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资治通鉴译本哪种最好 > 第135章 桓温西征与成汉之亡(第2页)

第135章 桓温西征与成汉之亡(第2页)

成汉君主李势改年号为太和,尊奉母亲阎氏为皇太后,册立妻子李氏为皇后。

前燕王慕容皝与左司马高诩商议讨伐宇文逸豆归。高诩说:“宇文部实力强盛,现在不攻取,将来必定成为我国祸患,攻打它一定能取胜;但这场战事对将领不利。”他出宫后对人说:“我这一去必定无法返回,但忠臣不会回避危难。”于是慕容皝亲自率军讨伐宇文逸豆归,任命慕容翰为前锋将军,刘佩为副将;又分别命令慕容军、慕容恪、慕容霸以及折冲将军慕舆根领兵,兵分三路同时进。高诩即将出时,没见到妻子,便派人转告她家中事务,随后启程。

宇文逸豆归派南罗大(官职名)涉夜干率领精锐兵力迎战。慕容皝派人快马传令给慕容翰说:“涉夜干勇冠三军,应当稍稍避开他。”慕容翰说:“宇文逸豆归调遣国内全部精锐兵力交给涉夜干,涉夜干一向有勇猛的名声,是宇文部全族的依靠。如今我们击败他,宇文部就会不攻自溃。况且我非常了解涉夜干的为人,他虽有虚名,实际却容易对付,不应回避他,以免挫伤我军士气。”于是率军前进交战。慕容翰亲自冲锋陷阵,涉夜干出兵迎战;慕容霸从侧面截击,最终斩杀涉夜干。宇文部士兵见涉夜干战死,最终不战而溃;燕军乘胜追击,攻克了宇文部的都城。宇文逸豆归逃到漠北后死去,宇文氏从此离散灭亡。慕容皝收缴了宇文部全部的牲畜、财物,将其五千多户部众迁徙到昌黎,开拓疆土一千多里。又将涉夜干原先居住的城池改名为威德城,派弟弟慕容彪驻守,随后撤军返回。高诩、刘佩都在战斗中被流箭射中身亡。

高诩擅长天文,慕容皝曾对他说:“你有好书却不分享给我,怎么能算尽忠呢!”高诩说:“我听说君主掌握关键决策,臣子履行具体职责。掌握关键者安逸,履行职责者辛劳。所以后稷负责播种,尧帝不参与其中。观测天象、推算吉凶,需要日夜操劳,并非君主应当亲自做的事,殿下要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呢!”慕容皝听后沉默不语。

起初,宇文逸豆归侍奉后赵非常恭敬,贡品源源不断地送往邺城。等到燕军讨伐宇文逸豆归时,后赵王石虎派右将军白胜、并州刺史王霸从甘松出兵救援。等他们赶到时,宇文氏已经灭亡,于是转而攻打威德城,未能攻克便撤军返回;慕容彪率军追击,击败了后赵军队。

慕容翰与宇文部交战时,被流箭射中,长期卧病在家,很少出门。后来病情逐渐好转,他在家中试着骑马驰骋。有人告慕容翰称病却私下骑马,怀疑他想动叛乱。前燕王慕容皝虽然依靠慕容翰的勇猛与谋略,但心中始终猜忌他,于是赐慕容翰死。慕容翰说:“我当年获罪出逃,后来又返回燕国,今日死去已经算晚了。但羯族贼人(指后赵)占据中原,我不自量力,想为国家统一华夏。这个志向没能实现,我死有遗憾,这也是天命啊!”随后饮下毒酒身亡。

代王拓跋什翼犍派他的大臣长孙秩前往燕国迎娶王妃。

夏季四月,凉州将领张瓘在三交城击败后赵将领王擢。

起初,后赵领军将军王朗对石虎说:“隆冬时节大雪严寒,皇太子却派人砍伐修建宫殿的木材,从漳水运送过来,服劳役的人有几万,路上满是哀叹声,陛下应当借外出巡游的机会下令停止此事。”石虎听从了他的建议。太子石宣因此怒。恰逢火星停留在房宿附近,石宣让太史令赵揽对石虎说:“房宿对应天王,如今火星停留在那里,说明灾祸不小。应当让姓王的显贵大臣来承担灾祸。”石虎问:“谁可以呢?”赵揽说:“没有比领军将军王朗更显贵的了。”石虎舍不得王朗,让赵揽再说其次的人选。赵揽无法回答,便说:“其次只有中书监王波了。”石虎于是下诏,追究王波之前议论“楛矢”(古代一种箭)事件的罪过,将他腰斩,还处死了他的四个儿子,把尸体投入漳水;不久后又怜悯王波无罪,追赠他为司空,封他的孙子为侯。

