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快穿记录 > 第60章(第2页)

第60章(第2页)

那可不,在礼堂的歌剧表演完后,长他们都破例上台接见演职员,与他们握手表示祝贺。

“我听说这个故事还是来自于一个叫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警卫员里就有河北人,她回去后就了解了一番。

“对呀,将诗、歌、舞三者融合创作成民族新歌剧,可谓是开了现代歌剧的先河,我们国内不比国外,欧洲那边可是歌剧盛行。”

音乐声响起,台下乌泱泱的一片人,窑洞上,树上,能挤人的地方都挤满了,谢宁占着身高优势,倒是可以看的清楚,就是声音没那么清晰了,只见一个穿着红色斜襟布衣,编着麻花辫的女孩缓缓唱道,

“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我等我的爹爹回家过年。”

戏曲调式唱腔婉转悠扬,开头便是河北民歌,充分展现了喜儿的天真无邪和对未来的期待。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爹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哎!扎起来!”

赵乐不自觉的也跟着唱了起来,的确,这唱词本身就是诗,朗朗上口,十分押韵,很适合吟唱,没过几天,就连春草都会唱了。

小郭不知道多开心,这孩子眼见的开朗起来了,便把刚下来没多久的津贴拿去给春草买了二尺红头绳,然后细细的给春草编了两个小辫子。

“春草,你好了吗?要去演练了。”

“好了!”春草噔噔噔的跑到比她高半个头的小姑娘面前,“爱红姐姐,你能教我唱歌演戏吗?我也想和她们一样挣钱。”

到时候二哥就能多下一双鞋子了。

“哈哈,那不是挣钱,是募捐,我们唱歌演戏宣传抗日,募捐的钱也是用在战士身上,用来打鬼子的!”

“嗯嗯,募捐,我想学。”

第163章旧时明月163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希特勒在德国总理府地下室开枪自杀,德国无条件投降,倭国为了保住本土和朝鲜,叫嚷着“本土决战”,拒不投降,中国抗战战局面已转守为攻。

盟国对困兽犹斗的倭国下最后通牒《波茨坦公告》,如果倭国继续顽抗,将予倭国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

工党也表《对日寇最后一战》,将原本分散的抗日根据地一一连通。

倭国败局已定,但倭国在冲绳等地的疯狂抵抗导致了大量盟军官兵伤亡,为了加战争进程,迫降倭国,抑制苏联,且圆子弹已经试验成功,美国高层当即决定在日本投掷圆子弹。

巨大的蘑菇云在广岛升起,接着便竖起几百根火柱,广岛瞬间变成一片火海,圆子弹巨大的威力震惊了世界,大家还没消化完,美国又在长崎扔了一颗名为‘胖子’的圆子弹。

听着广播里传来的好消息,所有人都转过来头来看谢宁,刚刚又解释了一番圆子弹大概原理的谢宁默默放下水杯,不是,看她干啥呀?

她只是知道一点点原理,但是她不会造啊!

她要是会的话,还有小鬼子什么事?早就买了去美国的票偷偷造弹打小鬼子了!

8月1o日晚间,几个警卫站在窑洞上面大喊,“快看,那是什么?”

谢宁刚开完会回来,见他们大喊大叫的,还没开口呢,二妞就已经开喊了,“小鬼子投降了!那是庆祝胜利的队伍!”

所有人都是一呆,然后便是响彻天地的欢呼声,小郭直接把春草举到自己的脖子上冲了出去,敲锣打鼓的声音传来,所有人都手舞足蹈,奔走相告,胜利的欢呼声传遍大街小巷。

有人扭头拿出自己家里的饭桶和脸盆就跑了出来,梆梆的敲着,还有人撕开棉衣,掏出里面的棉花,然后捆在木棒上,蘸上煤油,点燃火把,高高举起,通红的火光照亮了宁静的夜空,欢呼的声音震动了整个山头。

仅瞬间,延安连绵起伏的峰峦,到处便响起了爆竹声,到处是燃烧的篝火,游龙般的火炬,天空呈现出一片红光。

谢宁跟着人一同往山下的广场涌去,在那里,人们欢欣鼓舞,跳着,唱着,成千上万的人跟着鼓点扭起了秧歌,二妞一把把谢宁拉入其中,手拉手跳了起来。

锣鼓喧天,一阵阵的欢呼声顺着风从山的这头吹到山的那头。

蜀水巴山总是情,争分夺秒勇攀登。

忽闻日寇投降举,起舞欢歌喜气腾。

谢宁大手一挥,“杀猪去!把家里的大肥猪和小羊都杀了!”不仅是谢宁,有条件的家家户户都置办起了酒菜,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跟着一块吃,分享喜悦!

人们欢呼聚谈,庆贺胜利的到来。

谢宁喝不了酒,赵乐特意把何老大夫藏着的药酒给拿了过来,"喝吧!”

小扬抱着酒瓶子,头上是圆圆的月,笑着笑着就哭了,他想家了,想回家看看爹娘媳妇和孩子,也不知道娃子现在长多高了,他还没听孩子喊过一声爹呢。

第164章旧时明月164

倭国投降了,国工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美国无疑是支持国党的,苏联为了远东的安宁环境也表达了对国党的支持态度。

一边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党要建立独裁政治,工党这边提出的“民主的联合政府”,显然是对国党一党专政的挑战。

两党之间剑拔弩张的形势致使中间人士担心大规模内战的生,因此极力促成和平谈判,中工也表示了积极的态度,如果国党能够改变他们的反共政策,这边可以考虑承认“独裁加若干民主”的解决方式。

虽然中共很希望能够促成这次谈判,可防患于未然,因此一边积极准备谈判一边稳固防御。

谢宁更是忙的脚不沾地,收缴了大批的日军军备,有的可以直接用,但还有很多也要进行修理,总之,兵工厂每个人都忙的团团转,就连成功签订协议的消息都没心思关注。

毕竟她早就知道这次谈判只不过是国党的拖延时间之举,因为在抗战后期,国军队大多都退到了西北、西南地区,如果要前往工党的控制区是需要时间的,倭国投降,国党也没有办法立即将军队和行政人员送往之前的日占区,可是工党却早已经控制了华北的大部分农村地区。

因此他们需要时间,拖住工党的脚步和加自己布局的进程。

“谢副部长,前边送来了俘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