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双烟灰色的眼睛简直令人下意识听从他的一切指令:“服从命令。”
“……是。”
“来了,盯梢的家伙。”一旁的奥雷冷不丁地插话道:“三点钟方向,还有大概两分钟。”
“来得正好,行动。”教授面无表情地抓住了身旁阿祖卡的手腕,开始往地势最为复杂的老城区挤,离开前扭头深深地看了嘴唇紧抿的菲娜和公民议会的诸多议员一眼。
“——诸位,希望我们能于莫里斯港重逢。”
……
安布罗斯历1849年六月,卡西乌斯二世执政时期,银鸢尾帝国当朝第三次绽放会议宣告结束,公民议会在此期间成立,正式宣布与王室分庭抗礼,要求剥夺王室、贵族与教士的一切超然特权,建立一套全新的、基于平等原则的社会治理体系,并为后来彻底废除帝制、建立人民主权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奠定了至关重要的政治、思想基础。
同年同月,银鸢尾帝国的王城阿玛卡蒂奥爆发了一场被后世命名为“夏日屠杀”的恐怖镇压活动,绽放会议结束当日,王城军当街处决了二十七名“暴民头目”,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在鸢心广场上陆续处死了共二百三十五名被认定与“幽灵”和黎民党有牵连的支持者与同情者。
公民议会成立之初的八十五名议员中,共有七十六人成功逃离王城:其中五人选择脱离队伍向王城军投降自首;三人与负责掩护的“逐影者”组织成员分别后,于离王城约三百里的石磨镇附近再度被捕,被押回王城秘密处决;一人在穿越王城外围封锁线时被流弹击中,当场毙命。
考虑到当年公民议会与王城军之间的实力悬殊对比,这无疑是极为惊人的战绩。据王城居民和部分当事人的晚年回忆,“幽灵”当日与其余议员分别后便不知所踪,只能瞧见王城军满城追捕的身影——等到对方的身影再次在全帝国范围内活跃时,已经是1850年的春天了。
……
等教授回到莫里斯港时,迎接他的是一众“眼泪汪汪”的朋友和下属。玛希琳第一个扑了过来,先是将他抱了个踉跄,又干脆将他举起来转了一圈。
莫名其妙双脚离地的教授:“……干什么,放开我。”
他甚至一时之间忘了礼貌与问候。
“你还好吗?一切正常吗?”红发姑娘无视了他那毫无威慑力的抗议,紧张兮兮地确认了一边年轻人的脑袋和四肢都处于该在的地方上,这才松了口气。
“我很好,谢谢你的关心。”教授僵着脸,努力将身体往外挣,只觉得肋骨被勒得生疼,哪怕对方明显收着劲儿了:“有阿祖卡在,没什么好担心的。”
“那你们去了这么久才回来。”早就回莫里斯港的刺客站在一旁双手抱胸,看起来同样不动声色地松了口气:“要不是有乌鸦定时报信,我还以为你们俩个私奔跑路过二人世界去了,丢下我和玛希琳在这里孤苦伶仃。”
正在从红发姑娘手中解救教授、却突然被人造谣的阿祖卡微微眯起眼睛,他拎住玛希琳的后衣领,将人提溜到离教授远一些的地方再放下,而后者明显松了口气,立即后退一步,借助他的影子将自己遮住。
“我说了,我趁机寻找几位重要的议员商量了一下后续的计划。”教授颇为不满地严肃反驳道:“没有私奔,在做正事,是为了黎民党扩大势力范围。”
“报纸上说你死了。”红发姑娘吸了吸鼻子,悲伤地说:“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死者照片都放出来了。”
当时她着实被吓了一大跳,要不是对自家好友秉持着绝对信任,外加奥雷在一旁信誓旦旦地承诺他们这些天绝对在和活人通讯,那一刻她已经有了亲自跑去王城、一拳砸在王后的鼻梁上问个明白的冲动。
“哦,这很正常。”诺瓦慢慢眨了眨眼睛:“接下来的日子里恐怕我会以各种死法出现在报纸上——不碍事,毕竟我们也有自己的报纸。”
玛希琳:“……”
这家伙都不会对此感到生气吗?!
红发姑娘叹了口气,忽然后退了一步,认真地冲人张开手臂,浅绿的眼睛明亮清澈,倒映着真挚的欢欣:“虽然忘了第一时间说,但是现在讲也不迟——教授,欢迎回家。”
诺瓦:“……”
他忍不住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一旁纵容地看着他们胡闹、神情温柔的救世主。
“别,玛希琳,我们的陛下他害羞了。”奥雷在一旁凉嗖嗖的、带了一点看好戏的戏谑说道:“你别逼他了,他看起来下一秒就要炸着毛转身就跑了。”
“……奥雷,”阿祖卡轻轻叹了口气,平静地问道:“最近没有人陪你打架,你是不是很手痒?”
