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应随笑,他想到了方忆,主动替她打广告,“明年夏天你们有空的话,我真心邀请你们带家属到我老家聚聚。我们镇上有个葡萄园,前阵子老板请我设计了接待中心,建成之后欢迎你们来检验一下,到时所有费用我全包。”
大家都说好,约定明年夏天这个活动必须组织到位。
室友又关心他的个人感情状况:“序冬一结婚,我们寝室就剩下你了。你也得抓紧抓紧,别落后我们太多。”
应随眼前不由自主浮现方忆那张脸,他没察觉到自己在想到她时面上不由自主展露出来的柔情和笑意,反而是室友火眼精金,调侃:“有情况了?”
应随回过神,言不由衷:“没有。”
“那应该也有正在接触的对象了,刚才真该把你的表情拍下来让你自己看看,你要继续否认,我们可不信。”
应随碰了一张牌,他承认:“是对一个人有好感。”
室友积极指导:“那你就去追。”
应随没说话。
室友说:“岁月是把杀猪刀,你看咱们寝室六个人,人到中年,秃的秃,福的福,就你还保持身材,刚才你进来,跟我们都不像同龄人。难怪序冬不找你当伴郎,有你这么一位伴郎,他这个新郎被衬得黯然无光。你以前在大学时就受欢迎,有这张脸这身材,还有你追不到的女人?”
这话玩笑成分居多,应随并不当真,他只是想到出之前汪筱绿那句抢风头,笑:“我可抢不了新郎的风头。”
他如果只是想玩玩,或许在第一次和方忆视线勾出火花的时候就在一起了,但他对露水情缘并不感兴趣。
今晚应随手气不错,赢了点钱,他打到零点就下桌,对室友们解释昨晚只睡了四个小时,室友们便没强迫他通宵。
第二天参加完婚礼,应随并不急,他等方忆的电话。
方忆昨晚直接回了爸妈家,将两只乌鸡和农家菜交给方哲,上午打完网球回来,喝上她爸炖的鲜的掉眉毛的虫草花乌鸡汤。
她从八月以来时不时在应随家吃饭,对农家菜适应良好,倒是方哲和胡斯容赞不绝口,胡斯容说:“人活着就该吃这种绿色无污染的食品,等你把农场办起来,以后咱家就不在市买菜了。你那农场准备什么时候动工?”
方忆慢慢喝着汤,她说:“一件事一件事筹备吧,我缺人,快忙不过来了。妈,要不你重新回来管园林工程上的事?”
胡斯容拒绝:“我现在可没有干劲了,工作了大半辈子,我得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下个月我和你爸计划去沙特旅行。你缺人就招,江城两千万常住人口,还怕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吗?”
方忆想想也是,她得加快招人的进程,打趣:“你们现在可真够潇洒的,这么长时间了,也不去葡萄园看看?”
“现在去有什么可看的,等你把接待中心修好,面貌改善一新,我们再去。”
方忆想到一个主意:“你们毕业多少年了?我爸当年怎么说也是一班干部,组织一下同学聚会,带大家去葡萄园玩。费用全免了,我来给你们策划活动,让你们涨涨面子。”
方哲看透她的心思,他笑:“我看你是把这些叔叔阿姨都当成潜在客户了,他们的消费力可不低。”
方忆没有否认,她昨天在农家乐买乌鸡的时候就想到了,以后她的农场也得喂喂走地鸡活水鸭什么的,再弄个真空的保鲜包装,还可以走网上物流渠道,爸妈这些老同学现在基本都领着比平均工资高几倍的退休金,他们的圈子也不小,是她一部分珍贵的资源,她前期投入完全舍得。
一家三口吃完午餐,方忆回了趟自己住的家,她收拾好一些保暖装备带上,给应随打电话,叫他婚宴酒店的定位,隔了一个小时,她抵达酒店,在停车场停好车后,告诉他,她到了。
应随正好和也准备离开的室友一起到停车场,室友看到方忆,给了应随一个眼神,这就是你有好感的那个女人?
