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我在上海的女人和故 > 第49章 弄堂深深深几许(第1页)

第49章 弄堂深深深几许(第1页)

上海站的喧嚣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将刚刚脱离漫长旅途、身心俱疲的旅人们毫不留情地卷入其中。肖霄被人流推挤着,踉踉跄跄地走出了出站口。午后的阳光猛地刺入他的眼睛,让他瞬间有些眩晕。他下意识地停住脚步,抬手遮在额前,茫然地环顾四周。

九年七个月零三天。

当他双脚真真切切地踏上这片名为“上海”的土地时,一种极其复杂的、近乎撕裂的感觉攫住了他。熟悉感像潮水般涌来,却又在即将淹没他时,被更强大的陌生感狠狠击退。

车站广场似乎比他记忆中扩大了,也更加混乱。各种车辆——主要是公交车、卡车、少量的上海牌小轿车和密密麻麻的自行车——汇成一股嘈杂喧嚣的洪流,喇叭声、铃声响成一片。人群摩肩接踵,行色匆匆,穿着打扮似乎也比记忆中的“蓝灰绿”多了些颜色,虽然依旧朴素,但偶尔能看到穿着牛仔裤、的确良花衬衫的年轻身影,透出一股压抑不住的新鲜活力。广场周围出现了不少临时搭建的售货亭,卖着香烟、饮料、报纸,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混合着汽油味、尘土味、汗味,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躁动不安的气息。

这就是他魂牵梦萦的上海。它似乎醒了,动了,不再是记忆中那个虽然拥挤但节奏相对缓慢、色调相对单一的故城。它正在笨拙而又急切地活动着筋骨,试图挣脱某种束缚,透出一种生机勃勃却又略显混乱的张力。

肖霄深深吸了一口气,这空气里的味道复杂而陌生,不再是黑土地上那种纯粹的清冷或丰饶的泥土气息,也不再是车厢里那种污浊的憋闷。这是一种属于城市的、混杂的、活生生的味道。他的心跳得厉害,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一丝莫名的惶恐交织在一起。

家。现在,他最迫切的需要是回家。回到那个位于闸北区、那条他从小长大的弄堂,回到有父母在的地方。他需要一张温暖的床,一顿母亲做的热乎饭菜,更需要从那里获取力量和方向,然后,立刻,马上,去找苏晨!这个念头像一团火,灼烧着他的所有神经。

他辨认了一下方向,朝着记忆中的公交车站走去。路边的建筑有些熟悉,有些则完全变了模样。一些老旧的墙壁被刷上了新的标语,不再是过去那种火药味十足的口号,换成了“团结一致,振兴中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之类更务实的内容。偶尔能看到临街的住户破墙开了一扇小窗,摆出个简陋的摊子,卖些香烟、火柴、糖果,或者自己加工的鞋垫、手套之类的小玩意儿,这在那几年是难以想象的“资本主义尾巴”,如今却似乎无人过多干涉。一种细微而深刻的变化,正在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里悄然生。

公交车还是那种熟悉的“大辫子”无轨电车,但车厢更加破旧,拥挤程度比火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肖霄紧紧抱着他的行李,像沙丁鱼一样被挤在人群中,身体随着车厢剧烈地摇晃。他听着周围乘客用飞快而柔软的上海话交谈着家长里短、物价变化、单位里的新鲜事,那些音节像温润的玉石敲击着他的耳膜,一种巨大的亲切感包裹了他,几乎让他落下泪来。乡音,这就是刻在骨子里的乡音。

车子驶过苏州河,河水依旧浑浊,散着熟悉的、不太好闻的气味,但河上的船只似乎繁忙了许多。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在车窗外一闪而过,它们依旧沉默地矗立着,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街道两旁的法国梧桐树叶几乎落尽,光秃秃的枝桠在灰蓝色的天空下勾勒出疏朗的线条。

越接近家的方向,肖霄的心就揪得越紧。近乡情怯的感觉达到了顶点。父母怎么样了?他们老了多少?父亲的花白头是不是更多了?母亲的腰背是不是更弯了?他们见到突然归来的儿子,会是怎样的表情?激动?喜悦?还是依旧带着过去那些年通信中隐约流露的担忧和无奈?

