升左右关火。”唐梨一边说,一边比划着砂锅的大小,“煮的时候要不停搅拌,别让药材粘在锅底糊了,糊了的药液就不能用了。煮好后用纱布过滤掉药渣,放凉到室温,才能用来泡种子。”
她拿起之前泡当归种子的搪瓷盆,倒了少量冷却的药液进去:“种子泡完温水后,再放进药液里泡一小时,每十五分钟搅拌一次,让每个种子都能均匀吸收药效,之后,捞出来晾干就好了,泡完后不用清洗,直接播种就行,药液残留在种子表面,还能继续保护种子芽。”
当归种子在药水里浸泡好,唐梨看着宁二叔把重点都记住之后,才接着说道:
“至于你刚刚问的黄芪的种子”唐梨从种子袋里拿出几粒黄芪种子,放在宁二叔手心,“你摸摸,黄芪种子的种皮比当归厚硬,温水泡不透,得用砂纸轻轻打磨,把种皮磨出小裂纹,这样水分才能渗进去。”她拿起一张细砂纸,示范着轻轻摩擦种子表面,直到种皮出现细微的白色痕迹,“记住,只能磨到种皮白,不能磨破里面的胚芽,不然种子就废了。”
宁二叔跟着用砂纸打磨种子,动作小心翼翼,磨好后还仔细检查了一遍:“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了?我看着种皮没破,就是有点白。”
“对,这样就正好。”之后唐梨又教了宁二是关于黄芪的育苗药液的制作方法,之后才带他走到育苗盘前,“接下来是装盘——营养土要先松一松,不能结块,装盘时要轻轻压实,土面离盘边大概一厘米,然后在土面上按出小坑,每个坑放一粒种子,当归种子放深点,大概一厘米,黄芪种子浅点,半厘米就够,最后再盖一层薄土,刚好把种子盖住就行。”
说着,唐梨又示意宁二叔特意记录后,又拿出药粉配了育苗药粉。之前是用作浸泡药材使用,而这次是跟营养土混合。
每一步动作宁二叔都仔细的记录着,生怕自己有哪一步做错,唐梨示范的时候,宁二叔就在旁边看得仔细,等唐梨装完一盘,他也拿起铲子尝试——起初动作有些生疏,营养土压得要么太松要么太紧,试了两盘后,渐渐找到了手感,装出来的育苗盘越来越规整。
“等幼苗长到两片子叶展开,根系能抓住营养土的时候,就可以移栽了。”唐梨指着细则上的图片,“你看,就像这样,叶子翠绿,根系白,没有腐烂,就是移栽的最佳时机。移栽前要提前一天给育苗盘浇水,让土团更紧实,移栽时小心点,别把根系弄断了。”
喜欢书穿年成了被送回的胖假千金请大家收藏:dududu书穿年成了被送回的胖假千金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