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千秋晏无师沈峤 > 第一章 仪国初定(第2页)

第一章 仪国初定(第2页)

“将军慢走。”

待他走远後,玉子骁又回头看了他一眼,每每遇见他,他总是一副云淡风轻,视若无物的样子,反而让他觉得虚僞,可陛下信任,对他从不生疑,玉子骁脑中闪过一个想法:难怪他对我如此怠慢,原来是倚仗着陛下的深恩厚德,陛下真是错信了此人,早晚有一天,我要让陛下看清此人的虚僞面目。

而此人并非旁人,便是朝中丞相——萧玉悲。

次日,陛下传召禹国人士,昨夜老臣上书,称此人虽为禹国人士,却是一个狡诈卑劣之徒,因此为主君所弃,他心怀愤懑,不使禹国灭国誓不罢休,对于这般不讲忠义之辈,陛下定要三思而後行。

老臣不知的是,正是他这番言论,才让萧青有了定要一见的想法,他想看看,也想知道,究竟是什麽样的狂悖之徒,胆敢放此豪言。

“传——禹国人士前来觐见。”

不过多时,那人便站在殿门正中,萧青神色凝滞,本以为此人是个阴鸷狠辣之徒,却不想神色清明,模样秀美,身姿挺拔,犹如仙人,不仅毫无傲气,反而有几分文人特有的气韵。

“臣,越临向陛下行礼。”

“越临?字为?”

“字书结。”

“你与丞相是如何认识的?”

“臣被主君所弃,四海皆知,无人再任用于臣,臣心中愤懑,于馆驿之中饮酒作歌,酒後失智,大放厥词,那时萧丞相正在馆驿,见此情形,便问臣之姓名。”

“纵然如此,能使丞相为之所动之人不多,你是如何得他赏识的?”

“臣身无分文,故而丞相将臣带回府邸,谈起当年,他曾拜读过臣的论策,称赞臣乃是有才有德之人,言辞恳切,对臣也是礼遇有加,臣本不想再奉他人为主,恐惹事端,可每每念起丞相之恩,便觉愧疚,臣不是不思图报之人,懂得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道理,此为一。”

“丞相所言陛下,乃是少有的明君,知人善用,一心为民,雄心壮志可吞四海,每日操劳,从不沉溺享乐,此言引起臣的好奇心,所以也想来看看,是否真如丞相所言,此为二。”

“臣背井离乡,平白受辱,臣之家人也遭人唾弃,为人不齿,臣的父亲吊于家中,母亲回到故乡,不与臣相认,主君昏聩无能,听信谗言,使臣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泼天之恨,断不能忘,此为三。”

“哦?如此说来,你愿为朕效力?”

“自然,臣想要的,只有陛下能给,臣之耻辱,纵观天下,只有陛下能平,臣愿肝脑涂地,一生效忠陛下,为陛下谋取大业。”

“越卿既愿追随于朕,实乃朕之大幸,传朕命令,封越临为廷尉,赏钱五千,特赐宅院一座。”

越临愣了一下,像是没反应过来,迟疑了几秒才叩首谢恩。

“臣,谢陛下赏识!此生必定鞠躬尽瘁,以报今日之恩。”

“平身,既是丞相所荐之人,朕定不能亏待于你,谢朕就免了,朕还有事,越卿退下吧。”

“陛下可是为了贺礼之事烦心?”

萧青眼珠一转,看向越临,似乎来了兴致。

“那徐国本是弹丸之地,也胆敢效仿昌平王,两百年前,祁国一家独大,昌平王睥睨四海,誓要夺天下之地,纵然天命使他半道而亡,可他在时,所拥有的领土远超他国,诸侯依附,纷纷送上贺礼,如今徐国不过是一只病猫,迟早沦为我大仪囊中之物,不思进取也罢了,此番狂悖之举无异于往伤口上撒盐。”

沉默片刻,越临低眉浅笑,擡起眼帘,说道:“陛下,那徐国陛下有勇无谋,气量狭小,我大仪以武立国,自然不惧,眼下虽然不是开战的最好时机,却是我大仪养精蓄锐,囤粮招兵的最好时机,待时机一到,必能一举拿下徐国,因此,臣想此次贺礼一事,陛下不妨送上一份,以表心意。”

“美玉衣锦不足为奇,稀世之宝又太过华贵,臣之所见,不如随意送之。”

萧青听後,面上并无波澜,却命人取来了一份他早已备好的‘大礼’,越临一见,与萧青四目相对,并重重的点了点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