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明亮的眼睛,也布满了红血丝。
张勤更是像一根绷紧到极限的弦。
她脑子里那座二十一世纪的知识宝库,在现实的粗糙设备和落后工艺面前,必须被拆解成最原始的砖块,然后一块一块地重新垒起来。
这是一个无比痛苦的过程。
就像让一个习惯了开跑车的人,去重新学习如何驾驭一辆牛车。
她好几次在深夜里,一个人对着满墙的分子式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但每当这时,她眼前就会浮现出张家庄村民的脸。
那份滚烫的期盼,不允许她倒下。
冬去春来。
半年时间,一晃而过。
当墙上的日历,翻到o年月时。
实验室里,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稳住了!”
一个年轻的研究员看着分析仪器上连续一周稳定在的产率数据,声音颤抖地喊了出来。
!
这个数字,距离张勤记忆中后世成熟工艺的产率还有很大差距。
但在o年,用现有的设备和原料,这已经是一个足以震惊世界的奇迹!
实验室里没有欢呼。
所有人都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个数字,然后,一个接一个地,瘫倒在椅子上,地上。
太累了。
真的太累了。
就像跑完了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连抬起一根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
张勤靠在冰冷的实验台边,缓缓坐倒在地。
她看着窗外,天已经亮了。
终于,结束了。
一周后。
周正和刘振华再次来到基地。
他们带来了所有的交接文件,以及一个让所有人都愣住的消息。
“‘星火二号’项目,也就是赖氨酸合成项目,后续的工业化转化工作,将由中科院和新成立的国家生物工程集团全面接手。”
周正宣布道。
“而你们,项目组全体成员,经中央批准,休假一个月!”
“国庆节后,高一三班的同学们,返回学校,继续你们的高中学业。”
“你们的任务,完成了。”
休假一个月?
回学校?
学生们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年多的非人生活,已经让他们忘了自己还是个学生。
“这……这就完了?”李向阳喃喃自语。
“完了。”周正看着这群瘦得脱了相的孩子,又是心疼,又是骄傲。
“国家,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
“去休息吧,孩子们。好好睡一觉,好好陪陪家人。你们,值得这一切。”
离开基地的那天,天气晴朗。
张勤站在铁门外,回头看了一眼那栋她待了整整一年的建筑。
恍如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