“哈?”刺客头子嚣张地挑起眉头:“你小子好像很得意嘛,不过我能感觉到,突破成为圣者就在这几天了——来一场?”
“……我没有害羞,也不会转身就跑。”教授冷冷的声音自一旁冒了出来,他脱下手套,庄重地抓住玛希琳的一只手摇了一下,在人瞬间放大的笑容里又立即松开了。
“抱歉,我不太习惯和人拥抱,但是谢谢你的欢迎。”他面无表情地说,随后又看向表情莫名古怪扭曲起来的刺客,严厉地警告道:“奥雷,要打的话去远海上打,不许在莫里斯港动手,也不许在近海打架,以免影响过往航船。”
毕竟阿祖卡是有分寸的,另一人却可能没有——好不容易重建起来的城市,要是因为两位超级强者动手打架发生了毁坏,他发誓绝对会扒了刺客的皮。
“当然,先生。”阿祖卡不由低笑了一声:“我发誓,在您还没有觉察之前,一切都已结束了。”
突然反应过来好友似乎在暗戳戳嘲讽他的奥雷顿时瞪大了眼睛,奈何还没等他骂回去,教授阴测测的视线已经缓缓扫过刺客慢慢僵硬起来的脸。“如果是我给你安排的活计太少了,以至于精力无处发泄,请告诉我。”
“见鬼,你怎么不警告阿祖卡那小子?”奥雷立即狡诈地迅速转移了话题,异常不满地反问道:“这一次可是他先提起来的!”
教授面无表情地移开视线,当没听见。
……当然是因为如果询问救世主是不是精力没地方发泄,那人一定会温柔微笑着说些他并不期待听到的东西。
“奥雷,有时你是真的活该。”一旁快乐看戏的玛希琳忍不住啧啧感叹出声。
没半点眼力见。
第339章明区
幽灵先生当然没有死。
尽管在最高潮时期,他的死讯几乎以平均每月两次的频率在帝国实控的报刊上出现,真真假假,光怪陆离,这边说抓到他时正在某处贵族府邸肆意享乐,那边又说他四处逃窜被逼得躲进了深山老林里——若是将那些报纸叠起来,其厚度的生长速度几乎比早春的麦苗还要快。
奈何在“明区”——也就是黎民党实控地区,所有人都能通过各种渠道轻松得到来自黎民党官方报社的通讯,尤其是那位先生依旧以一种惊人的精力与毅力坚持定期写作发稿,比如自1850年春天开始的巴塔利亚高地大革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对方一边指导革命进程,同时还发布了一百多篇文章,平均三天一篇,简直令人怀疑此人究竟是不是人类——此次暴动彻底断送了巴塔利亚地区的帝国官员、高层教士、大贵族与大地主的生存空间,明区范围再度扩大,掌握了帝国最为重要的、真正意义上的工农业重地之一。除去被费尔洛斯控制的北境,已经占据了银鸢尾帝国余下的三分之一土地。
没有人再敢小瞧这支政党,1851年七月,全银鸢尾帝国范围内,所有反对王室、贵族、教士特权,希望建立以公民议会为国家政治核心的各方群体,在黎民党的号召与带领下,建立了以无产者为基石的广泛政治联盟。
在银鸢尾帝国广阔的西境,明区如同星星点点向着中枢地带狂热蔓延的火海,号召着每一个向往着“黎明所在之地”的人。
……
在距离最近的“明区”石溪村大概还有两天马车路程的鹰巢镇,当地军方显然吸纳了来自巴塔利亚高地的惨痛教训,距离哨岗数里之外便开始层层设卡,粗糙的木制拒马和缠绕着生锈铁丝网的路障横亘在路上,仅仅留下了勉强足够一辆马车通过的空隙。
那些穿着褪色军服的士兵们充血的眼中,是无法遮掩的疲惫和神经质的警惕,他们粗鲁地挨个盘查着每一个试图进入鹰巢镇的人,人们的行囊被逐一翻得乱七八糟,任何印有文字的纸张,无论是账本、报纸、书籍甚至是孩童的识字卡片,都会被额外仔细地检查,生怕和“那边”有关,稍有可疑之处都会被格外粗暴地没收撕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