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赞礼官的高声唱和下,新人行“三拜”之礼。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因双方父母皆不在,便设虚位以敬之。
三是夫妻对拜。
当石大勇与锦娘相对躬身行礼时,围观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拜堂後,便是“却扇”礼。
衆人起哄,要求新郎作“却扇诗”。
石大勇是个粗人,哪里会作诗,憋得满脸通红,在傧相的悄悄提示下,才磕磕巴巴地念出早已准备好的诗句。
“仙娥坠玉珥,新妆上翠楼。幸得吹箫伴,共驾彩云游。”
诗虽寻常,但情意真挚。
念罢,锦娘在女眷们的轻笑中,缓缓移开了遮面的团扇,露出了那张经过精心妆扮丶艳若桃李的面容。
她含羞带怯地擡眼看了石大勇一眼,旋即又飞快地低下头去,脸颊绯红,更添娇媚。
石大勇看得呆了,直到周围响起善意的哄笑,才回过神来,傻笑着挠了挠头。
接下来便是热闹的“撒帐”环节。
五娘丶于意等未婚女子,手捧装有金银钱币和干果——分别为红枣丶花生丶桂圆丶莲子,寓意早生贵子,丶以及糖果的竹篮,笑着将篮中之物撒向坐在婚床上的新人以及围观的宾客孩童。
“撒帐东,芙蓉帐暖度春宵!”
“撒帐西,鸾凤和鸣百世依!”
“……”
孩子们嬉笑着争抢糖果铜钱,大人们则说着吉祥话,整个青庐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撒帐後,由刘娘子主持“合髻”之礼。
她分别从石大勇和锦娘头上剪下一小缕头发,用红线仔细地缠绕在一起,结成合髻,放入一个精致的锦囊中,交给锦娘收好。
此举象征夫妻二人血脉相融,结发同心,永不离弃。
隆重的仪式暂告段落,丰盛的婚宴随即开始。
院内摆开了十数张桌子,座无虚席。
裴清梧带着五娘丶于意丶茜桃等人准备的菜肴流水般端上,鸡鸭鱼肉,时鲜蔬果,应有尽有。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三样寓意吉祥的喜点——福字酥丶同心结绿豆糕丶柿子形酥饼,造型别致,味道香甜,备受宾客好评。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高涨。
按照习俗,开始了“戏妇”和“弄女婿”的环节。
宾客们,尤其是年轻人和同辈友人,纷纷上前,善意地打趣丶调侃新人,或出些无伤大雅的小题目为难他们,引得哄堂大笑。
石大勇被灌了不少酒,脸膛通红,却始终乐呵呵的。
锦娘则被女眷们护着,羞得擡不起头,嘴角却一直噙着幸福的笑意。
裴清梧作为主家,周旋于宾客之间,招呼应酬,得体大方。
顾恒则忙前忙後,照应着酒水和席面,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追随着那抹忙碌的倩影。
每当与裴清梧视线相遇,他便像受惊的小鹿般慌忙移开,心跳失序,只觉得这满院的热闹与喜庆,似乎都因她昨夜那个轻吻和那句“心动之人”而变得不同。
直忙到夜幕降临,宾客渐散,喧闹了一整天的小院才渐渐安静下来。
新房里,红烛高烧,满室温馨。
念慈和明义已被银岚哄睡。石大勇与锦娘在经历了这一整天的繁琐礼仪与热闹喧嚣後,终于得以独处。
银岚端来合卺酒,笑着说了一番祝福的话,便体贴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房门。
屋内,只剩下彼此。
红烛噼啪作响,二人共饮合卺酒,手臂相交,目光缠绵,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
裴清梧等,也回到铺子预备休息。
“东家有心,这般精心操办,今日的婚宴可真热闹。”茜桃回味着方才的一幕幕,只觉那股喜庆,到现在都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