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牌编辑与那些年轻编辑不同,他们的思维固化。
认为既然是小说,就应该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还要有深刻的内涵。
这样写出来的小说,才能名垂青史。
至于通俗小说,在他们眼中难登大雅之堂。
包括金庸大师的作品,在这些人的眼中都比不上一部能带来深刻内涵的作品。
再加上他们在行业内混了多年。
国内一直有论资排辈这个说法,只要年纪大就是真理。
有些人写小说一般,表演一般,但年纪上去了,就成了知名作家,成了老戏骨。
而那些年轻编辑,则是更能接触一些新鲜事物。
再加上开放的浪潮,他们更喜欢阅读一些新奇的东西。
这位老编辑当众让陈述作诗,实际上也是起了刁难的心思。
能随便出口成章,七步成诗的人太少了。
“那就献丑了!”
陈述缓缓开口,“本是后山人,偶作堂前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陈述想起了上一世看过的一诗,娓娓道来。
周围瞬间安静了下来。
那几位老编辑的脸色瞬间有些不对劲了。
钟小艾也是一怔,沉浸在这诗里。
当最后的那两句诗出来后,她立即不淡定了,率先鼓起了掌。
那几位老编辑即便是再不情愿,也被陈述的这诗折服了。
“好啊,写的好,太好了!”
一位老编辑略显愧疚的鼓起了掌,“这诗倒是显得我们有些目中无人了,陈小友大才!”
“不知这诗叫什么名字?”
另一位老编辑好奇道。
“哈哈,只是我的一番自嘲之作,当不得真。”陈述笑了笑,摆了摆手。
“不,这是我近些年看到的最好的一诗!”
副总编张佳慧开口道,“《收获》杂志每期都会刊载几小诗,那些诗一点意思都没有,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说是现代诗,撑死就是断个句。”
“与那些真正的现代诗比起来,差的太远了。”
张佳慧极其喜欢这诗,当面夸赞起了陈述,“还是说一说名字吧,我觉得可以珍藏。”
现代诗不是没有写的好的。
那《致橡树》直击心灵。
还有那《神女峰》,最后的那一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则是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