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都能吃饱饭,就不打这架了。
富木村缺水临山,草地多。可以养鸡啊。如果和洪山共建一个养鸡场,会怎么样?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现在德西顾不上。太忙了。
大队的第二辆摩托还要造。
洪山临近的村,都要过来借卡车、借司机。
他现在每天都得往镇上运一趟货,大半天时间就没了。
顾不上。
这天德西回来的时候,已经晚上八点多了。
洪队担心卡车出事。晚饭后在村口一直张望,终于看见卡车从大路上开进了村,停进谷仓停车场。
大和和德西下车。车上的东西,两人都拎了下来。
德西现在不缺肉,他大方地把一条腊肉给大和,一只烧鸡给洪队。
那两人都摆手,不要不要。
“德,这是农场给你的辛苦费。你拿走。”
“是啊,我们不要。”
“我们那边吃的够。”德西给他俩推过去。“这个,拿给你们爸爸妈妈。”
又是这句话,"给爸爸妈妈"。那两人顿时不作声了。接了。
德西再看着两筐鸡蛋愁。
快一百个蛋。这是他人生拿蛋史上的巅峰了。
李大和顺着他的目光看,赶紧摆手。
“不要不要。肉我拿了。蛋不要,你们慢慢吃。这个可以拿盐腌,也能做变蛋,李婆婆肯定会弄。”
洪队也不要。他知道这是德西的“工资”,不好意思要。
德西只得把两篮鸡蛋,和卡车上麻袋装好的零碎造车材料,都拖到他摩托车小车斗里。
跟两人告别了,回教堂。
这两人拎着鸡和肉,当然心里都暖。一直看着德西的背影不见了,各自回家。
德西骑车回去的路上就想着。这么多鸡蛋,要送谁。
除了大和和洪队,跟他最近的人,是张山。
这个德语老师,从他来的第一天就互相认识了,带他熟悉环境。
最早,他说话有些话词不达意,还帮他翻译。平常劳动时也常在一起,无形中与他更近。
想起张山,德西就想起了张山的老师,郑光明。
想起那一头白的老人,吃力地搬运,趔趄的脚步,却不能再说一句德语。德西心里就有些沉重。
他并不想做什么英雄。
但是在善良的内心里,那个角落,只觉得应该去帮、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这个语言老师,他就想力所能及地帮。
喜欢天堂来的风请大家收藏:dududu天堂来的风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