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何雨柱回到家,脸上还带着忧虑。他一边收拾年货,一边絮絮叨叨地复述着在“陈记裁缝铺”的见闻。
“……好家伙,那公方代表说话一套一套的,什么‘社会主义改造’、‘妇女能顶半边天’、‘为人民服务’,雪茹她妈脸色都不太好看,但还得陪着笑。雪茹倒是还算镇定,在一旁倒茶,可我瞧着,她捏着茶壶的手指节都白了。”何雨柱叹了口气,“小辰,这势头,看着比丰泽园那时还,还那个啥。雪茹家这铺子,怕是也悬乎了。”
吕辰静静地听着,手上动作没停,将点心匣子打开,捡了几块核桃酥递给眼巴巴看着的小雨水,眼神沉静如水。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波及到了正阳门这片。
“表哥,别担心。”吕辰声音平和,“大势所趋,躲是躲不过的。关键是怎么应对,才能保住根本,甚至从中得利。”
何雨柱有些急躁:“还能怎么应对?难不成也像丰泽园那些老师傅一样,要么忍气吞声,要么撂挑子走人?雪茹家这铺子可是她家几代人的心血!”
“不一样。”吕辰摇摇头,“丰泽园是餐饮,手艺固然重要,但管理和原料渠道一旦被掌控,老师傅们就被动了。裁缝铺不同,核心是手艺和口碑,尤其是雪茹姐和她妈妈的手艺,这是谁也拿不走的。而且,她们是‘坐商’,有铺面,这本身就是资本。”
他沉吟片刻,对何雨柱说:“明天一早,我带雨水去雪茹姐家看看。”
第二天一早,吕辰牵着小雨水,到了正阳门外的“陈记裁缝铺”。铺子门口倒是依旧整洁,但里面气氛明显不同往日,透着一种小心翼翼的紧绷感。陈雪茹正在柜台后整理布匹,看见他们进来,勉强扯出一个笑容。
“小辰,雨水,你们怎么来了?”她说着,眼神下意识地往后面的工作间瞟了一眼,那里隐约传来谈话声。
“听柱子哥说,街道来人谈合营的事了?”吕辰开门见山,压低声音,“雪茹姐,你怎么想的?”
陈雪茹放下手中的尺子:“还能怎么想?心里没底。妈的意思是想再拖拖看看,可我看这阵势,怕是拖不过去。那些人说的,唉,好像我们不答应就是思想落后,不支持国家建设似的。”她顿了顿,带着不甘,“这铺子是陈家祖上传下来的,妈守了大半辈子,我才刚接手没多久。”
吕辰环顾了一下这间熟悉的铺面,轻声说:“雪茹姐,拖不是办法,硬顶更不明智。依我看,不如主动配合,但要把条件谈清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雪茹抬眼看他:“条件?什么条件?”
“第一,铺子的地契房本,必须牢牢握在自己手里,这是根本。合营只是经营权和管理权的过渡,所有权不能模糊。”吕辰伸出第一根手指。
“第二,陈阿姨年纪大了,为合营操心上火不值当。可以让她以‘年老体弱’为由,主动申请退出经营管理,只保留一个‘技术顾问’之类的虚衔,甚至直接辞职回家颐养天年。这样既能避开矛盾中心,也显得我们家通情达理。”
“第三,雪茹姐你,完全放弃经营权,不担任任何管理职务。”吕辰看着陈雪茹骤然睁大的眼睛,继续道,“你就以一个普通裁缝工人的身份加入合营后的缝纫社。凭你的手艺,到哪里都是顶梁柱。这样做的好处是,把自己放在劳动者的位置,彻底摘掉‘小业主’的帽子,这是最重要的政治安全。而且,不参与管理,也就远离了是非,专心做你的手艺,谁也挑不出错。”
陈雪茹是极聪慧的女子,之前只是被扰乱了心神。她凝神听着,目光在吕辰冷静的脸庞和手中的划粉间游移,心中的迷雾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拨开。吕辰的话像是一道精准的光,照亮了那条她隐约感觉到却未能看清的路。是啊,核心手艺在自己身上,铺面产权在自己手里,放弃那点看似风光实则烫手的管理权,换来身份上的主动和清净,确实是眼下最稳妥、最长远的选择。
“可是公方经理万一派来个不懂行又指手画脚的陈雪茹捻着布料,说出最后一丝顾虑。
吕辰微微一笑:这就是第四个条件了。你可以向街道办提出,裁缝铺女工多,工作性质特殊,希望能派一位女性公方经理。这个要求合情合理,街道办考虑到实际情况,很可能会同意。女性经理相对而言,沟通起来总会更顺畅些。
陈雪茹彻底明白了。她深吸一口气,将划粉啪地放在案上,眼神里充满了决心和感激:小辰,我懂了!谢谢你!我这就去找妈商量,然后就去街道办谈!
吕辰补充道:“态度要诚恳,要积极,要充分表达对公私合营政策的拥护和支持。咱们要的是里子,面子上的功劳,可以让出去。”
陈雪茹重重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决心和感激。
“这下就不会出现范金友那种小人了吧。”吕辰心想。
事情进展得比预想的还要顺利,陈母本就对经营感到力不从心,听闻能安心回家,自然同意。陈雪茹主动找到街道办,态度积极,表示坚决拥护政策,愿意带头合营,并提出了那几点“小小的请求”。
街道办正愁这类小商铺合营推进困难,“陈记裁缝铺”的主动配合简直是雪中送炭。对于陈母的“退休”,他们乐见其成;对于陈雪茹只做技工不参与管理,觉得她思想觉悟高,主动淡化业主身份;至于要求一位女性公方经理,街道办主人当场就拍板:“雪茹同志考虑得周到!女工多的单位,派个女经理确实更方便工作和生活管理,应该的!”
新的“正阳门缝纫合作社”很快挂牌成立,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干部被派来担任公方经理。陈雪茹果然只作为一名高级技工在社里工作,凭借出色的手艺很快赢得了尊重。陈母安心在家,偶尔过来指点一下疑难工活,被尊称为“陈师傅”。
由于“陈记”带的这个好头,正阳门一带的合营工作也顺利了许多。街道办特意表彰了陈雪茹“识大体、顾大局,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改造”,还将缝纫社评为了“合营先进典型”。
何雨柱听吕辰和陈雪茹说了整个过程,啧啧称奇,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他看着吕辰,由衷地感叹:“小辰,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真是……太有办法了!”
陈雪茹也笑着,眼神明亮:“这下好了,心里踏实了。以后啊,我就专心做我的衣服,带好我的徒弟。”她看向何雨柱,语气轻松了许多,“柱子,以后你来,我可就是正经的工人阶级了!”
何雨柱憨憨地笑了,挠着头:“工人阶级好,光荣!”
吕辰也开心,又一个身边的人,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里,找到了稳妥的立足之地。各得其所,便是这个冬天最好的消息。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dududu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