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106章[VIP]
多亏睿哥儿在廿九这天办了酒席,大年三十,素来是最忙的苏春声今天可以难得可以清闲一回。窗花丶对联丶福字,早早就贴上了,陈旧的红灯笼也换了新。
他几乎不用做什麽菜,家里鱼有丶肉有丶菜有,而且都是煮好的,蒸的饭也还剩半桶,今天热一热就能吃。
而且啊,昨天大鱼大肉,又是杨梅粿丶炸物这些东西下肚,在胃里填着,还没消化呢。今天啊,就只想吃点清淡的了。
李兰菊早上起来就和苏春声商量要不要煮点粥什麽的,吃少点,空一空昨晚吃下的那些东西了。
苏春声就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做早食,煮一锅地瓜粥,又拿了些酱咸出来,洗一洗,炒一炒,保管开胃下饭。
中午丶晚上不用做大菜,时间一大把,苏春声准备领着满秋丶满夏,还有嫂嫂,去做晚上守岁要吃的东西。
守岁嘛,要一边闲聊一边守,不能做分量太大的东西,一下子把肚子填满,也不能煮汤汤水水,吃起来麻烦的,最好是零嘴儿,吃了饱不了肚子,不吃又馋,可以一直拿一直吃。
或是半成的,可以放在火上烤的,他们一边烤,一边吃,一边聊。手动起来了,守岁的时间也会变得有趣很多。
苏春声想了一想,决定做点米糕。米糕蒸熟以後可以把它切成片,然後放在炭火上烤,这样烤出来的米糕又酥又脆又香。
晚上烤糖包子是必然的,赵虎庆烤糖包子的炉子都给他打好了,之前那个从娘家搬来的又搬回去了。大年三十守岁,家里的娘丶嫂嫂丶哥夫也要烤糖包子,不好两家人共用一个炉子,就让赵虎庆给他打了个新的。
嫁给铁匠做夫郎就是有这个好处,苏春声想要什麽形状的烤盘丶多深多浅的锅,或是与衆不同的厨具,都可以和赵虎庆说。
只要他解释到位,赵虎庆听懂了,就能够给他打出来。
比如这烤花生丶烤栗子丶烤米糕的烤网,就是让赵虎庆特意做的。不同于整面的铁盘,烤网是用铁丝编制而成的,两边用木头框子封起。烤的时候,炭火的温度能直接作用在食物上,很快就能烤熟。
烤糖包子是甜的,米糕苏春声打算做咸口的,这样吃起来不会腻。
如果用稻米磨成的粉做,口感会细腻一些,若用杂粮面做,口感就粗了。但他们做好之後是用来烤的,杂粮面做的米糕烤出来会更香,而且烤脆之後那些粗糙的颗粒一同被牙齿咬碎,就感觉不到颗粒感了。
综合考虑,苏春声打算用杂粮面做。
米糕好做,和先前做南瓜饼的方法类似,做好之後上锅蒸就是,倒是不急,下午做都来得及,还有一道吃食,费劲一些,苏春声得先做。
这道吃食,苏春声三天前就做准备了,是苏家近几年来每次过年都要做的一种吃食,叫做冻米糖。
冻米糖,光听名字就和冬天脱不了关系,因为只有天冷才能“冻”。
它是用糯米做的,需将糯米浸泡一日,然後上锅蒸熟。
蒸的过程中要加些猪油,让它更松软,更不容易粘结。
蒸好之後到入团箕里摊平,盖上一层麻布,放到外头去“冻”。既是要“冻”,那就得选阴凉的地方,不能被太阳照到。
冻个两日,糯米不同于未煮过的乳白,而变成金银剔透的洁白,且粒粒分明,互不粘粘。
这样的糯米就可以下锅炸了,炸到糯米梨苞绽开一样,绽得有两三倍大,再把它捞出来,放到盆中晾凉。
“脆的,尝尝。”苏春声炸好糯米花,先给满秋满夏嫂嫂尝尝。
两个小家夥尝完了以後说:“好香,而且和炸过的豌豆一样,好酥。”
炸豌豆吃起来还是有点费牙的,糯米花不会,一嚼就碎,嘴里塞再多也不觉得磕牙。
“待会儿往里头加花生丶芝麻还有麦芽糖,会更好吃。”苏春声说着就开始准备这些东西了。
两个小家夥原来还想再尝一撮的,现在期待起来了,他们想吃做好的冻米糖。
苏春声把前阵子做竈糖剩下的麦芽糖放到锅里化开,然後加入炸好的糯米花,还有炒熟的芝麻丶花生,用铲子快速翻拌起来。
翻拌均匀就可以用铲子把它铲出来了,装入找木匠定制的一个木框子里,盖上盖子,用力地往下压,将糯米花丶芝麻丶花生之间的空隙压没。
这个木框子是苏春声晓得打骡子车车厢的木料有剩後,特意让赵虎庆去找孙木匠说的,他想要一个这样的模子,能不能帮着做。
孙木匠虽没有做过,但尺寸丶拼接方法苏春声都给了,他照着做就是。
最後见还有一些碎料,他还参照着这个,给苏春声做了个小的。
苏春声将大部分的冻米糖装入大木框,用铲子压一压,弄平整一些,然後叫赵虎庆进来,叫他来按住盖子。他力气大,冻米糖按一下就成型。
他和满秋丶满夏丶嫂嫂弄这个小的。
“春声叔,这个弄好之後怎麽吃?”
冻米糖这种吃食,苏春声是从书上看来,然後跟着学的,冯阳县并不常见,满秋满夏没吃过,压根不知道这方方正正比案板还大的一块,要怎麽下嘴。
“压好之後用刀切,”苏春声道,“先切成长长一条,再切成一片一片的。”
“像年糕那样?”两个聪明的小崽立刻想到了类比的东西。
“对,像年糕那样。”
冻米糖压成型後可以把木框脱去,放在案板上切。
这木框,一边是一尺半,一边是二尺半,苏春声沿着一尺半的那边上往下切,切成均匀的二寸宽的长条,再将这长条切成拇指宽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