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取暖产生的烟油炭灰本就不多,
加之竹筒内壁光滑,附着不深,正是查验的绝佳时机。”
说罢,他打开木盒,取出一件以银边镶嵌的晶莹物件,
形如纺锤,在烛光下折射出清澈光芒。
第o章明察秋毫
公堂之上,烛火摇曳。
“此物名为‘秋毫镜’,乃巧匠以纯净水晶打磨而成,”
陈飞手举晶莹之物,“能明察秋毫,将细微之物放大数十倍。”
他随即询问衙役:“请问,哪一截是连接室外的最末端?”
衙役指着其中一段:“回公子,便是这一端。”
陈飞接过那段竹筒,将其开口对着光线,
举起“秋毫镜”贴近内壁,缓缓移动,仔细检视。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公堂上静得只剩烛火噼啪作响。
“找到了!”陈飞突然出声,语气笃定,“县尊大人请看——”
他将“秋毫镜”递予唐知县,并指引道:
“大人请看出口边缘的内壁,是否可见数缕深色绒絮?”
唐知县凑近镜片,原本细微难察的景象顿时清晰——
几缕像是从粗麻布上刮擦下来的深色绒絮,牢牢嵌在竹筒内壁的纹理中。
他倒吸一口凉气:“果然!这是”
“正是有人用厚布堵塞烟囱出口时,强行摩擦所留下的证据!”
陈飞接过话头,声音响彻公堂,“匪人趁夜堵死烟囱,
待室内碳毒积聚、人已昏迷后,再悄然取走布料,稍加清理外部。
如此,现场看似门窗紧闭、暖炉完好,
实则在最关键处被人动了手脚,这才酿成惨剧!”
堂下顿时哗然。
“天啊!竟是这般歹毒!”
“做得如此干净,难怪查不出问题!”
“这是存心要置人于死地啊!”
在汹涌的舆论中,李县丞扶着案几的手却渐渐停止了颤抖。
他深吸一口气,整了整官袍,上前拱手:
“县尊明鉴!陈公子此现,确实证实何家夫妇系遭人毒手。
下官未能察觉此等伪装,确有失察之责。”
他先以退为进,将“构陷”重罪轻描淡写为“失察”,随即话锋一转:
“然而,此证据仅能证明有歹人作恶。
至于歹人是谁,是流寇、仇家还是他人,皆无线索。
莫非仅凭这几缕布丝,就要指认一位朝廷命官吗?”
他将“朝廷命官”四字咬得极重,目光扫过陈飞,带着挑衅。
陈飞神色不变,转向唐知县:“李县丞所言不无道理。
现有证据只能证明何家被谋杀,并洗刷了暖炉的污名。
至于真凶,仍需详查,此案目前已可证明与我陈家工坊无关。”
陈飞此言一出,堂下已有性急的百姓高声喊道:
“陈公子!照这么说,何家五口就白死了?真凶就逍遥法外了?”
李县丞的嘴角更是难以抑制地微微勾起,露出一丝胜利在望的冷笑。
他心道:黄口小儿,终究知道进退!没有铁证,你能奈我何?
然而陈飞接下来的话,让他的笑容瞬间僵住。
“不过,”陈飞声音平稳却有力,
“李县丞查案粗疏,险些酿成冤案,致使真凶逍遥,此为失职之一;
在无实证情况下倾向性断案,几乎令无辜者蒙冤,此为失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