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华国女性随日本丈夫定居日本,在日本女性地位低下和上下级阶级分明的社会里,这位女性却取得了其丈夫无法达到的事业成功,由此遭受的冲击丶质疑和恶意,想必能够最大程度上表现《坠落的审判》本身的寓意。
嬴佳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打磨剧本,这才带着团队飞往日本和沈天星汇合。
至此开始面对电影拍摄的第三个难点。
沈天星需得完美演绎那位独立丶坚强丶才华横溢丶冷静沉着甚至有些傲慢的女作家,被指控的杀夫嫌疑犯。
在嬴佳打磨剧本的时间,沈天星提前来到了日本,以一个普通女性的身份工作生活,操着不甚熟练的日语试图融入全然陌生的社会,提前体验上女主角的生活。
即便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电影拍摄之初,沈天星的表演也时不时达不到嬴佳的要求,她能把握女主角的隐忍和痛苦,可却在过度理性和冷硬上稍有欠缺。
毕竟地球上饰演该角色的是有二十多年表演经验,不知道获得过多少奖项的桑德拉·惠勒,阅历和经验上超越沈天星太多。
原本嬴佳已经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可没想到这问题稍稍难了几天後以一种滑稽的方式解决了。
某天沈天星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再回来的时候表情和神态与嬴佳心中的女主角如出一辙,甚至细节处理上更为精妙。
当天戏份拍完之後,嬴佳好奇地询问沈天星原因。
沈天星沉默几秒之後回复:“我回家把我妈从小到大所有的会议谈判丶演讲发言丶日常生活等等影音记录全部看了一遍。”
难怪。
原来是找到电影主角的现实代餐了。
家中狭小的影映厅里,电影正播放到沈天星饰演的女主角据理力争的一幕,她的表情冷静而克制,台词砸出一个两个深坑,破天惊。
导演很少能客观赏析自己的电影,一幕幕的镜头看在导演的眼睛里必可不少带上滤镜,令导演透过精挑细选的镜头窥见背後的拍摄故事,从而忽略了故事本身。
对嬴佳来说似乎也是如此。
可是啊。
带上滤镜,我的电影固然完美。
不带滤镜,我的电影依旧完美。
嬴佳有着这样的自信。
她关闭电影,回到书房,投入日常的工作当中,把所有人的担忧和焦虑抛在脑後,专心等待结局到来的那一天。
……
时间飞逝,九月的金狮奖如期而至。
展映片单和邀请函一并飞往世界各地,飞向每一位翘首以盼的电影爱好者。
当晚,《坠落的审判》登上了微博热搜首位。
#金狮奖展映片单#
#坠落的审判次日展映#
嬴佳头一次在欧三电影节上丢了开幕式电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