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113章事发
洪州稷城县,别院。
檐角铜铃偶被晚风拂动,发出两三声细微的响动,旋即又被浓重的寂静吞没。
睡眼惺忪起夜的小将刚脱下衣裳准备倒头大睡,看一眼内院的方向,心头却无端掠过一丝异样:
自打昨日午间席散,王爷揽着千娇百媚的庄夫人入内,便再未踏出房门半步。仆役们送水送食,皆被守在院门外的王府亲卫拦下,亲自转交,言道王爷与夫人不喜搅扰。
这本也寻常,王爷待庄夫人向来恩宠无度。
可不知缘何,这会儿他却眼皮直跳。
他奉命监视,虽不敢靠近,但整夜也有留意,如今细想,那院子的动静似乎太过安静了些,仿佛……人去楼空?
这个念头一起,他後背顿时出了一层冷汗。
昨夜的赛珍会,家主夏闽原本是不肯照常举行的。偏偏管着家里庶务的五爷不肯放弃到了眼前的金山银山,在听闻王爷不进城後坚持继续举行,只是千叮万嘱,要他格外留心这位王爷行踪。
这别院里也不止他一个眼线,故而昨日他并没有过分警惕,也只以为是同寻常一样,郡王爷只是爱同庄夫人耳鬓厮磨罢了。
再躺下去後,他就有些睡不着了。
好不容易熬到东方天际泛起一层鱼肚白,他咬了咬牙,佯作一副十万火急的模样,直直往内院去。
“烦请这位兄弟通禀一声,外头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要请王爷决断。”
守门的护卫看他一眼,表情却没有丝毫松动:“王爷同庄夫人在里头,没人敢打扰,你不要脑袋,我还要。”
他的语气仿佛很寻常,带着一股历来被王爷重视的优越感,可无论小将怎麽求,对方都不肯松口,甚至不愿意去问上一声。
皇家威严固然不可冒犯,可奉旨出行的郡王爷,当真能不顾忌外头的形势,心安理得地同爱妾居安一隅吗?
小将心中起了疑心。表面上,他叹了口气,嘱托护卫若是王爷起身了,麻烦他通禀一声,他立刻就过来。
实际上,他出了院子便直往宅门去,冷汗津津地匆匆牵了快马,翻身而上,猛抽一鞭,朝着淮州城方向绝尘而去。
他必须立刻告知家主,郡王怕是金蝉脱壳,昨夜已然入城。
而守门的护卫迟疑了一会儿功夫,也察觉出不对,派人打听後得知并没有人在府外禀报什麽急事,又遍寻方才那小将而不得,顿时眉头紧锁。他咬了咬牙,前去和亲卫统领禀报来龙去脉。
这几人是少数知道王爷行踪的人,统领在听到的一瞬间,立刻派人去查马厩的情形,得知果真少了一匹马,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不对劲,怕是出岔子了。”
他低喝一声,对下属吩咐道:“不能再等王爷的号令了,我们要立刻出发接应王爷,那些人手里,可是有家将和兵马的。”
而此时,距离小将离开,已经过了两盏茶的功夫了。
……
天光破晓,晨曦如碎金般洒在淮州城巍峨的城楼上,挂着骆家牌子的马车缓缓驶至城门。
守城的张校尉正打着哈欠伸懒腰,眼角馀光瞥见车沿悬挂的骆家徽记,认出正是昨日那位“顾家三爷”的马车。
他走上前,半是谄媚,半是纳奇地搭话:“顾三爷好兴致,这大清早的,是要出城往哪儿去?”
昨夜城中贵客多,上头早交代了,对于可疑的人都要仔细盘查。
这顾三爷固然有可靠的身份,可这等纨绔子弟起个t大早出城门,也算得上稀奇事了。
里头的人没理会他,显然没将他放在眼里。倒是车夫头也不擡地扬声道:“我家三爷说城里闷得慌,带着女眷去城外西山赏晨露荷花去。”
张校尉心中不屑:他听闻这顾三爷书都没读过几卷,哪有这麽高雅的情趣?
什麽赏花,依他看,是昨夜在秦楼楚馆厮混够了,带着相好的去寻个野趣罢了。
隔着半掩的帘子,他都能依稀瞧见里头的女子搔首弄姿地与他调情,没有半点良家女子的做派。心中摇头:这顾家还真是家风不严,竟由得子弟在外头如此胡混。
但面上却是笑吟吟地称赞风雅,他挥了挥手,还示意兵士放行:“去吧去吧,注意提醒你家三爷,别忘了宵禁前回城的规矩。”
马车轱辘碾过城门下的石板,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与迎面奔来的一匹快马擦身而过。
小将心急如焚,只匆匆给校尉出示了夏家的腰牌便快马进了城,丝毫未曾留意那辆看似寻常低调的马车,只一心往城内夏府赶去。
而此时的珍玩斋内,乱象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