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林卫国正坐在自己窗明几净的屋里。
桌上一盏台灯,光线明亮。
摊开一张崭新的白纸。
那二百块钱奖金,他看都懒得多看一眼。
随手就锁进抽屉,那些虚名他不在乎。
他的脑子里,
一副更庞大的蓝图正在展开。
改进热处理工艺不过是小试牛刀。
是他砸在这个时代的第一块敲门砖。
但他的目标绝不止于此。
他要用脑子里前几十年的知识。
给这个百废待兴的国家,
点燃真正的科技之火。
从哪儿下手呢?
他拿起铅笔在纸上写下四个字。
“实地考察”。
关在屋里想,那叫空想。
他得亲眼去看看,
这时代的工业和民生到底是什么样。
国家最缺的,到底是什么。
第二天一早。
林卫国没去轧钢厂,
直接跟杨厂长请了天假。
杨厂长那边一个字都没多问,立刻就批。
现在林卫国就是厂里的香饽饽,
说什么都好使。
林卫国脱下工装,
换上一件半旧的中山装。
这衣服能让他看起来不那么扎眼。
锁好门,他信步走出四合院。
秦淮茹正站在门口,
看见他出来,嘴唇动了动。
可那点小心思终究没敢说出口。
林卫国眼皮都没抬一下,径直走远。
他要去好好瞧瞧这年的四九城。
晨光穿过胡同里老槐树的叶子。
在青砖灰瓦上洒下斑驳的光点。
一走出胡同口,
眼前的景象让他有些恍惚。
宽阔的马路,
没有后世堵得水泄不通的车。
主力军是成群结队的自行车。
“叮铃铃”的脆响,
汇成这个时代独有的曲调。
穿着蓝灰工装的人们,
精神头十足地蹬着车。
奔向各自挥洒汗水的工厂。
路边,有推车卖早点的。
大锅里的豆浆咕嘟咕嘟冒着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