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阙辞行归本真
嘉佑七年,秋,九月廿三。黄道吉日,宜出行,移徙。
这一日,天刚蒙蒙亮,东方天际才泛起一丝鱼肚白,皇城内苑还笼罩在一片静谧的晨雾之中。揽芷苑内,却早已亮起了灯火。
林黛玉已然起身。她今日醒得格外早,或者说,她几乎一夜未眠。并非因为激动或焦虑,而是一种近乎仪式感的清醒。这是她在这九重宫阙之中的最后一个清晨。她要清清楚楚地感受每一刻,记住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然后…彻底地告别。
她披着一件素白的软绸晨衣,赤着脚,踩在冰凉的金砖地上,缓缓走到窗前。推开雕花隔扇,一股清冽带着草木芬芳的晨风立刻涌了进来,吹动她未绾的青丝,带来一丝寒意,却也让她的头脑更加清明。窗外,庭院中那几竿她亲手栽种的翠竹,在微熹的晨光中轻轻摇曳,叶片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仿佛也在为她送行。远处,层层叠叠的宫殿飞檐,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一幅巨大而沉寂的水墨画。五年了…她在这里度过了整整五年。从最初的忐忑不安、步步惊心,到后来的沉静从容、游刃有余。这里见证了她的成长。
“小姐,时辰还早,您怎么就起来了?当心着凉。”紫鹃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手里捧着一套叠得整整齐齐的衣裳,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与一丝不舍。她的眼角有些湿润,这五年,她与小姐相依为命,在这深宫中谨小慎微,如今终于要离开了,心中自是百感交集。
黛玉转过身,看着紫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极淡却真实的笑意。“睡不着了。”她的声音带着晨起时特有的一丝沙哑,却异常平静,“今日要走了,想多看看这里的样子。”
“是啊…要走了。”紫鹃走上前,将衣裳放在一旁的榻上,也望向窗外,“这揽芷苑,虽说清静,可到底是宫里,规矩大着呢。出去了…就好了。”她这话,像是在安慰黛玉,更像是在安慰自己。
“嗯,出去了…就好了。”黛玉轻声重复着,目光再次投向远方,那目光似乎已经穿透了宫墙,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辰时初刻,天色已然大亮。黛玉开始梳妆。这是她作为“嘉慧县主”和“林女史”的最后一次正式装扮。
她没有选择那些华丽的宫装或县主礼服。那些象征着身份与荣耀的衣物,她命紫鹃仔细收好,将来或封存,或捐赠。今日,她要穿一身属于她自己的衣裳。
紫鹃为她取来的,是一套极为素雅的衣裙。上身是一件月白色交领绫缎短襦,领口和袖缘用极细的银线绣着疏疏落落的几茎兰草,若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来,只在光线流转时,才会泛起一丝含蓄的光泽。下身是一条雨过天青色的百褶罗裙,料子是顶好的湖罗,柔软垂顺,行走间如流水般波动,裙裾上同样用淡灰色丝线隐隐勾勒出云纹的轮廓。这一身打扮,毫无奢华之气,却处处透着精致与高雅,正符合她如今的心境——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坐在梳妆台前,黛玉看着镜中那张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脸。五年的光阴,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因为心境的开阔与生活的规律,让她的肤色比从前红润了一些,那种常年萦绕的病弱之气也淡了许多。只是那双眸子,依旧清澈如秋水,只是眼底深处,少了几分少女时代的敏感与哀愁,多了几分历经世事后的沉静与淡然。
“小姐,今日梳个什么头?”紫鹃拿起梳子,轻声问道。
