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仪国初定
萧关向前八百里,伫立着一座巍峨恢弘的殿宇,此地便是仪国之所在。
一名老道游走八方之际,忽而听得远处殿宇内传出一阵鼓乐之声,正觉差异,回首望之,见百姓们跪地叩拜,神色肃穆,待乐声止住,方知由因。
仪国有一将领,年方十八,出身世家,祖上建功赫赫,名扬天下,曾有一童谣,名曰:蛟龙不为玉之敌,乘大风而踏云来。玉为其姓,名为子骁,字江眧,若问远处乐声为何而来,当问当世之英杰,玉子骁是也。
“此次关水一战,爱卿大获全胜,不仅俘敌四万,更替朕收复了先前割让给徐国的十五座城池,爱卿之功,朕着实欣慰,特封爱卿为凤裕候,赏金十万,马匹五千,绸缎三千匹,钦此。”
“凤裕候,陛下已在殿中等候多时,快领旨谢恩,面见陛下吧。”
“臣,谢陛下恩赏。”
玉之骁踏入崇霄宫之时,已换了一身常服,头发也已披下,一张巨大的羊皮地图前,萧青负手而立,未有觉察,玉之骁略走了两步,忽然觉得此举不妥,便退了一二步,声音微弱,却使萧青回身看去。
香炉中,一缕细烟飘出,萧青穿过烟雾而来,双手扶起玉子骁,见之笑道:“子骁何不命人通传?倒让朕平白成了失礼之人。”
“子骁考虑不周,陛下勿怪。”
“子骁风尘仆仆而,一路奔袭,立下汗马功劳,今日朕便为你举办庆功宴,让衆人都瞧瞧朕的凤裕候,是如何的勇猛睿智,百战百胜!”
“陛下所言,臣愧不敢当,为陛下出生入死,夺得宝地,是臣之大幸,臣已领受陛下天恩,如何配得上大摆宴席,还望陛下不要再费心于臣,臣实不敢受。”
“子骁盖世英雄,当得此赏,方才在殿宇之外,可见到什麽人?”
“。。。。。。”谈及此事,玉子骁的脸色顿时不如方才一般松快,他几乎是极力压制才将胸口的怒意压制下去,对萧青只说并未遇见,心里却仍飘着一股火气。
“既如此,太阳落山之时,再命人传召子骁,你与家人一别数月,不如早些归家,也好宽慰老母之心。”
“宽衣之时已经问过,臣既无事,何必归家?陛下若有烦心之事,可尽数告知于臣。”
“爱卿既然开口,朕心中确有一事,萧丞相向朕进言,说禹国有一有德有才之士,现居我太和馆驿之中,萧丞相提议封他为廷尉,然此人初入我大仪,尚未展示才能,贸然封官实有不妥之处。”
“陛下既然心存疑虑,何不等明日再试?也好探其虚实。”
“子骁所言,亦是朕心中所言,可。。。。丞相说此人及其倨傲,若是不被信任必然远走,到时我大仪便折损一名良臣。”
“陛下贵为天子,何必听一人所言,萧丞相心肠狭隘,未必真有洞若观火之能,陛下就不怕他心怀异心,借此良机,培养党羽吗?”
“丞相一心为国,故而向朕举荐良才,再者,丞相辅佐朕已有十年,朕七岁为质,丞相不辞辛劳,千里迢迢赶来,护下朕的性命,朕的心中甚是感激,罢了,子骁,你且退下吧,容朕好好想想。”
玉子骁踏出殿外,胸口莫名生闷,他走出几步,脚下忽然一顿,转头望向殿宇内那轻晃的纱帐。
“将军。”
“丞相大人。”
玉子骁看过去,脑袋却不曾低下半分,再看眼前之人,神色自若,波澜不惊,不仅不计较他的轻慢之举,反而轻笑着向他道贺。
“丞相大人与陛下相交甚厚,这麽多年也不曾改,当真是令人佩服。”
“将军不也是如此,朝中有权有势者甚多,可论起亲疏来,谁人比得上将军?”
“丞相知道就好。”
玉子骁略扫了一眼他,拱手而道:“本将还要面见陛下,不便多谈,先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