后赵平北将军尹农攻打燕国的凡城,未能攻克便撤军返回。

成汉太史令韩皓上奏说:“火星停留在心宿,是宗庙没有得到妥善祭祀的警示。”成汉君主李势命令群臣商议此事。相国董皎、侍中王嘏认为:“景皇帝(李特)、武皇帝(李雄)开创基业,献皇帝(李骧)、文皇帝(李寿)继承大业,他们都是至亲,不应疏远隔绝。”于是重新下令祭祀成始祖(李特)、太宗(李雄),都称他们属于汉朝皇室后裔(成汉政权自称继承汉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晋征西将军庾翼派梁州刺史桓宣在丹水攻打后赵将领李罴,结果被李罴击败,庾翼将桓宣贬为建威将军。桓宣羞愧愤怒,患病卧床,秋季八月初七(庚辰日)去世。庾翼任命长子庾方之为义城太守,接替桓宣统领部众;又任命司马应诞为襄阳太守,参军司马勋为梁州刺史,驻守西城。

中书令褚裒坚决推辞朝廷中枢要职;闰八月十四日(丁巳日),朝廷任命褚裒为左将军、都督兖州、徐州之琅邪诸军事、兖州刺史,镇守金城。

此时,晋康帝病重,庾冰、庾翼想立会稽王司马昱为皇位继承人;中书监何充建议立皇子司马聃,康帝采纳了何充的建议。九月二十四日(丙申日),册立司马聃为皇太子。九月二十六日(戊戌日),康帝在式乾殿去世。九月二十七日(己亥日),何充根据康帝遗旨,侍奉太子司马聃即位,宣布大赦天下。从此,庾冰、庾翼深深怨恨何充。朝廷尊奉皇后褚氏为皇太后。当时晋穆帝司马聃才两岁,太后临朝听政,行使皇帝权力。何充被加授中书监,录尚书事。何充自称已经担任录尚书事,不应再兼任中书监;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又加授他侍中一职。

何充认为左将军褚裒是皇太后的父亲,应当总揽朝政,便上疏推荐褚裒参与录尚书事;朝廷于是任命褚裒为侍中、卫将军、录尚书事,持节、都督、刺史等原有官职不变。褚裒因为自己是皇室近亲,担心遭到非议猜忌,便上疏坚决请求前往藩镇任职;朝廷改任他为都督徐州、兖州、青州三州及扬州二郡诸军事、卫将军、徐州、兖州二州刺史,镇守京口。尚书省上奏说:“褚裒拜见皇太后时,在朝堂上应行臣子礼仪,私下见面时应行父子礼仪。”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

冬季十月二十三日(乙丑日),朝廷将晋康帝安葬在崇平陵。

江州刺史庾冰患病;皇太后征召庾冰入朝辅佐朝政,庾冰推辞,十一月初九(庚辰日),庾冰去世。庾翼因家族与国家的事务,留下儿子庾方之为建武将军,驻守襄阳。庾方之年纪尚轻,庾翼任命参军毛穆之为建武司马,辅佐庾方之。毛穆之是毛宝的儿子。庾翼返回夏口镇守,朝廷下诏让庾翼再都督江州,又兼任豫州刺史。庾翼推辞了豫州刺史一职,又想迁移镇守地到乐乡,朝廷没有批准。庾翼仍然修缮兵器,大规模开垦农田、囤积粮食,为日后进军做准备。

此时,后赵王石虎在灵昌津修建黄河大桥,开采石头作为桥基的中墩,石头投下后,就被水流冲走,耗费了五百多万人力,桥还是没能建成。石虎怒,便斩杀了工匠,停止了建桥工程。

公元年

春季正月初一(甲戌日),皇太后在太极殿设置白纱帐,抱着年幼的晋穆帝(司马聃)亲临朝堂处理政事。

这时,后赵义阳公石鉴镇守关中时,徭役繁重、赋税沉重,文武官员中有头长的人,就被强行拔下头做帽带,剩下的头则拿去给宫女用。长史把这事报告给后赵王石虎,石虎征召石鉴回邺城,派乐平公石苞接替他镇守长安。随后征调雍州、洛阳、秦州、并州共十六万人修建长安未央宫。

