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37章我的剑,叫斩仙(满30……
仙人慈悲,给了杨戬生路。然而仙人无情,却又好似是要坐视了他的死亡。他摇头,再一次的,将那提议拒绝。
他用手抓了雪丶抓了地面的尘土,对着那袭来的天兵天将洒下。
他以怀中的利刃,用手丶用脚丶用牙齿,用他所能用到的一切武器,做出反抗。
他再一次开口,高喊:
“我叫杨戬,我从蜀中来,希望拜在仙人门下。”
“我的父亲是凡人杨天佑,我的母亲是云华仙子,目前正被关在桃山之上。”
“我要拜师学艺,我要习得一身本事,救出母亲。”
生死面前,他自然是想要活,不想死去的。
但如果活着的代价,是放下所有的遭遇与仇恨,回到蜀中,以平凡人的身份度过一生,他又何必来到这昆仑山上,玉京山前?
他没有再听到仙人的回答。他的身上,没有奇迹发生。他身体里的另一半血脉,并没有发挥太大的效用。
盗匪,断崖,滚石,妖族。。。。。。
这一路走来,他经历了许多许多,他遭受了许多许多危险。但他终究是幸运的。所以他来到了这昆仑山上,来到了这玉京山前。
但他却又是如此不幸。他所谓的困兽之斗,拼死一搏对神明,即使是对这些神力并不高超的天兵天将而言,同样是如此可笑。
他被逼到了悬崖边上。他的脚下,是一眼看不到底的茫茫云层,是有罡风在呼啸。他的身後,是手拿武器,显然是被激怒的天兵天将在逼近。
他又听到了仙人的声音,问他可悔,可要放弃?可要离开这玉京山,回返蜀中。
他摇头。
他只是恨。恨他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将这天地掀翻,将那规则更改,将他的母亲救出。
让那导致了一切的祸首,付出代价。
“那是家仇。”
他开口,给出评判。但江辞却又是知晓,他最终还是拜在了仙人门下,学得一身本事,并且要将他的母亲救出的。
劈山救母最早的版本,是眼前的二郎神杨戬,而不是後来的沉香。
甚至可以说,沉香劈山救母与宝莲灯的故事,本就是由此演化而来。
遑论杨戬的讲述里,他并没有提到大哥,妹妹,提到三圣母。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
“见天地,见衆生,见自己。我同样是在很久之後,才领会到作为一个神,所应有的职责的。”
是杨戬开口,给出总结。他说。。。。。。
说什麽呢?
说仙人终究是仁慈,终究是有情,终究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韪,在他从玉京山上跳下之际,对着他伸出手,将他从必死的局面里拉回,收录到门墙。
即使仙人的卦象起,便早已经从那卦象中,窥探到了模模糊糊的未来。
将天际染红,将所有的一切都带上了血色的未来。
那麽他呢?他超凡入圣,在极短的时间里,便完成了很多人一生所不能达到的修行。然後拜别了师尊,劈开桃山,想要救出母亲。
可他却又眼见了母亲陨落在自己跟前。然後在极端的悲愤之下,凭借了一腔的孤勇杀上天庭,要将头顶的不公与压迫打破。
他在人世里,留下了担山赶日的传说。
他以合拢的扇柄敲击过掌心,一声叹息,笑容冷漠且疏离道:
“我本是要以一己之力,将那天庭掀翻的。”
但彼时的他还做不到那一点。又或者说,有规则与力量在将他桎梏。于是他在重伤濒死,逃脱了天庭追杀之後,又回到了仙人身边。
他似乎将仇恨忘记。只是按照他母亲陨落之前,所想丶所希望的那样,好好生活,成长。直到。。。。。。
直到凤鸣岐山,他领了师门命令,来到西岐。亲身经历和参与了那场封神之战。
那自然不是一场属于凡人的战争。个中的牵扯与纠葛,更无法细说。
所以不同于江辞口中,“小邦周”与“大邑商”之间的争斗。在这个过程里,在那场战争中,凡人。。。。。。
凡人又是什麽呢?
是蝼蚁,是炮灰,是草芥。是任意一场仙神之间的斗法,便会被轻易波及的背景板?
他离开人间的时间,似乎已经太长太长。以致于在他尚没有反应过来之时,他便成了“仙人”丶“上仙”中的一员。而他。。。。。。
他与哪咤等,虽然在极力将凡人保全,在不使士兵们,受到波及。
但那毕竟是战场。是仙神们一不留神,尚且会葬身于此的战场。
他已经记不清楚他送走了多少人。更记不清楚,有多少前日里还在同他把酒言欢的同门丶战友陨落。
是的,同门,战友。
他想到了他来到西岐之前,他同他的师尊玉鼎真人,那要他离去丶却又对着他伸出了手的仙人的对话。
“您为何说,我们师徒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