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二的秋意漫过梧桐大道时,郁氏集团的全球市值报告恰好刷新了行业纪录。
财经频道的早间新闻里,主播用恭敬的语气播报着“郁氏控股连续八个季度营收翻倍,业务版图覆盖新能源、生物科技、高端制造三大核心领域,创始人之女郁玖鸢以o岁之龄坐稳全球最年轻跨国集团掌权人宝座”。
而这位话题中心的大小姐,正坐在圣樱学生会办公室里,指尖划过平板电脑上的文件,神情平静得仿佛在处理一份普通的课程作业。
办公室的落地窗外是金黄的银杏林,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她身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
她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黑色西装裤,长松松地挽成一个低马尾,露出纤细白皙的脖颈,鼻梁上架着一副细框金丝眼镜,平添了几分书卷气。
若不是桌角那部加密卫星电话每隔十分钟就会震动一次,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看起来温婉无害的学生会会长,正手握一个商业帝国的命脉。
“会长,这是下周校园文化节的最终方案,您过目。”
学生会组织部部长递上一份打印好的文件,语气带着显而易见的敬畏。
郁玖鸢头也没抬,接过文件快翻阅,指尖在某一页停顿。
“嘉宾邀请名单里,把国内顶尖交响乐团的名额换成元氏生物的科研团队,主题论坛增加‘青少年生物科技创新’板块。”
她的声音清淡,却带着不容置喙的权威。
“另外,预算分配里宣传费用削减o,追加到校园公益基金里,用于资助贫困生的科研项目。”
“可是……元氏生物的科研团队向来不参加校园活动,而且交响乐团的档期已经敲定了……”部长有些犹豫。
“元絮会协调。”郁玖鸢抬眸,镜片后的眼神平静无波,却让部长瞬间噤声。
“至于交响乐团,让外联部去沟通,就说郁氏愿意赞助他们下一季的全国巡演。”
短短一句话,既解决了难题,又不动声色地为元絮的科研团队提供了曝光机会,还顺便用郁氏的资源为学生会铺路。
这样的运筹帷幄,早已是郁玖鸢的日常。
自大二开学,她便对学生会的工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将原本偏向文体活动的组织方向,调整为“学术实践+公益服务+校企合作”三位一体的模式。
不仅让圣樱学生会的影响力辐射到全国高校,更借着合作的契机,为郁氏的人才储备和项目推广埋下了伏笔。
加密电话再次震动,屏幕上跳出“容笙寒”的名字。
郁玖鸢按下接听键,语气瞬间柔和下来,带着恰到好处的慵懒:“喂?”
“在忙什么?”
电话那头传来容笙寒温润的声音,背景里隐约有直升机的轰鸣声。
“我刚结束欧洲的项目谈判,现在在机场,准备回学校。”
“在看文化节的方案。”
郁玖鸢轻笑一声,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你那边顺利吗?听说东欧的合作方很难搞。”
“再难搞,也抵不过郁大小姐给的谈判策略。”
容笙寒的声音里带着笑意。
“按照你拟定的方案,不仅拿下了独家代理权,还压低了o的成本。为了感谢你,晚上带你去吃城南那家新开的私厨?”
“恐怕不行哦。”
郁玖鸢语气带着歉意,眼底却没有丝毫遗憾。
“晚上要和谢哲成核对郁氏与谢氏集团的跨境并购合同,他那个人你知道的,完美到极致,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电话那头的容笙寒沉默了两秒,随即低笑出声:“又是谢哲成?郁玖鸢,你就不怕我吃醋?”
“你会吗?”郁玖鸢反问,语气带着一丝狡黠,“上次你故意把谢氏的竞标底价透露给我,不就是想让我多和他接触,看看他气急败坏的样子吗?”
容笙寒的性格向来捉摸不透,表面平易近人,骨子里却藏着几分腹黑。
他享受与谢哲成、林燕然等人“竞争”郁玖鸢注意力的过程,甚至乐此不疲地为这场“修罗场”添柴加薪。
在他看来,能被这样一个冷漠又强大的女人放在心上,哪怕只是作为“棋盘上的棋子”,也是一种极致的荣幸。
“好吧,算你厉害。”容笙寒妥协,“那我先回学校,晚上去你办公室等你?顺便帮你带一份你爱吃的草莓慕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