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
看着屏幕上那五个字,我在街头站了很久,直到冷风把手指吹得发僵,才收起手机,拦了辆出租车。
“下次见面,别跑。”
她没有用问号,是陈述句,一种微弱的霸道。
我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有甜,有涩,更多的是不确定的忐忑。
回到空荡荡的公寓,那股因晚宴和短暂交锋而升腾起的微热迅速冷却下来。
现实的问题像潮水般涌来。好好谈谈?谈什麽?怎麽谈?我们之间横亘着太多东西:她的身份,我的自尊,过去的心结,未来的不可测。
那句“别跑”听起来轻松,但真的面对时,我能做到吗?
之後几天,我忙于工作室的新项目,她投逐渐恢复的工作。我们偶尔会在微信上聊几句,内容依旧不咸不淡,但气氛明显不同了。
以前是刻意的疏远,现在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靠近。
像两只冬天的刺猬,想取暖,又怕扎到对方。
她没有再提“下次见面”具体是什麽时候,我也没有问。我们仿佛都在等待一个不那麽刻意的契机。
契机来得比想象中快,也更具冲击力。
半个月後,项暖气冲冲地冲进我的办公室,把手机拍在我桌上:“小秋!你看!这都什麽跟什麽啊!”
我低头一看,是一个娱乐八卦号的爆料文章,标题耸人听闻:“深扒!张子枫重伤幕後疑云,神秘女子频繁探视关系匪浅!”下面配了几张高糊的偷拍照片,虽然看不清正脸,但我认出那是我进出医院时被拍到的身影。
文章用暧昧不清的笔触,暗示我的身份和与张子枫的“特殊关系”,甚至凭空捏造了一些所谓的“知情人爆料”,说得有鼻子有眼。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谷底。周婷之前压下去的消息,还是爆出来了,而且是以这种充满恶意的方式。
“这些狗仔有病吧!胡说八道!”项暖气得不轻。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快速浏览着文章下面的评论。有粉丝的愤怒维护,有路人的吃瓜好奇,也有不少不堪入目的猜测和辱骂。
手机响了,是周婷。我接起电话,她的声音异常冷静,但透着紧绷:“林小姐,看到新闻了?”
“嗯。”
“子枫这边正在紧急处理,会发律师函澄清。你暂时不要做任何回应,关闭社交账号的评论功能,避免和媒体接触。”周婷语速很快,“这件事可能会对你造成一些困扰,非常抱歉。”
“我明白。”我深吸一口气,“需要我做什麽?”
“保护好自己,保持沉默。”周婷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子枫……她很生气。你放心,我们会处理。”
挂了电话,我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些恶毒的言论,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面对这种规模的网络暴力,还是让我感到一阵阵发冷和无助。
我的工作室账号瞬间涌入了大量负面评论,甚至有人开始人肉我的个人信息。
项暖担心地看着我:“小秋,你没事吧?要不这几天别来工作室了,在家避避风头。”
我摇了摇头。躲起来?那不是我的风格。越是这样,我越不能退缩。
“没事,我能处理。”我关掉网页,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处理工作,但效率极低,脑子里乱糟糟的。
傍晚,我收到张子枫发来的微信,只有短短三个字:“对不起。”
我看着这三个字,鼻子一酸。该说对不起的不是她。是那些恶意揣测的人,是那些吃人血馒头的无良媒体。我回复:“不是你的错。我没事。”
她没再回复。但几分钟後,我发现她的官方工作室账号发布了一则措辞严厉的声明,否认了所有不实传闻,明确表示我和她只是正常朋友关系,并宣布已对几个造谣的营销号提起诉讼。
声明的最後,还特意强调“保护朋友免受无端骚扰是我们的底线”。
声明的效果立竿见影,不少粉丝开始控评,舆论风向有所扭转,但恶意的声音并未完全消失。我的生活还是受到了很大影响,出门会被指指点点,工作室也接到一些骚扰电话。
晚上回到家,我精疲力尽。踢掉高跟鞋,连灯都懒得开,直接瘫倒在沙发上。
屋子里一片漆黑,只有窗外透进来的零星灯火,脑子里还在反复回放那些恶毒的评论和骚扰电话的馀音,太阳xue突突地跳。
不知道瘫了多久,直到胃里传来一阵紧缩的饥饿感,才想起晚上什麽都没吃。不想动,外卖软件也懒得打开。就这样吧,饿一顿又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