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铁匠家的书香小夫郎TXT > 第106章 第106章VIP(第2页)

第106章 第106章VIP(第2页)

冻米糖松脆,苏春声切的时候,案板上会发出“松,松,松”的声音,和切菜切年糕的声音都不同,绝对是大年三十赵家宅院里最美妙的一道声儿。

满秋满夏听了兴奋地去抓他们娘亲的手,摇摇晃晃,迫不及待地想吃了。要是立阳立源在,绝对会在苏春声身後摇晃着脚步跑起圈来了,那是小孩子想吃又按耐不住的表现。

还没切好,要忍着,只能借手舞足蹈的动作疏解一些兴奋,转移转移注意力。

“好了,可以吃了。”这是今天第二美妙的一个声儿。

满秋满夏特别乖,盘子先递到他们跟前,他们却先给家里的长辈拿,等他们都笑眯眯地接过才去拿自己的。

冻米糖入口松脆,有米香,然後是花生芝麻的香味。嚼到最後,麦芽糖的甜显现了出来,吃得人眉眼弯弯。

柳云吃过一片,喜欢得不行,想着娘家的人没吃过这等好吃又独特的食物,缠上了苏春声:“待这批吃完,你再做一回吧。下回做,你仔细教教我,我元宵回娘家,带个木框子回去,也做给他们吃。”

听到要做给阿公阿婆吃,满秋满夏的兴趣也很浓,他们也想学。

苏春声眼睛一扫就看见,别人吃一块的功夫,站在角落的赵虎庆已经伸了四五次的手了,想说这一批,怕不是年初二都撑不过。到时候他要做一些走亲访友用,再做一些给自己家的人吃,有的是机会教嫂嫂和两个侄儿,就应了下来。

赵家年三十守岁在东院竈屋里守。

正竈里烧着火,温着茶水,竈边一个炭炉,炭炉上架着烤网,网里放着切好的米糕丶红薯片以及花生丶瓜子这些零嘴。

炭炉边上还有个炉,是烤糖包子的,苏春声围在那儿坐,赵虎庆坐他旁边。

烤米糕的这个炉子,交给了娘和嫂嫂,她们不时会用筷子翻一翻。

一家人各分配了一张小凳,围坐炭火旁边,边吃边聊。

李兰菊说起赵虎新丶赵虎庆兄弟俩小时候的事儿,说起赵家一间矮得进门都要低头的茅草屋怎麽到现在有瓦遮头,顿顿都可以吃上荤腥的历程。

吃肉一时,磨刀十年,说的就是他们家。若不是有这两个辛苦能干又孝顺的孩子,她这腿,早就没得治了。

李兰菊的声音平缓而清晰,没有诉说苦事时的低沉,也不掺杂着悲伤。

这是他们赵家的过往,她希望说给这些和自己紧密相关的人听,当做了解。

苏春声第一回听这麽多赵虎庆以前的事儿,听得格外认真。

认真到烤了很久的糖包子都忘了翻了,还是赵虎庆拿起木夹子,悄悄帮夫郎翻了一翻。

“虎庆这孩子,自小我就不知道他喜欢什麽,他好像什麽都不喜欢,时刻围绕着我们的需求。直至那一日,他突然跑来跟我说,他要娶亲,可把吓了一跳。”

话题从旧时说到了现在,说起了赵虎庆当初突然拿着一箩筐塞着钱匣子丶值钱的瓶子罐子跑到李兰菊面前跪下说要娶亲的场景。

这一段呢,苏春声只知道有这麽个事儿,细节一概不知,用手撑着下巴,听得津津有味。

素来面皮薄的赵虎庆没叫亲娘别讲,自己也在默默听着。

他回忆起那一天的情形,心还是会不可抑制地跳起来。

那种他这辈子就这一次机会的心情,那种他要把自己所有拥有的东西全压上去做赌注的心情,现在想来,还是会血脉偾张。

他得感谢自己,感谢躲躲藏藏了许多时日,终于有了胆量的自己。

若没有迈出这一步,现在坐在自己身旁,言笑晏晏丶灼灼其华的这位,就不是自己的夫郎了。

守岁有几种说法。

一是为了驱赶年兽,灯到天明,恫吓它,免得它出来伤人;二是年终岁末,今年马上要过去了,最後的时光抓得紧些,能提醒人们珍视光阴;三是祈求平安。长辈守岁,可以祈福小辈身子安康,无病无灾;晚辈守岁,可以祝愿长辈福寿绵长,长命富贵。

苏春声觉得,还得添一条,那就是增进亲情,让他们更加了解彼此。

被火光映亮的一片小天地,七个人一只狗围着竈火团坐。

人谈笑不断,听着说话声眼皮有些沉的小土墩儿依偎在苏春声丶赵虎庆腿间,将脑袋搭在摊平的两条腿上,沉沉地睡了去,外头放了鞭炮也吵不醒。

直至赵虎庆塞给夫郎的那枚铜板没握牢,掉下,砸中它的脑袋时,它才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了一眼。

子夜到了,李兰菊给小辈们发压岁钱了。

人人都有。

赵虎庆接过他娘给的,转头就塞给了夫郎。

苏春声自己也有,本不想接他的,可这人塞得坚决,他不接不行。

新年嘛,这些充满福运的东西在手上过一过,今年会走运的。

赵虎庆既然把他的压岁钱塞给了自己,那苏春声就把自己的塞给他,互相传一传福气。

两人小孩儿一样在那塞来赛去,边上的人看得直乐。

外头鞭炮声不绝,小土墩儿顶着一枚铜板,让它埋在自己的狗毛里,趴下又睡了。

作者有话说:

虽然现在不年不节的,可真的好想跟着他们的时间,跟大家说一声:“新年大吉,幸福安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