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
这样的手艺在大山村,也是顶好的活计。
“行,晚上蚊虫多,大人可以,孩子受不住,我家有个废弃的牛棚,稍微整理下,也比睡在这里好,你们先将就一晚上。
只是你们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
小夏把几人带到牛棚,她家的牛棚在田埂边,不在村子里,也早荒废,给几个人暂时落下脚,村里人也没异议。
其中一个男子说道:“我们想挨到秋天,看能不能接些割稻的活干,如果能接到木工或者砖匠的活更好,然找个凑合的地方安个家,只要这个冬天能熬过去,明年开片荒地种红薯,也饿不死。”
是个务实的。
牛棚就两间,跟自己的房子肯定没法比,一家人问小夏要了些稻草垫在牛棚里,就算是这样的条件,也比以往好得多。
小夏心中不忍,也无可奈何。
随着干旱的愈严重,这样的流民只会越来越多。
清水镇可以免过一劫,但别的地方呢?
天灾人祸!
拿命去填当权者的愚蠢决策,自古以来都无法回避。
“你们先住下,我能力有限,也只能帮你们这么多。”
一家人千恩万谢,感激的不行。
小夏回到家,她妈王凤英长吁短叹,同情又庆幸。
村里其他人也是第一次真切地有了这种感受,如果不是小夏现了山水的水,带着大家伙引水,如果不是小夏从镇上带来了红薯,带着大家伙种,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跟村口的几个人一样,拖家带口,离开祖辈生活的地方,一路乞讨,去寻一个生路。
小夏想了一晚上,决定建房。
之前她一直没下定决心动工,是因为天太热,可显然,对于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来讲,天热不热并不重要。
银子她早就够了,几次卖方子的钱都有好几千两了,再加上两个铺子的营收,小夏盘算了下她的小金库差不多有五千两,妥妥的富婆一枚。
早上,趁着家人都在,小夏宣布了自己要建房的决定。
张老大和张老二高兴的同时又有些难过。
不能跟小妹住一块了。
于翠翠抱着儿子,小家伙天天吃羊奶养的胖嘟嘟,皮实的很,扭着小屁股找他娘玩。
可他现平时见着他就笑嘻嘻的娘,此刻根本不搭理他。
于是他又朝奶奶张开手臂,要奶奶抱。
王凤英把小孙子接过去。
老张头磕了磕手里的烟袋锅子,“现在建也行,正好农闲的时候,再过两个月,就该秋收了,动作快的话,那时差不多就能住上新房。”
“我是这样想的,大哥、二哥、三哥的房子一起建,建一个大的,但是各家的院子单独分开,就等于还住在一块,只是过日子啥的以后就各顾各的,大嫂、二嫂你们怎么说?”
于翠翠眼睛一亮,能分开过当然好了,自己当家作主,她没敢把乐意表现的太明显,而是瞅着老大,“看老大怎么说,我都听老大的。”
张老大不想同意,他只想和妹妹赖在一块儿。
喜欢穿成极品小姑,退亲后种田致富忙请大家收藏:dududu穿成极品小姑,退亲后种田致富忙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