石虎喜好打猎,到了晚年,身体肥胖得无法骑马,就造了一千辆猎车,规定日期大规模打猎。他把从灵昌津向南到荥阳、向东直到阳都的区域划为猎场,派御史监管猎场内的禽兽,有人触犯猎场规定,就处以死刑。百姓中有美女、好牛好马,御史要是索取不到,就诬陷他们触犯了“伤害禽兽”的罪名,因此被处死的有一百多人。石虎又征调各州二十六万人修建洛阳宫,征百姓的两万头牛,分配给朔州的牧官。他还增设女官二十四等,东宫女官十二等,七十多个公侯封国各设女官九等,大规模征选民间女子三万多人,分三等分配给这些女官职位;太子、各藩王又私下下令挑选女子,又选走将近一万人。郡县官吏为了求取美女,大多强行抢夺百姓妻子,导致丈夫被杀死或自杀的有三千多人。这些女子被送到邺城后,石虎亲临朝堂挑选分级,认为负责选美的使者办事得力,有十二人被封侯。荆楚、扬州、徐州的百姓几乎全都逃亡叛乱;地方郡守、县令因没能安抚百姓,被关进监狱处死的有五十多人。金紫光禄大夫逯明趁着侍奉石虎的机会恳切劝谏,石虎大怒,派龙腾卫士把他拉扯至死。

前燕王慕容皝把官府的牛借给贫苦百姓,让他们在皇家园林里耕种,规定用官府牛的百姓要缴纳八成收成作为赋税,自己有牛的百姓缴纳七成。记室参军封裕上书劝谏,认为:“古代按十分之一征税,是天下最公正的制度。到了魏、晋时期,仁政逐渐淡薄,百姓租用官府的田地、牛,也不过缴纳六成收成,自己有牛的百姓则与官府对半分,尚且不会收取七八成的重税。自从永嘉之乱以来,天下动荡离散,武宣王(慕容廆,慕容皝之父)用恩德安抚百姓,汉族和少数民族百姓从万里之外汇聚而来,抱着孩子归附的人,就像婴儿投奔父母。因此现在的户口比过去多了十倍,其中闲置无业的人占了三四成。等到殿下您继位后,向南击败强大的后赵,向东兼并高句丽,向北攻取宇文部,开拓疆土三千里,增加百姓十万户,此时应当把皇家园林全部开放,分给新归附的百姓耕种,没有牛的百姓由官府赐给牛,不该再征收重税。况且殿下的百姓用殿下的牛耕种,牛若不属于殿下,又该属于谁呢!这样一来,等到大军南下征伐时,百姓谁不会拿着饭食、酒水来迎接王师,石虎还能跟谁一起守住地盘呢!河道沟渠有堵塞的,都应该疏通,天旱时用来灌溉,洪涝时用来排水。一个人不耕种,就可能有人挨饿。何况有几万游手好闲的人,怎么能让家家户户丰衣足食呢!如今官府官员太多,白白耗费俸禄,要是才能不足以胜任职位,就都应该淘汰。从事工商业等次要行业的人,应当设定固定人数。太学生如果三年没学成,只会堵塞贤才晋升的道路,都应该让他们回归农耕。殿下圣德宽厚贤明,广泛采纳民间意见。参军王宪、大夫刘明都因为进言违背旨意,主管官员要判处他们死刑,殿下虽然赦免了他们的死罪,却还是免了他们的官并禁止他们再任职。寻求谏言却惩罚直言的人,这就像要去越国却向北走,肯定无法实现目标!右长史宋该等人阿谀奉承、苟且偷安,轻易弹劾进谏的官员,自己没有刚正不阿的品格,却嫉妒别人有,蒙蔽殿下的耳目,是最不忠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慕容皝于是下令,说:“我看了封记室的劝谏,实在感到畏惧。国家以百姓为根本,百姓以粮食为命脉,可将所有皇家园林开放,分给没有田地的百姓。确实贫困的人,官府赐给牛;力气有余且愿意使用官府牛的人,都按照魏、晋旧制征税。河道沟渠要是真有疏通的必要,就下令按时修缮。如今战事正多,有功的人不少,赋税暂时不能减免,等平定中原后,再慢慢商议这件事。工商业者、太学生都应当裁减选择。臣子向君主进言,是非常困难的事,即使有些狂妄,也应当选择合理的意见听从。王宪、刘明虽然按罪应被罢官,也因为我气量不够,可恢复他们的原职,仍在谏官职位上任职。封裕刚正不阿,很符合忠臣的本分,赐给他五万钱。向朝廷内外宣布,有想指出我过错的人,无论身份贵贱,都不必有所忌讳!”慕容皝向来喜好文学,常亲自到学校讲授学问,考核的学生达一千多人,其中有不少滥竽充数的人,所以封裕的劝谏中提到了这件事。