车子终于到站。肖霄几乎是跌撞着下了车。站在熟悉的街口,他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街道似乎变窄了,周围的楼房也显得比记忆中的矮小破旧了许多。但整体的格局没变,那种弥漫在空气里的、属于市井生活的气息没变——煤球炉子散出的特有烟味、谁家窗口飘出的炒菜油香、阴沟边淡淡的潮气、还有老人们坐在弄堂口闲聊的软糯口音……

他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循着记忆,他拐进那条不知走过多少次的、窄窄的弄堂。青石板路面依旧湿滑,斑驳的墙壁上爬满了枯萎的藤蔓,一个个石库门门楣沉默地排列着,门牌号码依稀可辨。孩子们追逐打闹着从他身边跑过,好奇地看了一眼这个背着巨大行囊、风尘仆仆的陌生人。几个老人坐在小凳上晒太阳,目光浑浊地打量着他,似乎觉得有些眼熟,又不敢确认。

就是这里了。他的家。他和苏晨一起长大的地方。记忆如同开闸的洪水,汹涌澎湃。他仿佛看到少年时的自己和苏晨,背着书包从这弄堂里跑过;看到夏天他们并排坐在门槛上吃西瓜,汁水淌了满地;看到冬天里苏晨围着红围巾,呵着白气等他一起去上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几乎是小跑着冲向弄堂深处那个熟悉的门牌号——也是苏晨家的门牌号。他的心狂跳着,既渴望立刻看到自家门扉,又忍不住一次次瞥向苏家那扇黑色的石库门。那扇门后面,有他全部的爱情和盼望。

终于,他停在了自家门前。门虚掩着,里面传出母亲熟悉的、略带沙哑的咳嗽声。他的眼眶瞬间就热了。他颤抖着手,轻轻推开了门。

“妈……”他的声音干涩而哽咽。

屋里光线昏暗,一个身影正背对着门,在煤球炉边忙碌着。听到声音,那身影猛地一顿,缓缓地转过身来。是母亲。她看上去老了很多,头几乎全白了,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腰身佝偻着。她眯着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门口这个高大、黝黑、满脸风霜的男人。

“霄……霄霄?”母亲手里的锅铲“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声音颤抖得厉害,带着巨大的惊疑和不敢置信的狂喜。

“妈!是我!我回来了!”肖霄扔下行李,一个箭步冲上去,紧紧抱住了母亲瘦削的肩膀。母亲的身体在他怀里微微抖,然后,压抑了近十年的思念和担忧化作了滚烫的泪水,瞬间打湿了他的肩头。

“回来了……真的回来了……老天爷保佑,总算回来了……”母亲泣不成声,粗糙的手一遍遍摩挲着他的后背,仿佛要确认这不是梦境。

这时,里屋的门帘掀开了,父亲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一份报纸走了出来。看到抱在一起的母子俩,父亲明显愣住了,拿着报纸的手僵在半空。他比母亲显得更清瘦,背更驼了,脸上的表情依旧是惯常的严肃,但那双透过老花镜片看过来的眼睛里,却清晰地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和如释重负。

“爸。”肖霄松开母亲,站直了身体,看着父亲,喉咙有些紧。

父亲沉默了几秒钟,才轻轻“嗯”了一声,放下报纸,走到桌边坐下,语气尽量保持平静:“回来了就好。路上辛苦了。吃饭没有?”

典型的父亲的关怀方式,含蓄而克制。但肖霄能看到他放在膝盖上微微颤抖的手。

“还没……”肖霄摇摇头。

“快,快坐下,妈给你下碗面,卧两个鸡蛋!”母亲慌忙擦着眼泪,重新捡起锅铲,激动得有些手足无措,“老头子,快给儿子倒杯水啊!”

家里的摆设几乎没什么变化,依旧简陋而整洁,处处透着岁月留下的痕迹和清贫的气息。一种熟悉的、令人安心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这就是家。无论在外经历了多少风霜,这里永远是温暖的港湾。

肖霄喝着父亲倒的白开水,水温透过搪瓷杯壁传到掌心,温暖着他冻得有些僵的手指。他贪婪地感受着这失而复得的家的温暖。母亲在炉边忙碌着,时不时回头看他一眼,仿佛生怕他再次消失。

简单的问候之后,一阵短暂的沉默。千言万语堵在胸口,肖霄却不知道该如何说起近十年的经历。而父母,似乎也在小心翼翼地回避着那些可能沉重的过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