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呸!能不气吗?
十几天后,德西跟李大和再次去了乌口农场,他还了之前借的工具。
他有电机了。
造那三轮摩托可费事多了,多一个轮子的钢构就是大家伙,元件和铁棍都不够。
还要别的大块铁皮,杜为国二话不说,凡是农场有的,又给了他。
让德西从新的破烂堆里,又捡了点东西,也没收他钱。
这次德西又帮着检修了其他农机。
兵团有八个农场,其他农场听说了这个师傅,说想让德西去看看。
杜为国也向上级报告了这件事。不知道为什么,那位领导没同意。
杜为国想,大概还是觉得德西的身份,用着有风险,考虑得很谨慎。
上级只叮嘱杜为国,再观察观察。包括此人的背景、立场、政治动向,再认真考察。
不过有了农场介入,德西的签证妥了。痛快地给了他十年。
六十五岁的毕尔,再续十年,相当于默许他在此地养老。
另一个垦利农场,与乌口相隔五十公里。里面的李厉场长与杜为国熟。听说了德西的本事,也想让他去看看机器。
吃完午饭,马昆便陪着德西两人去了一趟。
垦利农场开得更早,已经开始有设施成熟的蛋鸡饲养场了。
在这里,德西用了一个下午,帮着修了拖拉机和脱谷粒的机器。
那种单缸水冷匹马力动机的拖拉机,已经是西方五十年代中期淘汰的产品。
西德现在生产的,已经是空冷和风冷动机了。
但是农场没有钱。没有资金更新设备。旧的农机只能修修,凑合用。
德西现场换了零件,经过观察,他告诉李厉,旧机器还能用,就是大轴承磨损厉害,需要好好维护。
他列了单子让农场去买。常备几个配件,他定期过来换。这机器要是保养得好,至少还能再用五年。
他的专业和技术,再一次被李厉肯定。
这一次,垦利农场最不缺鸡。鸡和蛋最多。
德西吃了丰盛的晚饭。看中了食堂的红卤大鸡腿,想给媳妇带回家。
李厉早听说他是个爱媳妇顾家的。
当下大手一挥,让人给他拿油纸包了十个鸡腿,还怕给得不够,又给了两条腊肉、两只烧鸡。
又给了两大篮子鸡蛋,有十来斤。
这个人才,上面不让用。不让给开工资、招他做工。
但下面实际干活搞生产的人,知道这位师傅,得好好用。
李厉再三挽留,安排他当夜在农场住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德西却惦记着,他答应媳妇的,不在外面过夜,坚持要回家。
李厉只好作罢,又送了他很多需要的东西。
不能给工资,但农场富余的建筑材料、物品,他这个场长还是能给的。
德西临走时,看着那规模不算小的蛋鸡养殖厂房,他心里念头动了动。
富木和洪山矛盾的根源,就是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