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113章[VIP]
正月十六,自成亲以来就没有出过门的睿哥儿和小刘书生总算出门了。
这趟出门,阵仗还不小,把家都给搬了,卡着苏春声要去催的时机。
一个人十多年的家当,一辆牛车就能装得了,其中半数还是这次成亲苏赵两家的人给他们配置的。
由此可见,小刘书生在刘林村生活这麽多年,傍身的东西屈指可数。
临行前,睿哥儿绕着茅草屋走了一圈,想挑挑有没有好木料,拆了拉到九篱村不说建房用,这雨天地上坑洼泥泞,搭在泥地里踩脚过路总成吧。
结果沿着这栋茅草屋挑来挑去,睿哥儿真是一块都挑不出。这陈年茅草屋的木料,不是年久风化了,就是被蚂蚁蛀空了。是那种拿去烧火,都会嫌弃里头虫子多,一会儿炸开一只的坏木头。
他们新婚之夜办那事儿,把床都给办塌了你敢信麽?
後来索性就把床铺在地上了,至少不用担心下回办事儿床什麽时候又会塌。
他们将户籍迁去了九篱村,在九篱村置了地。刘林村的宅地丶田地,也找好了买家,卖出去了。
他们此行离去,便不会再回来了,往後这偏僻遥远的刘林村就再没刘凛这号人了。
坐上牛车时,睿哥儿问刘凛:“会不舍吗?”
刘凛轻轻摇头。
他在刘林村生活的记忆并不好。
爹娘去世後,那些贪心不足的亲戚以各种名义蚕食他们家的土地,欺负他,辱骂他,哪怕他书读得好,也是这个村最没颜面,最不被看重,最好欺凌的人。
为避开这些,他足不出户,终日躲在家中读书写书。
唯一还算良好的记忆就是一盏昏黄的油灯在黑暗中破开一小片天地。他翻着书,研着墨,用吸得饱胖的笔在空白的纸张上写下一列列的字。
那时候,他的心很静,天地一片开阔,不为外事侵扰。
这些他都带了,陪伴他的东西他都带了,在身後的木箱里,会跟着他去九篱村落地丶生根。
他还有了执手一生的人,未来他们还会在这片土地上长叶丶开花,然後结出香甜美满的果实。
赵家边上买来的荒地还未拾掇好,房子别说雏形,连地基都未勾画出来,接下来要猛干一段时间的夫夫俩只好先借住在赵家西院的厢房里。
房间早就给他们留好了,是睿哥儿每次来都会住的那间。
小刘书生读书写字要用的桌子,也配上了。苏福平丶苏春泉丶苏春茂三人用竹子做的,方方正正的一张,做好之後还刷上了桐油,让它更结实更耐用。
“你们那房子少说也得建个半月,这半月只好在我们这里将就了。”
“在你们家还叫将就啊?不若去看看我先前住的是什麽地儿!”睿哥儿这次建房,建好了也是黄泥木头茅草房,瓦片都用不起,哪比得上赵家这两栋连在一处的青砖大瓦房。
“不是你说的金窝银窝不如你的狗窝麽?怕你在我这窝棚住不习惯呐。”
“好啊苏春声,你调笑起我来了!”
好友聚在一处,没说两句就起了肢体冲突,笑着捣对方的痒痒处,要叫对方求饶不可。
一墙之隔的两个汉子能听见他们的声音,但不与他们一处。
刘凛卸完牛车上的东西,就被赵虎庆叫走了。
去干嘛?自然是去开荒。
他们家买的这块地荒了好多年了,茅草多丶荆棘多丶杂树多,打理起来十分耗时间。得趁这几日雨湿,土地松软,用锄头把杂草野树的根锄起来,清理干净,才能整平地基。
小刘书生不会干农活,不会锄地,不完全是他自己的原因。
爹娘死後,他没了撑腰的人,亲戚每次上门都要顺走一些东西,家里的农具渐渐就被拿了个光,没有农具,怎麽干活?
赵虎庆晓得他拿笔杆子顺手,拿这些东西……嗯,手怎麽握都不知道,像教周家表姐夫那样教他。
周家表姐夫起先也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现在已经被姑丈磨炼得处处都好了一点了。
不说多,就说拿起这些农具,已不会东倒西歪,像是被农具使唤。听说过阵子春耕,他是第一个跟岳父说要来帮忙的人。
周家表姐夫锦衣玉食,含着金汤匙长大,小刘书生苦出身,离土地近,见的听的,定然会比表姐夫多。在赵虎庆看来,他要比周家表姐夫好教。
因要讲解,两人离得近,赵虎庆顺势问起自己借出去的那本书。
他想问问小刘书生将书中的内容记得怎麽样了,这本书什麽时候能还回来。他一个读书人,记性肯定比自己好,没准已经倒背如流,不需要再看书上的内容了。
结果小刘书生以为他是想问这本书上的内容有没有派上用场,就如实跟他说:“还没用上,我夫郎只喜欢一个姿势,这些日子就只用它。可能要等他厌了,我才能换书上的姿势。”
赵虎庆不是要问这个,但他嘴皮子没小刘书生快,还没张口就被小刘书生的下一句话堵住了。
小刘书生视他为亲二哥,跟他已然是可以掏心掏肺的交情了,继续往下道:“我夫郎太喜欢骑马了,做梦都在骑马,也喜欢将我当马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