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青色回忆适合什么属相的人 > 第25章 也叫上我(第2页)

第25章 也叫上我(第2页)

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反唇相讥,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抿了一口微凉的茶水。茉莉的清香依旧,只是少了些热度,却正好能缓解她因长时间思考而有些干的喉咙。

两人没有去坐沙,而是如同早已习惯的那样,从墙角拖过两个沙靠垫,随意地在地板上坐下,后背舒服地靠着沙柔软的侧面。这是一个他们早已习惯的在家进行“学术交流”时最常采用的姿势,放松,随意,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肩并肩的亲近。

他们一起仰起头,目光再次投向头顶那片凝聚了两人心血的“星图”。此刻,它看起来更加壮观,也更加……令人敬畏。无数的节点,无数的连线,无数的可能性,交织缠绕,仿佛一个真实世界的微缩模型,充满了混沌与秩序并存的魅力。

“看起来……”彦宸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挠了挠被张甯揉乱后就没再打理的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惊叹,“比刚才复杂了至少一倍。尤其是你加的那些关于苏联内部、还有欧洲日本能源依赖的线索,感觉一下子把水搅得更浑,但也更接近真相了。”

“真相本就不是一条直线。”张甯淡淡地说,目光依旧没有离开那片“星图”,“变量太多,相互影响,任何单一因素的过度简化都是危险的。我们现在看到的,依然只是冰山一角,而且是静态的。真正的博弈,每分每秒都在动态演进。”她的语气冷静,带着近似于分析师特有的客观,但彦宸能听出其中蕴含的、对这种复杂性的着迷。

彦宸听着她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在那些密密麻麻的卡片和线条间逡巡。“动态演进……”他喃喃自语,然后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猛地转过头看向张甯,眼睛又亮了起来,“哎!宁哥!你说,要是……要是有个东西,能让咱们这个‘星图’自己动起来就好了!”

张甯闻言,微微挑眉,似乎对这个跳跃性的想法有些意外,但眼神里却流露出一丝兴趣:“动起来?怎么动?”

“就是……”彦宸兴奋地比划起来,双手在空中画着圈,“我这个‘星图’吧,看着挺唬人,其实就是个死框架。你看,油价变了,我就得手动挪卡片,要是明天萨达姆又说了句什么疯话,或者布什那边又搞了个新决议,我还得爬上爬下地加线、换卡片,麻烦死了!而且,这么多信息,光靠脑子记,总有疏漏。要是能把这些信息,都输到……输到那个‘大铁盒子’里去呢?”他指了指想象中的计算机方向,“就像上周老师讲的,用那个什么……呃,py命令能复制文件,那肯定也有别的命令,能让这些信息卡片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吧?”

他越说越起劲,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景象:“然后啊,咱们就能点一下‘伊拉克’,‘唰’地一下,所有跟它有关的线和卡片都亮起来!再点一下‘石油价格’,‘噌’地一下,它对各国经济影响的箭头就自动更新!甚至……甚至咱们可以设定一些规则,比如,如果美国增兵,战争风险就升高多少,油价可能涨多少……让那个‘大铁盒子’自己去算!自己去推演!那不就成了一个活的、能预测未来的‘星图’了吗?”

他说得眉飞色舞,仿佛已经掌握了某种点石成金的魔法。他对于计算机的理解,显然还停留在极其表层、甚至带着点科幻色彩的想象阶段,但他那份对“让信息活起来”的热情,却是真实而炽烈的。

张甯静静地听着他的畅想,没有打断,也没有嘲笑他那些略显幼稚的术语和想法。等他说完,她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静,但眼底的光芒却比刚才更加深邃:

“你说的,是信息的可视化、关联分析和动态模拟。”她用更精准的语言,概括了彦宸那番天马行空的想象,“理论上,计算机确实是处理这种复杂关联性问题的理想工具。”

她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那片静态的“星图”,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我们现在用纸和笔,能处理的节点和关联是有限的。人脑的带宽和处理度也是有限的。但计算机不一样。”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微凉的茶杯壁上划过:“它的优势在于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如果能建立合适的数据库,将这些国家、人物、事件、经济数据都结构化地存储进去,再设计出有效的算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的语不快,但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重量:“我们就可以不仅仅是展示关联,而是去量化这些关联的强度。比如,通过历史数据分析,计算出油价波动对某个国家gdp影响的敏感系数。我们甚至可以构建数学模型,模拟不同决策可能引的连锁反应——就像你说的,如果美国采取某种行动,或者苏联内部生某种变化,模型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和概率,推演出几种最可能的结果。”

彦宸听得眼睛瞪得溜圆,他感觉张甯说的东西比他刚才想的还要“高级”得多,虽然有些词他听不太懂,比如“结构化存储”、“算法”、“敏感系数”、“数学模型”,但这并不妨碍他抓住核心意思——计算机能做的,远不止是让他的“星图”在屏幕上亮起来那么简单。

“哇……”他忍不住出一声惊叹,“宁哥,你这意思……是说计算机以后能帮咱们算命?不是,是预测未来?”

