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朱”姓显得沉稳,“静”字更是名副其实。这个名字给人一种安谧、可靠的感觉,像深夜书桌上的一盏暖灯。
【年龄、学历与专业的推断】
从表姐之前的信息和她们的言谈中,陈武桢推断:朱静应该比自己大一两岁,显得更成熟稳重,可能在为人处世上更有经验。苏晴则小自己两三岁,还保留着更多校园般的直率与活力。
谈到专业,苏晴在工程管理部做资料,接触的是施工、图纸等实务,性格外向或许正合适。朱静在财务部,工作需要严谨细致,与她的性格也很匹配。陈武桢暗自觉得,从职业相关性上看,自己和苏晴似乎更有共同语言;但从性格互补的角度看,朱静的沉稳或许能平衡自己的内向和犹豫。
席间,苏晴热情地用公筷给陈武桢夹了一大片毛肚:“来来来,尝尝这个,这家店的招牌!要趁热吃!”
陈武桢连忙道谢,心里却一紧。他看着碗里来自公共汤锅的食物,那个关于乙肝病毒的隐忧又不合时宜地冒了出来。他犹豫了一瞬,但看到苏晴期待的眼神,还是硬着头皮吃了下去,味道确实很好,但心里那份细微的愧疚感却让美味打了折扣。
还有一次,陈武桢想捞一块豆腐,结果用力过猛,豆腐碎在了汤里,溅起几点油星,差点弄到衣服上。他顿时脸一红。
苏晴立刻笑起来:“哎呀,小陈同学,用漏勺要温柔点嘛!你看朱姐,人家那才叫稳当。”
朱静则微笑着递过一张纸巾:“没关系,这豆腐是挺嫩的,容易碎。用勺子舀汤里的也好吃。”
这顿火锅,对陈武桢来说,是一次信息量巨大的体验。他的大脑像一台高运转的扫描仪,不断捕捉、分析、对比着眼前的两个女孩。她们一个如夏日晴空,热烈直接;一个如秋夜月光,温柔静谧。他无法立刻判断哪一种更吸引他,或者说,哪一种更适合他。他只知道,这场偏离常规的相亲,已经在他沉寂已久的心湖里,投下了两颗风格迥异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缓缓扩散。而他,只能在这氤氲的火锅蒸汽里,继续着这场外表平静、内心却波澜起伏的观察与品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火锅的热气氤氲上升,模糊了彼此的轮廓,却也仿佛让某些感觉变得更加清晰。在杯盘交错和随意的闲聊中,陈武桢心底那杆无形的秤,在反复掂量后,开始朝着一个方向,极其缓慢却又难以逆转地倾斜了。
起初,他还在努力维持着一种客观的、近乎冷酷的比较。朱静的沉稳、周到,无疑是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她像一杯温度适宜的清茶,不烫不冷,恰到好处,是传统观念里“宜室宜家”的典范。和她在一起,或许会少很多波澜,生活能平稳顺遂。但陈武桢隐约觉得,那种过分的稳妥,对于刚刚从一场情感风暴中挣扎出来的他来说,似乎缺少了一点能点燃什么的活力。
而苏晴,恰恰是那簇跳动的火焰。
他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被她吸引。他注意到她大笑时,不仅眼睛弯成月牙,右边脸颊还会出现一个浅浅的、不易察觉的梨涡,为她明艳的笑容增添了几分娇憨。他注意到她吃到喜欢的麻辣牛肉时,会满足地微微眯起眼,像一只被顺毛的猫咪,流露出毫不设防的愉悦。她还会有一些小动作,比如争论哪种蘸料最好吃时,会无意识地用筷子轻轻敲击碗边,带着点不依不饶的娇嗔。这些鲜活生动的细节,像一颗颗小石子,投入陈武桢沉寂的心湖,激起圈圈涟漪。
朱静很好,但她的好,像一幅装裱精美的画,可以欣赏,却少了走进画中的冲动。而苏晴的好,是流动的,带着声音、温度和气息,扑面而来,让他无法忽视,甚至…开始有些享受这种被她的活力所包围的感觉。他现自己竟然开始期待她下一个爽朗的笑声,期待她下一个突如其来的、带着点小刁难的问题。
唯独有一处,成了他观察的盲区,也成了他内心一种莫名的执念——苏晴的耳朵。
她那一头烫染过的长卷,蓬松而富有弹性,几乎将她的双耳完全遮盖住了,只在偶尔她大幅度转头或伸手将头别到耳后时,才能惊鸿一瞥地看到一点点耳廓的轮廓,却根本看不真切。
这个被头严密守护着的“秘密”,不知怎的,竟让陈武桢有些在意起来。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那些尘封的、他曾翻阅过的面相书籍。那些泛黄书页上的话,夹杂着对柳晴雯的记忆,幽幽地浮上心头:
“贵人有贵眼,无贵耳不奇。”
“双耳贴脑,福气自到。”
“耳门宽大,聪明豁达;耳垂厚润,福泽绵长。”
“娶妻娶德,观耳可观其福分之二三……”
这些玄而又玄的说法,曾经被他奉为圭臬。在他心里,柳晴雯便是那面相上的“模板”——五官端正,眉清目秀,尤其是那对耳朵,轮廓分明,耳垂饱满,真正是所谓的“有福之相”、“旺夫之相”。他曾无数次在脑海中描摹那完美的侧影,将那视作他未来幸福生活的某种保证。然而,现实无情地嘲弄了他——再“旺夫”的相,旺的也不是他陈武桢的夫。
想到这里,他心里泛起一丝苦涩的自嘲。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想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可是,目光再次落到苏晴那被卷遮掩的耳际时,那股探究的欲望反而更强烈了。他试图从她暴露在外的其他特征来“推断”:她的额头光洁饱满,显示聪明;眉眼生动有神,主性情活泼;鼻梁挺直,象征有主见……这些都是好的。可那对看不见的耳朵呢?它们是否“贴脑”?是否“厚润”?是否符合那些古书里定义的“福相”?
这种想法让他觉得自己有些可笑,甚至迷信。但或许,这只是他内心不确定感的一种投射。因为苏晴是如此的鲜活、真实,甚至带着点“不可控”的泼辣,这与他潜意识里那种寻求“安稳”、“有福”保障的传统婚恋观,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冲突。他想找到一个确凿的“证据”,来安抚自己那颗因为动心而再次变得忐忑不安的心。或者说,他想验证,这个吸引了他的女孩,是否在那些陈旧的条条框框里,也能拿到“高分”,从而让他这份刚刚萌芽的好感,变得更加“理直气壮”一些。
然而,那顽皮的卷总是恰到好处地遮挡着关键信息,仿佛在跟他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这若隐若现的未知,反而为苏晴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让她不像朱静那样,一切优点都平稳地展现在外,让人一览无余。
这顿火锅吃到最后,陈武桢的心思,倒有一半从食物的味道,转移到了对苏晴那对“藏在深闺”的耳朵的执着想象上。之前的比较和权衡似乎有了结果,一种朦胧的、倾向于苏晴的预感,在他心里慢慢成形。只是这份好感,还差最后一块拼图——那对看不见的耳朵,以及它们所象征的、在他陈旧观念里关于“福气”的最终认证。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走出火锅店,夜晚的空气清新冷冽。陈武桢看着走在前方、正和朱静笑着说些什么的苏晴,夜风吹起她几缕丝,那若隐若现的耳廓轮廓,再次挑动了他的心弦。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开始不一样了。而关于“福相”的执念,在苏晴鲜活的生命力面前,似乎也正慢慢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喜欢细雨微风请大家收藏:dududu细雨微风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