虽然大家这些年没什么交集,不过大学期间朝夕相处,彼此足够了解,应随看懂对方的眼神,给了他一个不要多话的表情。
他上了车,方忆问他:“刚才你们打什么眼神官司呢?”
第28章
应随根本不接她这话,他问她:“方便的话,能去一趟附近的商场吗?我想给外婆和我妈买两套衣服。”
方忆自然答应,她对这一片不熟,探身点开车载导航进行搜索。
她人没有靠近,香气已经抵达应随的呼吸,不是车里清淡的味道,而是她身上细腻馥郁却又不会让人感到媚俗的香,他望着她白皙修长的手指在屏幕上熟练输入,像是按在他心上,让他无法自控悸动。
方忆选了距离酒店十公里的一个购物中心,等待应随的时间里,为了吹暖气,车子没有熄火,正要开出停车位,一辆保时捷驶了过来,保时捷开着前窗,路过时,方忆看见驾驶室的男人就是刚才和应随一起出来的那一位,虽然从外表来看,对方与应随仿佛不是同一个年龄阶段,但他俩能熟悉地用眼神交流,方忆可以肯定他们大学住一个宿舍。
到了三十岁,和他同宿舍的人已经开上豪车,想必事业展得不错,已经是公司有话语权的管理层。应随本来也应该和他的室友拥有相同的人生轨迹,至少从他展现出来的专业能力来看,若是留在设计事务所,方忆判断他现在也混得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可应随偏偏做出回老家的选择,不过短短几年,只从社会地位与经济条件对比,他落后他们许多,这次见面,他是否能够自洽?
方忆不由转头看向应随,没想到他也正在看她,毫无征兆的对视使得两人不约而同愣了一下,方忆先收回目光,她跟上他同学的车,若无其事问他:“参加室友婚礼有什么感想吗?”
应随读懂她刚才眼神里的探究,对于室友们和他拉开差距的局面,他即使不来江城也一清二楚。方忆和他第一次见面那天,同村邻居谢叔搭他便车时惋惜他没有留在大城市展,他说现在这样也挺好,并非违心话。应随是个知足的人,事实上,他对他当下的生活很满意,应红碧身体健康,应珍的病情控制得很好,已经三年多没有作,而他每天虽然奔波了一点,但多劳多得,他觉得这样的日子也很好,他心里挺踏实的。
“我由衷为他和他老婆感到高兴,他们是高中同学,上大学后谈了五年,后来因为种种矛盾分开了很长时间,去年春节才复合,他俩能修成正果,很不容易。”
方忆停车的时间不过半小时,电子栏杆自动放行,她笑:“前半段听起来也像你和你前女友的故事。”
应随:“……”
“你前女友结婚了吗?”方忆顺口问。
“我没有听说她结婚的消息,应该还没有。”应随说,倒不是他对前任的动向保持关注,他们有一部分共同朋友,总有人会将消息传到他耳里。他现在也算对方忆有一定了解,知道若是他等着她接话,她说不定会故意调侃他,他不给她开玩笑的余地,“我和她没有复合的可能。”
方忆之前问过他和前任分手的原因,显然对方和应随的人生追求不同,她有基本分寸,才不会磕碜他,他居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她乐:“我知道,你们追求不一致,如果把结婚当成一个项目,你们没有共同的目标,当然不可能在一起共事。你误会我了吧?”
应随的确误会她了,他说:“抱歉。”
方忆笑出声来:“没事,我度量大,不和你计较。”
“谢谢。”
“不客气。”
两人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礼貌而心情愉悦起来。
到了商场,应随目标准确,应红碧节约惯了,老太太从不会主动给自己添置衣服,应珍则是没有购物的能力,一直以来,她们的衣服都是应随买的,应随很了解她们穿什么型号,方忆替他参考了一下款式,没费什么时间就将钱花出去。
方忆问他:“你不给自己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