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72章(二更)“朕那孩儿面容……
不觉过了几日,宫中传来消息,说是合卺宴已经筹备完毕。
国王心喜,正欲请三藏四衆赴宴,不期国师却道:“陛下,万望乞赦罪过,臣有一言啓奏。”
国王道:“国师请说。”
“臣晓得那三藏圣僧共三个徒儿,都是有本事的。那朱宝娥与王子八字相合,无甚影响,还能助他痊愈,早日苏醒。只剩下两个徒弟,孙行者与沙悟净,都是本事大,又性情凶燥的人物,恐冲撞了王子,有碍他身体康健。”
“国师所言甚是有理。”国王思忖着道,“正好,趁今日上殿,朕便留那朱宝娥,再打发那圣僧关文,教他们早早出城。待朕那孩儿痊愈,再送走朱宝娥也不迟,国师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国师道,“先送走他三衆,待殿下苏醒,若欢喜那朱宝娥,不妨留她。”
国王登时想到那宝娥的饭量,他就略略儿有些打寒噤,但思忖过後,他道:“只要朕这孩儿欢喜,留她十年百年也使得。”
言罢,他即刻命人去请三藏师徒。
待他四衆来了,他便提起倒换关文一事,另为他们备好盘缠,便令他们速速离开。
宝娥慌了道:“他们走了,留我一人怎的?陛下,我还要取经哩。”
“不急,不急。”国王依国师所言,“待合卺宴毕,就着人送你出城。届时是去是留,皆由你自己做主,可使得?”
宝娥唧哝:“你这个不知事的泼物,放他们走了,却教我在後头追赶,殊不知灵山就在眼前,路却忒不好走。待他们拿到经书,我还在喘吁吁地赶路,菩萨要骂我躲懒嘞。”
她口中突突囔囔念叨个不休,听得那国王面红耳赤,恨不得惩她。
但国师道:“无须担心,到时除却盘缠,另赠马儿一匹助你赶路,可好麽?”
“甚马儿?”宝娥道,“须得是好马呵。”
“是精粮饲养的良马。”
“不要,不要!”宝娥道,“那时节我走荒山,渡野河,却无精粮喂它,无端磋磨马儿,野草喂的马儿就使得。”
国王闻言,面有羞惭,又有钦佩。他道:“却是朕小看你等,来人呵。”
言罢,便有人从沙僧手中取来关文,用了印,押了花字,另取黄金丶白银,赠予三藏一等。
三藏忙道:“陛下,不可,不可!我出家人若是以富贵动心,千劫难修。”
“师父,收下罢。”行者乐呵呵道,“倘若届时悟妙要留下,就作喜钱。待取完经,再来看她,也多个走动处麽。”
气得宝娥乱跳道:“泼猴,莫胡嚷,平白枉栽我来!”
宝娥道:“师父,不瞒你说,如今我也有些造化了,不同于往日也。”
三藏却是愁眉皱眼,再三嘱咐:“悟妙,万不能以一时之乐,损这一路的修行。”
宝娥点点头道:“晓得,晓得!”
没奈何,三藏只得与剩下两个徒儿一同出城。
路上,他再三回头,与悟空道:“悟空,虽是救人为重,可果真要留她一人?这悟妙心性不坚,恐她陷在富贵乡里,不肯走哩。”
沙僧也道:“大师兄,委实有些草率了。”
行者不言语,直等到了驿中,他方才道:“师父,悟净,你们就在此用斋,也莫与我说话。不论那驿丞问什麽事,便含糊应着。”
沙僧问:“大师兄,这话怎的说?”
行者道:“那朝中恐有妖祟作怪,我老孙变作个蜜蜂儿,也好保悟妙无事也。”
三藏终于舒展眉头,与他嘱咐道:“悟空,万要小心。”
“师父,我晓得。”那行者拔根毫毛,变作个假身留在驿中,真身则变成蜜蜂儿,径往朝中去。
却说宝娥独身一人留在宫中,正四下张望,忽听得耳後嗡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