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店开业
酥山小集要开分店的事情,比预想中还要顺利。
开业前几日,本店的点心包装里,便附上了一张精心绘制的彩笺,上面不仅标注了分店的位置,还明确写着开业前三日,所有点心一律半价。
且前五十位顾客,无论购买多少,皆赠送一盒新店特制的碧涧豆儿糕。
这糕点是裴清梧根据古方与现代口味改良的,用艾草汁调米粉做皮,馅料是加了核桃碎的豆沙,七层叠出,本是打算作为分店的招牌之一,如今拿来引流,效果奇佳。
开业当天,天还未大亮,西市新赁下的铺面“酥山小集·西市分店”门前,便已聚拢了不少闻讯而来的街坊和熟客。
崭新的青布招子在晨风中轻轻晃动,门楣上挂着红绸扎成的团花,一派喜庆气象。
五娘和于意一早便到了,穿着裴清梧特意为她们定制的襦裙,五娘是杏子黄,于意是湖水绿,衬得两个小姑娘愈发娇俏精神。
两人身後,是采春阁的掌柜夫妇。
男人姓周,三十上下,模样都透着一股憨厚老实劲,负责迎来送往丶收钱算账,他妻子姓刘,帮着在後厨照看火候丶打理杂事。
“吉时到——开张迎客!”
随着周掌柜一声清亮的吆喝,挡在门口的屏风被撤去,露出了店内明亮整洁的堂食区和陈列着各色点心的柜台。
早已等候多时的客人们顿时涌了进去。
“哟,这铺子亮堂!点心看着也水灵!”
“半价!真是半价!快,给我来两盒芝麻糕,一盒玉絮糕!”
“还有赠品吗?那碧涧豆儿糕可还有?”
柜台前瞬间挤满了人,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五娘和于意站在柜台後,一个手脚麻利地打包点心,一个清脆地报着点心名目和价格,虽忙得额头见汗,脸上却洋溢着激动和兴奋的笑容。
周掌柜在一旁打着算盘,收钱找零,有条不紊。
刘娘子则不时从後厨端出刚出炉的点心,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裴清梧带着顾恒丶茜桃等人也来帮忙照应。
顾恒被安排在门口维持秩序,顺便派发一些用彩纸包好的丶试吃小块点心,吸引过往行人。
他身量高,模样又俊,虽然还有些不好意思,但态度诚恳,倒是引得不少大婶丶小姑娘愿意驻足。
茜桃则穿梭在堂食的客人之间,提着茶壶,为等待的客人添上免费的薄荷饮子,笑容甜美,嘴又甜,哄得客人们眉开眼笑。
“裴东家,你这分店一开,咱们西市的街坊可是有口福了!”
一位相熟的老主顾笑着对裴清梧道:“你这二位徒弟的手艺啊,尽得你真传,这碧涧豆儿糕,清甜不腻,好吃!”
裴清梧笑着回应:“您过奖了,她们还年轻,往後还得靠各位邻里多多帮衬。”
店内人声鼎沸,柜台上的点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铜钱叮叮当当地落入钱匣,气氛热烈得夏日的天气。
更有那得了赠品碧涧豆儿糕丶又尝了半价点心的客人,觉得实惠又美味,出门便忍不住向相熟的人宣扬,引得更多人好奇前来。
到了午间,人流丝毫未减,反而因着市集上人越来越多,更加拥挤。
後厨里,五娘和于意几乎没停过手,和面丶调馅丶上笼丶出竈……额发都被汗水打湿,贴在脸颊上,却也顾不上擦。
刘娘子在一旁帮着,看着两个小姑娘虽忙不乱,配合默契,眼中也流露出赞许之色。
“师父,”五娘趁着间隙,擡头看到裴清梧过来查看,眼睛亮晶晶的,带着点小骄傲,又有些忐忑:“您看……还行吗?”
裴清梧看着眼前这火热的场面,心中亦是欣慰无比。
她拿出帕子,替五娘擦了擦额角的汗,柔声道:“何止是还行,是太好了。你们做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于意也擡起头,虽然累,但眼神坚定:“师父放心,我们一定把这家店看好。”
看着两个徒弟迅速成长丶独当一面的模样,裴清梧恍然间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慨。
她拍了拍两人的肩膀,鼓励道:“坚持下去,以後啊,说不定你们会做得比师父更好。”
忙碌的一天直至日落西山,市鼓敲响,才渐渐平息下来。
送走最後一位客人,五娘和于意几乎是瘫坐在了椅子上,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了。
周掌柜夫妇还在忙着清点账目,收拾铺面。
顾恒等帮着将店里收拾整齐,裴清梧则去了後厨,亲自下厨,做了几碗鸡丝馎饦,又切了一盘卤牛肉。
“都累坏了吧,先吃点东西。”
裴清梧将食物端上来,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五娘看着那碗馎饦,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师父……”
“傻丫头,累了一天,快吃。”裴清梧笑着打断她:“今日开业大吉,咱们算是打了个漂亮的头阵,往後,这西市分店,就真正交给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