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后赵王石虎任命冠军将军姚弋仲为持节、十郡六夷大都督、冠军大将军。姚弋仲清廉节俭、刚正不阿,不讲究仪仗威严,说话直言不讳,石虎非常敬重他。朝廷商议重大事务时,常让他参与决策,公卿大臣都畏惧他,对他退让三分。武城左尉是石虎宠妃的弟弟,曾进入姚弋仲的军营,侵扰他的部众。姚弋仲把他抓起来斥责说:“你身为负责治安的校尉,却胁迫百姓,我作为大臣,亲眼看到了,不能纵容你。”于是命令手下把他斩。左尉磕头求饶,血流满面,手下人一再劝谏,姚弋仲才饶了他。
前燕王慕容皝认为古代诸侯即位后,都各自使用自己的年号,于是不再使用东晋的年号,开始自称“燕王十二年”。
后赵王石虎派征东将军邓恒率领几万兵力驻守乐安,制造攻城器械,制定攻取前燕的计划。前燕王慕容皝任命慕容霸为平狄将军,驻守徒河;邓恒畏惧慕容霸,不敢进犯。
公元年
春季正月初一(丙寅日),朝廷宣布大赦天下。
正月十四日(己卯日),都乡文穆侯何充去世。何充有器量格局,在朝堂上态度严肃端正,以国家安危为己任,选拔任用官员都依据实际功绩,不偏袒亲戚故旧。
起初,夫馀国居住在鹿山,被百济国侵犯后,部落衰败离散,便向西迁徙,靠近前燕,却没有设置防备。前燕王慕容皝派世子慕容俊率领慕容军、慕容恪、慕舆根三位将军及一万七千名骑兵袭击夫馀。慕容俊在中军指挥调度,军事事务全交给慕容恪负责。燕军最终攻克夫馀,俘虏夫馀王玄及五万多部落人口后返回。慕容皝任命夫馀王玄为镇军将军,并把女儿嫁给他。
二月十八日(癸丑日),朝廷任命左光禄大夫蔡谟兼任司徒,与会稽王司马昱共同辅佐朝政。
褚裒推荐前光禄大夫顾和、前司徒左长史殷浩;三月十二日(丙子日),朝廷任命顾和为尚书令,殷浩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顾和因母亲去世正在守丧,坚决推辞不肯任职,对亲近的人说:“古代有脱下丧服追随君主的人,是因为他们的才能足以应对时局。像我这样的人,如果任职,只会损害孝道、败坏风俗罢了。”有见识的人都赞赏他的做法。殷浩也坚决推辞。会稽王司马昱写信给殷浩说:“当前正处于艰难时期,国家衰败到了极点,您见识深远、才学深厚,足以拯救国家。如果您仍坚持退让,顺遂个人隐居的心愿,我担心天下大事就会就此败坏。您的去留,关系到当下国家的兴衰,家国命运紧密相连,您应当慎重考虑。”殷浩这才就职。
夏季四月初一(己酉日),生了日食。
五月初九(丙戌日),西平忠成公张骏去世。前凉官员推举世子张重华为使持节、大都督、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假凉王;在境内宣布大赦;尊奉嫡母严氏为大王太后,生母马氏为王太后。
后赵中黄门严生憎恨尚书朱轨,恰逢长期下雨,严生便诬陷朱轨没有修整道路,还诽谤朝政,后赵王石虎把朱轨关进监狱。蒲洪劝谏说:“陛下已经有了襄国、邺城的宫殿,又修建长安、洛阳的宫殿,打算用来做什么呢?制造一千辆猎车,划定几千里区域饲养禽兽,掠夺十几万百姓的妻女来充实后宫,圣明的帝王,难道会这样做吗?如今又因为道路没修好,想杀尚书。陛下不施行德政,上天降下大雨,七十天才放晴。放晴刚两天,即使有百万神兵,也无法清除道路上的积水泥泞,更何况是人呢!朝政刑罚如此混乱,对天下百姓、对后代子孙该如何交代!希望陛下停止工程劳役,废除猎苑,释放宫女,赦免朱轨,以满足众人的期望。”石虎虽然不高兴,但也没有治蒲洪的罪,还因此停止了长安、洛阳的工程,但最终还是杀了朱轨。石虎又制定了“私下议论朝政治罪”的法令,允许官吏告上司,奴仆告主人。公卿大臣以下官员,上朝时只能用眼神互相示意,不再敢互相来往交谈。
