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苏家三房早早吃了早餐,把肉抬出来院子里,村民们就陆陆续续搬着自家桌椅来帮忙了,一般村里做事互相帮忙不用给铜板的,一般是忙完给点肉菜,像苏家日子比较好了,肉菜会多点,再给些零嘴就差不多了。
来得最早的是苏家大房二房四房里正以及豆腐刘几家,没错,豆腐刘家知道小馨宝家摆宴席,都没去出摊也没做豆腐了,全家来帮忙。
一堆小孩子就招待小孩子去吃早饭,今天是苏家的大好事,几个上学堂都跟夫子请假一天。
苏穆凡带着小弟们招待来吃席的小孩子们,大点的堂哥们吃了早饭就帮忙做点轻松的活儿,像择菜烧火都是可以的。
早饭像馒头肉包子烙饼子就摆在桌子上,像粥就在院子里的锅里,盖着盖子,自己去拿碗筷能吃多少装多少。
村民们看着早饭都这么丰盛,还有粥呢,还闻到了肉味,天呐,连粥都这么多肉,平时谁家做事的早饭不是白粥二合面馒头。就苏家的,不止有肉包子,还有肉粥,连饼子都加了鸡蛋,个个吃的狼吞虎咽的,一顿早饭做得比他们家的晚饭还要好。
两刻钟后,大人基本都吃得肚子溜圆了,男人们拿起肉类就开始忙,妇人们则和面做馒头,洗菜等。
大鱼就骨肉分离,肉切薄片,切好的李氏和赵氏就端去腌制,骨头和鱼头也腌制起来。
猪肉,有肥有瘦的一部分切大块,做红烧肉,猪蹄先整理出来,用黄豆一起炖汤,排骨就清蒸,棒骨大骨那些就做个酱骨头,猪下水猪头猪肠等昨天下午就整理出来做了卤味。
鸭子就剁一块块的,做个简单的土豆块辣鸭子。
鸡也是切块,就做个蘑菇炖鸡肉。
小鱼昨天下午就清理干净做了炸鱼了。
青菜需要的不多,村民们来吃席的基本就盯着肉菜的,一桌有一个青菜就行了。
到巳时,陆陆续续的就有村外之人来了。
这会苏大根、李氏和几个儿子儿媳就要出来迎接宾客了,不过赵氏和杨氏接到自家娘家,唠嗑了一会,就去灶屋帮忙了,特别是赵氏,有好几个大菜都得她掌勺才行,除了李氏和她,其他人可不会,杨氏和沈静姝对厨艺并不太在行,顶多做点简单的以及糕点。
很多送了大礼,一看不是县里就是镇上的豪门,这看得苏大根和李氏心里眼睛直瞪,表面却是云淡风轻的,这让来的这些人不由高看一眼。
昨晚亲家母就和他们说了,不管认不认识的送的礼都接着,记录好,然后下次好回礼,这一听他们也明白了大概,礼尚往来嘛。
他们也知道有的富裕人家的人心气比较高,送出去的礼如果不收,会觉得人家是嫌弃礼物,是会生气的。与其到时闹不好看,还不如一一收下,记录起来,后面再回礼。这样谁也不得罪。
“县令到,绫罗绸缎十匹,白银五十两。”
“知府到,绫罗绸缎十匹,白银百两,芙蓉酒一坛。”
县令会来,他们两口子猜到了,可谁告诉他们知府怎么也来了?
“这二位就是苏子轩学子的爹和娘吧,本官今日不请自来,还望二位不怪。”知府来到苏大根和李氏面前说道。
苏大根李氏也是见过好几个大官儿的人了,这会并没有多紧张。
“不怪不怪,草民见过知府大人,欢迎欢迎,您来是我们家的荣幸。”苏大根说完准备向知府行礼,知府眼疾手快的扶住了,他可不敢让沈国公的亲家,静姝郡主的公爹,安国郡主的爷爷,给他行礼。
“这位就是安国郡主了吧,下官见过安国郡主。”知府向向苏馨宁行了个礼。
“知府大人有礼了。”苏馨宁向知府微微弯腰行了半个礼。
“知府大人,县令大人,来,进院里坐一会。”苏大根把知府和县令带到主桌坐好。
“知府大人,县令大人,这是自家做的一些小零嘴,您们尝尝看,草民这会先出去迎接宾客,一会来和您们唠嗑唠嗑。”
“好,你先去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