张甯被他这个“算命”的比喻逗得嘴角微扬,摇了摇头:“不是算命,是基于数据和逻辑的概率推演。未来是不可精确预测的,因为充满了随机性和‘黑天鹅’事件。但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已有的信息,识别潜在的模式,评估不同选择的风险和收益,从而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如何用更简单的语言来表达:“就像下棋。高手能预判后面几步甚至十几步的变化,但棋局的最终走向还是取决于对手的应对和一些偶然因素。计算机,如果足够强大,理论上可以成为一个级棋手,或者说,一个级辅助决策系统。它能看到比人脑更广阔的‘棋盘’,计算出更多的可能性。”

彦宸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大概明白了,计算机就像一个级聪明的“军师”或者“参谋”。他消化了一下张甯的话,眼神里充满了对这种“级大脑”的向往,然后像是被点燃了某个开关,猛地坐直了身体,目光灼灼地看着张甯,语气带着一种按捺不住的兴奋:

“那……宁哥!如果,我是说如果啊,以后计算机真的那么厉害了,能做任何事情,你……你最想让它帮你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眼神里充满了好奇,既是对张甯答案的好奇,也是对自己内心那个蠢蠢欲动的想法的试探。

张甯闻言,微微侧过头,目光从头顶那片复杂的“星图”缓缓移开,落在了彦宸那张写满了好奇和期待的脸上。她的眼神清澈而深邃,仿佛能穿透表象,看到事物最底层的逻辑。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认真地思考这个假设性的问题。

阳光透过窗户,在她浓密的长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客厅里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还有那杯早已微凉的茉莉花茶散出的最后一点若有若无的香气。

终于,她开口了,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如果真有那样的计算机,”她说,目光再次投向那片凝聚了无数信息节点的“星图”,但又仿佛穿透了它,望向更遥远的时空,“我希望它能构建一个绝对客观、能够穷尽所有已知信息、并推演出所有可能性的‘真实镜像’。”

彦宸眨了眨眼,有点没太明白:“‘真实镜像’?什么意思?”

“意思是,”张甯的指尖轻轻敲击着微凉的杯壁,“一个能够模拟我们世界运行基本规律的系统。输入足够多的初始条件和变量——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经济的、心理的……然后让它自由演化,看看能否重现历史,或者推演出与我们现实世界高度相似的平行可能性。我想看看,那些重大的历史转折点,究竟是必然还是偶然?那些被湮没在时间长河里的真相,能否通过这种方式被重新挖掘出来?人类文明走到今天,背后是否存在某种更深层的、我们尚未理解的驱动力或模式?”

她的话语如同在描绘一个宏大得近乎科幻的构想,但她的语气却异常冷静和理性,仿佛这只是一个逻辑上可以推导的终极目标。

彦宸听得有点懵,但更多的是不明觉厉。他感觉张甯想让计算机干的事,比他刚才那些“点亮卡片”、“自动推演”的想法,要高深和……疯狂得多。那简直不像是想用计算机,倒像是想用计算机去扮演上帝的角色了。

他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现自己贫瘠的词汇量完全无法对张甯的“宏伟蓝图”做出恰当的回应。他只能干巴巴地“哦”了一声,然后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仿佛那里被张甯的“高论”砸得有点晕。

看着彦宸那副被震慑住的傻样,张甯眼底闪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她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将目光转向他,带着一丝询问的意味:“那么,你呢?如果计算机无所不能,你最想让它帮你做什么?”

轮到彦宸回答了。

刚才还因为好奇而目光灼灼的彦宸,听到问题抛回给自己,表情瞬间变得有些……古怪。他眼神开始闪烁,不敢直视张甯,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沙靠垫的边缘,身体也微微向后缩了缩,仿佛屁股底下安了弹簧,随时准备逃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他干笑两声,声音明显底气不足,“我……我哪有什么想法啊……跟你那一比,我的想法都太……太那个啥了……”

“哪个啥?”张甯挑眉,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就……就太俗了呗!”彦宸眼神飘忽,就是不看她,“说出来怕污了您的耳朵,更怕……怕您一时冲动,觉得我思想龌龊,直接把我从这四楼给物理度了……”他一边说,一边还偷偷瞄了一眼窗户,仿佛在估算自由落体的时间。

张甯看着他那副做贼心虚、又想说又怕挨揍的怂样,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家伙,八成又是想搞什么幺蛾子来试探或者逗弄自己。她放下茶杯,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放心,”她指了指头顶那片壮观的“星图”,语气难得地带上了一丝宽容,“看在咱们这‘星图’今天合作升级得这么成功的份上,也看在你贡献了这么个酷炫想法的份上,今天给你个‘免死金牌’。不论你说什么,我都保证,不动手,也不生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