后赵将军王擢攻打张重华,袭击武街,抓获护军曹权、胡宣,把七千多户百姓迁徙到雍州。凉州刺史麻秋、将军孙伏都攻打金城,金城太守张冲请求投降,凉州上下震动。张重华征境内全部兵力,派征南将军裴恒率领军队抵御后赵。裴恒在广武扎营,却长期不与后赵交战。凉州司马张耽对张重华说:“国家的存亡取决于军队,军队的胜败取决于将领。如今商议推举将领,大多推荐旧臣老将。但韩信被重用时,并非凭借旧臣的资历。英明君主选拔将领,不拘泥于固定人选,只要有才能胜任,就授予重任。如今强敌逼近边境,众将却按兵不动,人心惶恐不安。主簿谢艾,文武双全,可以任用他抵御后赵。”张重华召见谢艾,询问御敌策略;谢艾请求率领七千兵力,保证击败后赵,以此报答国恩。张重华任命谢艾为中坚将军,拨给他五千步兵和骑兵,让他攻打麻秋。谢艾领兵从振武出,夜里有两只猫头鹰在军营中鸣叫,谢艾说:“玩六博棋时,掷出‘枭’棋的人获胜。如今猫头鹰在军营中鸣叫,是战胜敌人的征兆。”随后进军与后赵军交战,大败后赵军,斩杀五千人。张重华封谢艾为福禄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麻秋攻克金城时,金城县令、敦煌人车济拒不投降,用剑自杀。麻秋又攻打大夏,护军梁式抓获太守宋晏,献城投降麻秋,麻秋派宋晏写信招降宛戍都尉、敦煌人宋矩。宋矩说:“作为臣子,既然不能建功立业,就只能以死坚守气节!”他先杀死妻子儿女,然后自刎。麻秋说:“这都是义士啊。”于是派人收殓他们的尸体安葬。
冬季,成汉太保李弈从晋寿起兵反叛,蜀地百姓大多追随他,部众达几万人。成汉君主李势登上城楼抵抗,李弈单人匹马冲击城门,守城士兵用箭射死李弈,他的部众随即溃散。李势在境内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嘉宁。李势骄奢淫逸,不关心国家事务,常住在皇宫中,很少接见公卿大臣,疏远猜忌旧臣,信任身边亲信,谗言谄媚之风盛行,刑罚苛刻泛滥,从此朝廷内外人心离散。蜀地原本没有獠人(古代西南少数民族),这时獠人开始从山中迁出,从巴西到犍为、梓潼,十几万户獠人布满山谷,无法控制,成为百姓的大祸害。再加上饥荒,成汉境内一片萧条。
东晋安西将军桓温准备讨伐成汉,部将辅佐都认为不可行。江夏相袁乔劝谏说:“谋划大事,本就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有智慧的人心中清楚,不必等众人意见一致。如今天下的祸患,只有胡人(后赵)、蜀人(成汉)两个敌寇而已。成汉虽然地势险要坚固,但比后赵弱小,要消灭敌寇,应先从容易的下手。李势无道,臣民不归附他,而且他依仗地势偏远,不整治军备。我们应当率领一万精锐士兵,轻装快进军,等成汉察觉时,我们已经越过了他们的险要地带,一战就能擒获李势。蜀地富饶,人口众多,诸葛亮曾用蜀地力量与中原抗衡,如果能夺取蜀地,对国家是极大的好处。议论的人担心大军西进后,后赵必定会趁机进犯,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实则不然。后赵听说我们万里远征,会认为国内有重兵防备,必定不敢轻举妄动;即使有侵扰,长江沿岸的各支军队也足以抵御防守,肯定没有忧虑。”桓温听从了袁乔的建议。袁乔是袁瑰的儿子。
十一月初五(辛未日),桓温率领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谯王司马无忌讨伐成汉,上奏表后立即出;把留守事务托付给安西长史范汪,加授周抚都督梁州四郡诸军事;派袁乔率领两千人担任前锋。
