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个子男人笑着问,他长得跟刘老师有几分像。
“急什么,我正考着呢。”
刘老师头也不抬。
另一个稍矮点的男人也挑了挑眉。
抱着胳膊凑过来看了一眼题目,然后看向张勤。
“哟,这题可不简单。小妹妹,会做吗?”
张勤没理会他们的调侃,拿起铅笔。
连繁琐的方程都没列,直接在纸上画了一条线段。
标上甲乙两地,又用几个箭头和标记点代表度与时间的关系。
然后,她用最简单的加减乘除,三两下就列出了最终的算式。
不到两分钟,她停下笔,抬头。
“刘老师,算出来了,应该是三十六公里。”
三双眼睛,六道视线,瞬间全都钉在那张纸上。
高个子男人,也就是李凤萍的大哥,一把抢过草稿纸。
嘴里念念有词地验算起来。
“没错!思路清晰,方法简便!”
“这……这是画图解题?比标准答案的代数解法还好!”
他看向张勤。
“我再考你一个!”
他清了清嗓子:“民国三十八年,我爷爷在南京种了一棵梧桐树,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这是历史题,也是个逻辑陷阱!
张勤眼皮都没眨一下:“叔叔,我听村里老人说过。”
“民国三十八年天都变了,就是一九四九年。”
“那时候南京都解放了,得叫公元一九四九年!”
“好!”
“那我再问你。”
第二个叔叔也来了兴致。
“一块铁,一百斤重,把它做成船,为什么能浮在水上?”
“因为它排开水的体积产生的浮力,大于它本身的重力!”
“就像咱们用大铁锅装满了水,它也能浮在水缸里一样!”
屋里一下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咔哒声。
这两个三叔未来舅哥,一个在教育局,一个高中物理老师。
问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
可张勤就像个无底洞,问什么答什么,没有半点磕绊。
躲在房间里的李凤萍,把门拉开一条缝。
听着外面的问答,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天啊!她这个未来侄女,到底是个什么妖孽?
终于,最后一个问题答完,屋子里彻底安静了。
刘老师看着张勤。
她猛地站起身,手掌在桌上重重一拍。
啪的一声脆响,茶杯里的水都震得漾了出来。
“不行!”
刘老师在屋里来回踱步。
最后盯着大儿子,话说完,没留一点商量的余地。
“老大!你们教育局不能让天才这样埋没!这孩子,绝对不能再在村里的小学待下去了!这是在耽误祖国的未来!浪费国家的人才!”
喜欢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请大家收藏:dududu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