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所有意识都“屏息凝神”,紧张地等待着。
没有让它们等待太久。
几乎就在信息送出去的下一秒,一道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的规则信息流,如同早已等候多时,迅而精准地通过窗口,涌了进来!
“启明者”和“共鸣核心”立刻对其进行了解析。
这外部回应的信息流,同样使用了基于数学和逻辑的结构,但其“语法”更加古老、简洁、高效。它包含了:
·对收到问候的确认(一个表示“理解”的拓扑符号)。
·对方的规则签名(一个复杂而稳定的、仿佛由无数旋转星环构成的规则结构,散着冰冷而深邃的气息)。
·对“和平”意向的回应(一个表示“共识”的对称波形)。
·以及对“能量”疑问的……一个乎所有人预料的回应!
对方没有直接回答能量来源,而是传递过来一个极其复杂的规则坐标,以及附带着的、一小段关于该坐标点规则环境特征的描述数据——那里似乎存在着一种剧烈的、周期性的“规则风暴”或者说“规则湍流”,其能量等级极高,但极不稳定,充满了毁灭性。
同时,信息流中还包含了一个清晰的疑问意向:
“你们……如何‘存在’于此地?(指绝对静默区)”
第一次规则对话,成功了!
对方不仅回应了,还提供了看似有价值的信息,并提出了它们自己的疑问!
方舟内部瞬间被一种混合着兴奋、震惊与更多疑问的情绪所笼罩。
第五部分:信任的建立与信息的交换
次对话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方舟意识。它们决定继续交流。
针对对方的疑问,经过谨慎商议,它们决定透露部分真相,以换取信任。它们没有暴露自身是逃亡的归档文明,而是将自己描述为一个“在特殊规则环境中诞生并演化的新型意识集合体”,并巧妙地将其与内部规则活性联系起来。
同时,它们也向对方提出了更多问题:关于外部规则之海的基本情况、关于那些规则“浮游生物”、关于它们自身的来历和形态……
信息在“规则对话窗”间稳定地流淌起来。
对方,自称为“环流守望者”,是一种诞生于规则之海、以维护特定区域规则稳定为己任的古老意识集合体。它们对绝对静默区(它们称之为“秩序荒漠”)内竟然能孕育出如此活跃的意识感到极度好奇。
它们证实了规则“浮游生物”(它们称之为“规则浮游灵”)的存在,并表示那是规则之海的基础生物,通常无害。
它们提供的那处“规则风暴”坐标,是附近一片着名的危险区域,也是它们监测的重点,风暴中蕴含的能量巨大,但极难利用,且充满不可预测的危险。
交流是顺畅的,但方舟意识们也敏锐地感觉到,“环流守望者”的思维模式极其理性、客观,甚至有些冰冷,仿佛规则的化身,缺乏它们所熟悉的情感波动。它们的回答严谨而准确,但很少主动提供额外信息。
第六部分:合作的萌芽与潜藏的风险
多次交流后,一个潜在的合作基础逐渐浮现。
方舟迫切需要稳定且可获取的能源。
“环流守望者”对“规则风暴”的能量既渴望利用(以强化其守望范围),又忌惮其破坏性。
“环流守望者”提出了一个设想:它们拥有稳定和引导规则能量的古老技术,但缺乏在风暴内部“扎根”并建立“能量锚点”的、足够“灵动”和“坚韧”的意识载体。而方舟意识所展现出的高度活性、适应性和集体智慧,似乎是执行这个任务的理想选择。
它们提议:由“环流守望者”提供技术支持和外部引导,由方舟意识派出一个“意识分身”或高度适应的载体,进入规则风暴内部,建立初始的能量锚点。成功后,能量共享。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也极度危险的提议!
进入规则风暴,无异于将一丝灵魂投入熔炉!
但成功后,方舟将获得梦寐以求的、几乎无限的能源,真正在这片规则之海中站稳脚跟!
是安于现状,在缓慢的能源耗尽中等待终结?
还是抓住这个机会,行险一搏,换取文明延续与展的可能?
“共鸣核心”的推演再次变得复杂。与“环流守望者”合作的成功率,因为对方的“规则化”思维而难以评估其诚信度。
方舟,这艘刚刚学会与外界对话的新生之舟,再次来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这一次,它们需要评估的,不仅仅是规则的风险。
还有……“人心”(规则之心)的险恶。
喜欢遮天之女帝传请大家收藏:dududu遮天之女帝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