朝廷认为蜀地道路艰险遥远,桓温兵力少却深入敌境,都为此担忧,只有刘惔认为桓温必定能攻克成汉。有人问他原因,刘惔说:“从赌博中就能知道。桓温是擅长赌博的人,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会行动。只是担心攻克成汉后,桓温最终会独揽朝廷大权罢了。”
公元年
春季二月,桓温的军队抵达青衣(今四川青衣江流域)。成汉君主李势大规模征调军队,派叔父右卫将军李福、堂兄镇南将军李权、前将军昝坚等人率领军队,从山阳(今四川双流东南)赶赴合水(今四川彭山双江镇)。众将想在长江南岸设伏等待晋军,昝坚不同意,领兵从江北鸳鸯碕(今四川彭山北)渡江,向犍为(今四川犍为东南)进军。
三月,桓温抵达彭模(今四川彭山东南)。有人提议把军队分成两路,从不同路线进军,以分散成汉兵力。袁乔说:“如今我军孤军深入万里之外,取胜就能建立大功,失败就会全军覆没,应当集中兵力,以求一战获胜。如果分兵,士兵人心不一,万一一路战败,大局就完了。不如全军共进,丢掉炊具,只带三天干粮,表明决一死战的决心,必定能取胜。”桓温采纳了他的建议,留下参军孙盛、周楚率领弱兵守卫粮草物资,自己率领步兵直奔成都。周楚是周抚的儿子。
李福进攻彭模,孙盛等人奋力反击,击退李福。桓温进军途中遭遇李权,三战三胜,成汉士兵溃散逃回成都,镇东将军李位都到桓温军中投降。昝坚抵达犍为后,才现与桓温行军路线不同,急忙回军,从沙头津(今四川彭山北)渡江,等他赶到时,桓温已经在成都城外十里陌(今四川成都北)驻军,昝坚的部众不战自溃。
紧接着,李势调动全部兵力,在成都笮桥(今四川成都西南)迎战,桓温的前锋部队失利,参军龚护战死,箭还射中了桓温的马头。士兵们惶恐不安,都想撤退,可负责击鼓的官吏误敲了进军鼓;袁乔拔剑督促士兵奋力作战,最终大败成汉军。桓温乘胜长驱直入,抵达成都,放火烧毁城门。成汉人惊慌恐惧,再也没有了斗志。李势连夜打开东门逃跑,逃到葭萌(今四川广元西南)后,派散骑常侍王幼向桓温递交降书,自称“略阳李势叩头请罪”,不久又抬着棺材、反绑双手到桓温军营前投降。桓温解开他的绑绳,烧掉棺材,押送李势及成汉宗室十多人前往建康;又任用成汉司空谯献之等人作为自己的僚属,举荐贤才、表彰善举,蜀地百姓十分满意。
日南太守夏侯览贪婪放纵,侵害掠夺外国商人,还征收造船材料,声称要讨伐某地,各国因此愤怒。林邑王范文攻陷日南,晋军将士战死五六千人,范文杀死夏侯览,用他的尸体祭祀上天。范文又向交州刺史朱蕃送檄文,请求以日南郡北部的横山为边界。范文撤军后,朱蕃派督护刘雄驻守日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成汉旧臣尚书仆射王誓、镇东将军邓定、平南将军王润、将军隗文等人纷纷起兵反叛,拥有部众一万多人。桓温亲自率军攻打邓定,派袁乔攻打隗文,都将他们击败。桓温命令益州刺史周抚镇守彭模,斩杀王誓、王润。桓温在成都停留三十天后,整顿军队返回江陵。李势被押到建康后,被封为归义侯。夏季四月初九(丁巳日),邓定、隗文等人攻入并占据成都,征虏将军杨谦放弃涪城(今四川绵阳东北),退守德阳(今四川遂宁东南)。
此时,后赵凉州刺史麻秋攻打枹罕(今甘肃临夏东北)。晋昌太守郎坦认为城池太大难以防守,想放弃外城。武成太守张悛说:“放弃外城会动摇军心,大事就完了。”宁戎校尉张璩听从张悛的建议,坚守内城。麻秋率领八万部众,挖掘好几重壕沟包围城池,用云梯、地道等各种方法攻城。城中士兵奋力抵抗,麻秋的部众死伤数万人。后赵王石虎又派将领刘浑等人率领两万步兵、骑兵增援麻秋。郎坦因自己的建议没被采纳而心怀怨恨,便教唆士兵李嘉偷偷带领一千多名后赵士兵登上城墙;张璩督促众将奋力作战,杀死两百多名后赵士兵,后赵军才撤退。张璩烧毁后赵军的攻城器械,麻秋退守大夏(今甘肃广河西北)。
