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在滚油里炸得“滋啦”响,香味勾人。
几个小学生背着帆布包,
一边啃烧饼一边跑。
空气里是煤炉子的烟火气和食物的香气。
一切都透着股朴素又鲜活的劲头。
林卫国没去挤公交。
他顺着长安街不紧不慢地走着。
路过天安门广场,
那巨大的红标语和画像。
带着一股强烈的时代冲击感。
大部分人的脸上,
都挂着一种昂扬的神采。
那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纯粹乐观。
当然,他也看到另一面。
路上行人的衣服十有八九都带着补丁。
不少孩子的鞋子,脚指头都露在外面。
物资的匮乏就刻在这些细节里。
他拐进一家百货商店。
货架上的商品,
远没有后世那么花里胡哨。
“飞鸽”自行车,“蝴蝶”缝纫机,“上海”手表。
这就是“三大件”。
是这个年代无数家庭做梦都想有的宝贝。
林卫国在缝纫机柜台前停下脚步。
他打量着那台崭新的蝴蝶牌缝纫机。
铸铁的机身,复杂的传动零件。
在他这个顶尖专家眼里,
这台机器浑身都是破绽。
轴承完全可以换成滚珠的,
省力,转还快。
齿轮的咬合方式也能改,
噪音能降一大半。
机针的材料和热处理,
更是有天大的提升空间。
就这么个小小的缝纫机。
就牵扯到材料学、机械设计、
热处理好几个领域。
而这些偏偏都是他的拿手好戏。
他脑子里还有另一个选择,电机。
那玩意儿百货商店可没有。
但在厂里他早就见识过,
一样的落后。
处处都是落后,
也意味着处处都是机会。
林卫国心里有了本账。
工业基础比他想的还要差。
想一步登天去搞什么飞机大炮,不现实。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就得从这些最基础的民生工业品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