此时,东晋朝廷下诏征召卫将军褚裒,想任命他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吏部尚书刘遐、长史王胡之劝褚裒说:“会稽王(司马昱)品德高尚、声望卓着,是国家的周公,您应当把朝政大权交给她。”褚裒于是坚决推辞,返回藩镇。正月二十八日(壬戌日),朝廷任命会稽王司马昱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负责处理尚书省六个部门的事务)。司马昱性情淡泊、没有贪欲,尤其擅长玄学清谈,常把刘惔、王蒙和颍川人韩伯当作清谈的宾客,又征召郗为抚军掾,谢万为从事中郎。郗是郗鉴的孙子,年轻时就才华出众、不受拘束。他的父亲郗愔,性情恬淡、谦退,却很吝啬钱财,积攒了几千万钱,曾打开库房让郗随便取;郗把钱分送给亲友故旧,一天就全送光了。谢万是谢安的弟弟,性情豁达、才华出众,当时也有名气。

这时,前燕的龙山出现黑龙和白龙,两条龙交头嬉戏,脱落角后离去。前燕王慕容皝亲自用太牢(牛、羊、猪各一头)祭祀,又在境内宣布大赦,把自己居住的新宫殿命名为和龙。

东晋都亭肃侯庾翼背上长了毒疮。他上表推荐儿子庾爰之担任辅国将军、荆州刺史,把后事托付给他;任命司马义阳人朱焘为南蛮校尉,率领一千人驻守巴陵。秋季七月初三(庚午日),庾翼去世。

随后,庾翼的部将干瓒等人动叛乱,杀死冠军将军曹据。朱焘与安西长史江虨、建武司马毛穆之、将军袁真等人一起平定叛乱,诛杀了干瓒。江虨是江统的儿子。

八月,豫州刺史路永叛变,投奔后赵,后赵王石虎派路永驻守寿春。

庾翼去世后,朝廷大臣商议认为,庾氏家族世代镇守西部藩镇,百姓习惯了他们的治理,应当按照庾翼的请求,让庾爰之接替他的职位。何充说:“荆楚地区是国家的西门,有上百万户口。北边靠近强大的胡人,西边邻近强劲的蜀地(成汉),地势险要,方圆万里。得到合适的人镇守,就能平定中原;得不到合适的人,国家就会面临忧患,就像陆抗所说‘荆州存在,吴国就存在;荆州灭亡,吴国就灭亡’,怎么能让没经验的年轻人来担任这个职位呢!桓温才华谋略过人,有文武才能。镇守西部的重任,没人比桓温更合适。”有人又说:“庾爰之会愿意避让桓温吗?如果他依仗兵权抗拒,祸患可不小。”何充说:“桓温完全能制服他,各位不必担心。”

丹杨尹刘惔常常惊叹桓温的才能,却知道他有篡夺皇位的野心,对会稽王司马昱说:“不能让桓温驻守地势险要的地方,他的职位和封号应当经常压制。”刘惔劝司马昱亲自镇守长江上游,让自己担任军司,司马昱不听;刘惔又请求自己去镇守,司马昱也不同意。

八月十一日(庚辰日),朝廷任命徐州刺史桓温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兼任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庾爰之果然不敢争夺。朝廷又任命刘惔监管沔中诸军事,兼任义成太守,接替庾方之。把庾方之、庾爰之迁到豫章。

桓温曾想趁着下雪打猎,就先去拜访刘惔,刘惔见他装束整齐严密,就说:“老贼想拿着这些东西做什么?”桓温笑着说:“我不做这些事,你怎么能安稳地坐在这里清谈呢!”

这时,成汉君主李势的弟弟、大将军李广,因为李势没有儿子,请求立自己为皇太弟,可李势不同意。马当、解思明劝谏说:“陛下兄弟不多,如果再废除兄弟,将会更加孤立危险。”坚持请求李势答应李广的请求。李势怀疑他们与李广有阴谋,就把马当、解思明抓起来处死,并诛灭他们的三族。又派太保李弈到涪城袭击李广,把李广贬为临邛侯,李广自杀。解思明被抓时,叹息说:“国家之所以不灭亡,是因为有我们几个人在啊,现在国家大概要完了!”他谈笑自若,从容赴死。解思明有智谋策略,敢于直言劝谏;马当向来深得人心。他们死后,士兵没有不哀悼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冬季十月,前燕王慕容皝派慕容恪攻打高句丽,攻克南苏城,设置守军后返回。

十二月,张骏(前凉君主)讨伐焉耆,焉耆投降。这一年,张骏把武威等十一郡划分为凉州,任命世子张重华为刺史;把兴晋等八郡划分为河州,任命宁戎校尉张瓘为刺史;把敦煌等三郡及西域都护等三营划分为沙州,任命西胡校尉杨宣为刺史。张骏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假凉王,统领三州,开始设置祭酒、郎中、大夫、舍人、谒者等官职,官员设置都仿照东晋朝廷,只是略微改变名称,车马、服饰、旌旗都仿照帝王规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