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年味儿随着零星的鞭炮声,渐渐在胡同里弥漫开来。虽物资依旧紧缺,但人们总想方设法让这个年过得有点盼头。
吕辰带着何雨柱和小雨水,提着两盒“稻香村”的点心和一网兜新鲜蔬菜,来到了娄家那扇熟悉的黑漆大门前。门房显然得了吩咐,看见吕辰,热情地将他们迎了进去。
相较于上次来时略显凝滞的气氛,此次娄家显得轻松祥和了许多。庭院依旧整洁,暖气管子烧得嗡嗡作响,屋里暖意融融。
“娄叔叔,谭阿姨,打扰了。快过年了,带表哥和雨水来给您二位拜个早年。”吕辰笑着递上礼物。何雨柱和雨水也跟着问好。
“小辰来了!快请进,外面冷吧?”谭令柔笑容温婉,接过礼物,看到那翠绿的黄瓜和红艳的番茄,眼中露出惊喜,“哎呦,这大冬天的,可真是稀罕物!难为你有心了!”
娄晓娥闻声也从楼上下来,见到吕辰,脸上微微一红,目光亮晶晶的。她自然地走到小雨水身边,拉着她的手:“雨水妹妹,你还记得姐姐吗?”
“晓娥姐姐,我记得你,你还送我布娃娃呢。”小雨水甜甜地打招呼。
“来,姐姐那里有新得的糖人和年画,带你去看。”娄晓娥牵起小雨水的手上了楼,两个女孩儿的说笑声渐远。
大家分宾主落座,吴妈端上热茶和精致的点心。娄振华点上一支香烟,深吸了一口,语气感慨:“小辰啊,上次你一番话,真是振聋聩,点醒了我这个梦中人。如今轧钢厂合营的事,总算是平稳落地了。”
他简单说了说情况:资产评估还算公允,他担任了分管生产技术的副厂长,保留了相当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他因“积极响应号召,主动申请合营,堪称工商界楷模”,被增选为市政协委员,前几天还上了报纸,受到了表彰。“说起来,这一切还得多亏了你当时的谋划。”娄振华看着吕辰,语气真诚。
“娄叔叔言重了,是您审时度势,魄力非凡。”吕辰谦逊道。
娄振华摆摆手,压低了些声音:“按你说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厂里那几个跟我打拼多年、却不好安置的老伙计,我已经以‘组建海外采购团队,为国家筹措紧缺物资’的名义,陆续派去了香港。手续都是正规的,上面也很支持,认为这是合营后娄家继续为国家做贡献的表现。”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希望他们在那边,真能闯出一片天地吧,也算我对得起他们了。”
他还提到,他的一些朋友,见到他这番操作不仅保住了名声地位,似乎还另辟蹊径,也纷纷有样学样,不再消极抵触,转而主动配合政策,争取更好的条件和转型机会,倒是让市里工商业改造的推进顺畅了不少。
吕辰道:“这是好事。香港华洋杂处,信息灵通,机会也多。娄叔叔,那边的事业,初期或许可以集中在‘衣食住行’这些民生根本领域。无论是做贸易,还是找准机会切入实业,比如纺织成衣、食品加工,甚至未来看好地产,都是立足长远的选择。稳扎稳打,根基才能牢固。”
娄振华眼中精光闪烁,显然吕辰的话又说到了他的心坎上,甚至可能比他想的更远,开心道:“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是这样安排的!”
这时,谭令柔笑着插话道:“老娄,工作上的事回头再说。小辰、柱子,今天既然来了,晚上就在家吃饭。尤其是柱子,”她看向何雨柱,笑容温和中带着一丝审视,“听小辰说,你是谭家菜的后人,跟着何大清学过?”
何雨柱连忙起身,恭敬地回答:“是的,谭阿姨。家父确是谭家菜传人,我从小也跟着学了些皮毛。”
谭令柔点点头,她是谭家主家的大小姐,对这门手艺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谭家菜讲究的是功夫和火候,慢工出细活。有些菜,没个四五天的功夫,出不来那个味儿。眼看要过年了,家里也想做几道正经的谭家菜应景。柱子,你要是得空,这几天就来家里帮帮忙,也让我看看你的手艺,如何?”
这看似随口的邀请,实则是一场不动声色的考核。何雨柱心里既紧张又激动,知道这是要掂量自己的分量,更是对自己和谭家菜传承的尊重。他挺起胸膛,朗声道:“谭阿姨信得过,我一定尽心尽力!需要准备什么,您尽管吩咐!”
“好,那明天你就过来吧。”谭令柔满意地笑了。
楼上不时传来娄晓娥和何雨水清脆的笑声和钢琴试音的零星旋律,显然两人玩得极为投缘。
晚宴颇为丰盛,气氛融洽。娄振华兴致很高,和吕辰聊了不少时事见闻,也对何雨柱问了些厨行里的趣事。何雨柱虽有些拘谨,但回答得体,显露出踏实肯干的本性。
临走时,娄振华让佣人搬来一个小木箱,对吕辰说:“小辰,一点心意,别推辞。谢谢你对我们娄家的帮助,也谢谢你对晓娥的照顾。”箱子不重,但看得出是精心准备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吕辰大方谢过,没有推辞。三人骑着车,顶着凛冽的寒风往回走。小雨水抱着娄晓娥送的一个漂亮布娃娃,坐在吕辰车前梁上,小脸冻得红扑扑的,却兴奋地说着一晚上和晓娥姐姐玩的趣事。
何雨柱还在为即将到来的谭家菜考核而兴奋紧张,絮絮叨叨地说着制鱼翅的繁琐步骤:“……得用冷水泡透,换水就得五六次,再去沙去骨,马虎不得……明天一早我就得去东单菜市场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料……”
他忽然停下话头,看向吕辰,语气变得有些不好意思:“那啥,小辰,等下回去,我……我先不去院儿里,拐弯去趟雪茹那儿。得跟她说声谭姨要考校我功课的事,也……也顺便谢谢她给做的那几身衣裳,去北京饭店穿着特别合适。”
吕辰看着表哥那副既期待又腼腆的样子,了然一笑:“应该的。雪茹姐肯定也惦记着你这边的情况。去吧,替我和雨水问好。”
小雨水则抱着娄晓娥送她的新剪纸,叽叽喳喳说着和小姐姐玩了什么,还补充道:“雪茹姐姐上次还给我扎了特别漂亮的头花呢!”
吕辰推着自行车,听着小雨水的声音,想起方才娄家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又想到师父师兄们的去处也已落定,心中倍感踏实。
大师兄李长林,得了张科长的力荐,经过区公安局后勤部门一番“实战”考核——摆了一桌精致的招待餐,他扎实的孔府菜功底和川菜技艺征服了所有领导,顺利入职区局食堂,专门负责小灶和接待宴席,待遇稳定,受人尊敬。
而赵四海师傅,那日借着家宴,请来了几位在关键部门任职的老友故交。宴席终了,两位师兄的工作便有了着落:颜兵被火车站食堂要走,那里接待任务繁重,正缺他这样能撑场面的大厨;余则全则去了电厂食堂,电厂效益好,职工待遇高,对伙食要求也高,他的精细面点正对口。
至于他自己,则带着何雨柱,受聘去了北京饭店。那里汇聚八方宾客,舞台更大,虽规矩也多,但更能施展手艺,见识也更宽广。
寒风依旧,但吕辰心中充满暖意。每个人都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了自己新的航向。家人们安好,朋友们各得其所。表哥何雨柱前路明朗,与陈雪茹的情谊也在日常的关切的点滴相助中稳步生长,这个年,似乎可以过得格外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