随后,石虎任命中书监石宁为征西将军,率领并州、司州的两万多士兵作为麻秋等人的后援。前凉张重华的部将宋秦等人率领两万多户百姓投降后赵。张重华任命谢艾为使持节、军师将军,率领三万步兵、骑兵进军临河(今甘肃临夏西北)。谢艾乘坐轻便马车,戴着白色便帽,击鼓前进。麻秋望见后大怒,说:“谢艾是个年轻书生,穿着这样的服饰,是轻视我!”于是命令三千名黑槊龙骧兵快进攻,谢艾身边的士兵十分慌乱。有人劝谢艾应该骑马,谢艾不听,下车坐在折叠椅上,指挥调度军队;后赵军以为有伏兵,便畏惧不敢前进。前凉另一将领张瑁从小路领兵截断后赵军后路,后赵军撤退,谢艾乘势追击,大败后赵军,斩杀将领杜勋、汲鱼,俘虏和斩杀一万三千人,麻秋单人匹马逃到大夏。
五月,麻秋与石宁又率领十二万部众进军驻扎在黄河以南,刘宁、王擢攻占晋兴(今青海民和西北)、广武(今甘肃永登东南)、武街(今甘肃成县西北),一直打到曲柳(今甘肃武威东南)。张重华派将军牛旋抵御,牛旋退守枹罕,姑臧(今甘肃武威,前凉都城)人心震动。张重华想亲自出兵抵抗,谢艾坚决劝阻。别驾从事索遐说:“君主是国家的支柱,不能轻易出动。”于是任命谢艾为使持节、都督征讨诸军事、行卫将军,索遐为军正将军,率领两万步兵、骑兵抵抗后赵军。前凉别将杨康在沙阜(今甘肃临夏西北)击败刘宁,刘宁退守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
六月初五(辛酉日),东晋朝廷宣布大赦天下。
秋季七月,林邑国再次攻陷日南,杀死督护刘雄。
隗文、邓定等人拥立成汉旧国师范文长的儿子范贲为帝,利用妖异之说迷惑百姓,蜀地百姓大多归附他。
这时,后赵王石虎又派征西将军孙伏都、将军刘浑率领两万步兵、骑兵与麻秋的军队会合,长驱直入渡过黄河,攻打张重华,随后在长最(今甘肃永登南)修筑城池。谢艾设立将旗、誓师出征,有风吹动旌旗向东南方向指去,索遐说:“风是号令的象征,如今旌旗指向敌军,是上天在帮助我们啊。”谢艾在神鸟(今甘肃武威南)驻军,王擢与谢艾的前锋部队交战,战败逃跑,返回黄河以南。八月初三(戊午日),谢艾进军攻打麻秋,大败麻秋,麻秋逃回金城。石虎听说后叹息道:“我曾用偏师平定九州,如今用九州的兵力却被困在枹罕。他们有能人啊,看来不能图谋前凉了!”谢艾返回后,讨伐反叛的斯骨真等一万多部落,将他们全部击败平定。
后赵王石虎占据十州之地,搜刮的金银布帛,以及外国进献的珍奇宝物,府库中的财物多得无法计数;可他还不满足,又下令挖掘前代帝王的陵墓,盗取里面的金银珠宝。
僧人吴进对石虎说:“胡人的国运将要衰落,晋朝会重新兴盛,应当让晋人服苦役来压制他们的气运。”石虎派尚书张群征附近各郡十六万男女百姓、十万辆车,运送土石在邺城北面修筑华林苑和长墙,占地纵横数十里。申钟、石璞、赵揽等人上疏,陈述天象错乱、百姓困苦的情况。石虎大怒说:“就算苑墙早上建成,我晚上死了也没有遗憾!”于是催促张群连夜点燃火把施工;当时遭遇暴风大雨,累死、淹死的人有几万。各郡国先后进献十六只苍麟、七只白鹿,石虎命令司虞张曷柱训练它们拉用灵芝装饰的车驾,在盛大朝会时陈列在宫殿庭院中。
九月,石虎命令太子石宣外出到山川祭祀祈福,趁机巡游打猎。石宣乘坐天子专用的大车,车上有羽毛装饰的车盖,树立天子旌旗,率领十六支军队、十八万士兵,从金明门(邺城城门)出。石虎从后宫登上陵霄观眺望,笑着说:“我们父子这样,除非天塌地陷,否则还有什么可愁的!只需抱孙子、逗儿子,天天享乐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