黛玉沉吟片刻,轻声道:“就梳个最简单的圆髻吧,不用任何复杂的花样。”
“是。”紫鹃会意,手下动作轻柔而熟练。她将黛玉一头乌黑浓密的长仔细梳理通顺,然后在脑后盘成一个利落的圆髻,用几根普通的乌木簪子牢牢固定住。型简单,却显得脖颈愈修长白皙,整个人看起来清爽又精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下来是饰。黛玉打开那个陪伴了她多年、如今已空空荡荡的妆奁盒子。里面只剩下寥寥几件饰。她的目光先落在那对翡翠耳坠上——那是外祖母贾母留给她的念想。她拿起它们,在掌心摩挲了片刻,翡翠触手温润,仿佛还带着旧日的温度。她轻轻为自己戴上。然后,她又拿起一支通体无瑕的羊脂玉簪,这是父亲林如海留给母亲、母亲又留给她的遗物,也是她最珍视的东西。她将玉簪轻轻插入髻之中,簪头简洁,只雕刻着一朵小小的梅花,寓意“清贞”。最后,她看了一眼盒中那支曾经宝玉赠予她的旧簪(她早已将那些过于扎眼的金玉捐出或变卖,只留下这几件有特殊意义的),手指微微一顿,却最终没有去碰。她轻轻合上了妆奁盖子,出一声轻微的“咔哒”声,仿佛也将一段往事彻底封存。
“就这样吧。”她对紫鹃说道,声音平静无波。
紫鹃看着镜中素净却气度不凡的小姐,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她连忙忍住,强笑道:“小姐这样打扮,真好看,像…像画里的仙子似的。”
黛玉透过镜子,看到紫鹃微红的眼眶,心中一软,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傻丫头,出去是好事,哭什么。”
“奴婢是…是高兴的!”紫鹃连忙擦擦眼角。
巳时正刻,一切准备就绪。黛玉需要先去坤宁宫向皇后娘娘辞行,然后才能正式离宫。
她最后一次环顾这间她住了五年的寝室。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仿佛从未有人住过一般。只有窗台上那盆她精心养护的兰草,依旧翠绿,昭示着曾经的生活痕迹。她走过去,轻轻抚摸了一下兰草细长的叶片,然后决然转身,走向门外。
紫鹃和雪雁紧随其后。她们的行李早已由几个可靠的小太监搬运到了宫门处等候。行李很简单,只有几只箱子,里面大多是书籍、笔墨、一些换洗衣物和日常用度,以及她这些年积攒的俸禄和皇后额外赏赐的银两。真正值钱的东西,早已捐的捐,散的散了。
走出揽芷苑的院门,黛玉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回头望去。晨曦中,那座小小的宫院安静地矗立着,门楣上“揽芷”二字在阳光下闪着淡淡的金光。这里,是她避风的港湾,也是她修行的道场。她在这里哭过,笑过,彷徨过,也最终找到了自己。一丝淡淡的离愁,终于还是不可避免地涌上心头。但很快,她便将这丝情绪压了下去。离别,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她转过身,挺直脊背,迈着沉稳的步子,向着坤宁宫的方向走去。紫鹃和雪雁默默跟在她身后,主仆三人的身影,在长长的宫道上拉出三道纤细而坚定的影子。
通往坤宁宫的路,黛玉走过无数遍。但今日走起来,感觉却截然不同。脚下的青石板似乎格外平整,两旁朱红色的宫墙也似乎比往日更加巍峨肃穆。偶尔遇到一些早起当值的宫女太监,他们见到黛玉,都纷纷停下脚步,恭敬地行礼,眼神中带着好奇、羡慕,或许还有一丝惋惜。黛玉只是微微颔回礼,目不斜视,继续前行。她的心中一片澄澈,如同这秋日高远的天空。
来到坤宁宫门前,早有皇后身边得力的大宫女在此等候。“县主来了,娘娘正在里面等着您呢。”大宫女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语气格外恭敬。
“有劳姐姐通传。”黛玉微微福身。
走进坤宁宫正殿,一股熟悉的、温暖的檀香气息扑面而来。皇后今日并未端坐在正中的凤椅上,而是坐在窗下的一张暖榻上,正含笑看着她。
喜欢潇湘自立传请大家收藏:dududu潇湘自立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