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铁匠家的书香小夫郎TXT > 第114章 第114章VIP(第1页)

第114章 第114章VIP(第1页)

第114章第114章[VIP]

预计半个月完成的刘家小院,十天不到,就从一处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干净整洁的四房小院。

进竈火那天,睿哥儿与刘凛从赵家竈屋里取来了竈火,东西二院各取了一块,然後用王老伯送的松木新柴,把这一竈膛的火烧得火红兴旺,松香盈门。

康崇因觉得这天日子好,给苏春声送来了两株桃树,给睿哥儿送来了两株李树,都有半人高,亲自拿着锄头在他们院里栽下。

这两个孩子都是他的得意门生,虽是哥儿,但没有一处会输给同样来学习的汉子书生。

睿哥儿家人丁不多,先建了一间主屋,一间堂屋,一间竈房,外加一间小小的厢房。因要做编织的作坊,他的重心放在後院的竹楼竹亭上。

编织丶刺绣这样的活计,费眼睛,最重要的是光线明亮。砖瓦土泥,都太遮光了,用竹子搭,搭得高一些,四面又敞开,从早到晚,光线和露天的差不离。

刘凛平日读书,也在竹楼的隔间里,若非碰上阴雨天,其他的情况,都几乎不用点蜡烛。

竹楼丶竹亭丶竹连廊建好,占据了刘家小院的最後一片空地,睿哥儿没地儿种菜种花养鸡鸭了,他本就志不在此,也不擅长,所以家中也没置什麽田地。

和赵家离得近,春声丶干娘丶嫂嫂,时不时就会拿新鲜的果蔬过来,都是他们後园子里种的,有时还是做好的饭菜,睿哥儿和刘凛这两个厨艺不好又不会种地的根本饿不着。

作坊有了落脚地,货商也就有了送货的地方。睿哥儿收到用以编织的绳子与各色珠子的当日,就用赵家的老黄牛将崖脚的两位伯父接来了。

他们有了材料,可以考虑头批的发饰丶手链丶项链要做何种样式了。

当然,在考虑这些东西之前,苏春声和睿哥儿还得向蒋阿伯学艺,学那些漂亮又繁复的绳结怎麽打。

一个作坊仅靠着蒋阿伯一个人在那埋头苦编是不成的,他们得多几个人学会,定下样式後,合力完成。

编的东西能卖出去,有了更多的销路,他们还会考虑招收学徒,办一个规模更大的作坊。

不过这是後面要考虑的,现在不用想这麽多。

李兰菊和柳云有空也会来刘家,和他们一起学,学成之後也和他们一起编,挣些工钱。

蒋阿伯性子好,见谁都和颜悦色的,谁来都给教。

满秋满夏平日最爱看这些,近来是不能了。康家家学二月初一开学,他们得到县城里上学去。

家学开学那天,苏春声也被康老爷子叫去了帮忙。想是这些没开过蒙的四岁五岁小崽,聚在一处,怕他们一言不合就会哭闹起来,不好管。

苏春声和这些孩子亲近,这些小孩又愿意听他的,有他在,康老爷子心里会更有底。

不用几日,待课堂上有了秩序,夫子的话有了,他便可全身而退。

康家这回办家学,开了两间学堂,男子一间,哥儿与姑娘一间。既是要开蒙,就要教会他们男丶女丶哥儿之间有别。

汉子这边,康老爷子亲自坐镇,哥儿与姑娘那头,由饱读诗书同样是康老爷子得意门生的康瑞雪来教学。

苏春声呢,两头转转,帮着维持秩序,也帮着哄哄头回要在一个地方坐这麽久,不能跑出去玩,觉得苦哈哈不想学的孩子们。

头个给他出难题的是侄儿立阳。

这孩子从小就和弟弟立源同进同出,做什麽都在一起,今儿排定了位置,见边上是呆萌可爱的立禹,不是他所熟悉的立源,立马皱缩着脸,用手捂着,要哭起来了。

苏春声过去问他怎麽了。

他说:“我要跟立源坐一起!”

苏春声蹲下身子,耐心解释:“阿源在隔壁呢,跟其他的阿哥,还有姐姐妹妹们一起。”

立阳又道:“那我要跟满夏一起!”这些都是能叫他心安的人,随便来一个,都比旁边这个软软糯糯,话都说不清楚的立禹好。

苏春声又道:“满夏也在隔壁呢。”

立阳脸上挤出了肉包褶子,一副你不答应我就哭的急样儿,央着苏春声道:“那我也要去隔壁……”

其实他内心是怕康老爷子的,康老爷子在夫子的位子上一座,左边一条戒尺,右边一条戒尺,神情严肃,比县府衙门里办案的县老爷还可怕。

立阳怕挨板子,怕犯了什麽错惹怒了他,连对视都不敢。

这也和苏春泉丶苏春茂这两个小时候没少被康老爷子打有关,俩爹老是跟他们危言耸听,上课要认真,要专注,要清醒,不然就会被打手心,给这俩孩子说出心理阴影来了。

因今日康老爷子在汉子这一间,另一边是和颜悦色的瑞雪姨姨,因此不幸地被阴影笼罩的只有立阳一人。

眼见着要哭闹起来了,苏春声正要哄呢,坐在方桌後头的康崇因出声:“立阳,你看这是什麽?”

声音不大不小,刚好传入立阳耳中。他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挤成一条缝的眼睛睁开,看到康老爷子突然拿出来的,挂在几案笔架上的一样东西。

这东西上头是一面巴掌大的蒲扇,下头坠了个指头大的吊坠,吊坠是铁做的,形状和蒲扇一样。

待立阳看清了那铁吊坠的形状,就开始双眼放光地惊呼了:“这是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大字一个不识,数数极没耐心,某些书中的情节却倒背如流。

康老爷子捋了捋花白的胡子,笑道:“对咯,今儿课堂上,谁表现得最好,我这芭蕉扇就当做是奖赏,奖励给谁。”

立阳立马就不哭了,还虫子似的,用屁股把自己挪去了桌子旁,乖而板正地坐好。

康老爷子已然不是年轻时那个人见人怕的康夫子了。年纪上来後,他对学生的慈爱与关怀也上来了。

开学第一堂课,不教千字文,不教礼仪规矩,只教平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样东西——称谓。

称谓有好多种,一种是亲属称谓,亲戚朋友之间该如何称呼,都有约定俗称的叫法。一种是年龄称谓,人从生到死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叫法。一种是礼仪称谓,路上遇到生人该怎麽叫,遇到有官职有头衔的人该怎麽叫,这些都要学。

只是後两种对于这群刚刚开蒙的学生来说,太难了,康老爷子今天只与他们说第一类。

“立阳,平日里,你管你旁边这位叫什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