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她竟撩起裙摆,便要向祁念安跪下。
“不可!”祁念安眼疾手快,上前一步稳稳托住了她的手臂,阻止了她下跪的动作。
她感受到懿贵妃手臂传来的微颤,心中亦是震动。
能让骄傲如懿贵妃做出如此姿态,可见云王带来的压力有多大,也可见她此次投诚的决心之坚。
祁念安扶着她,引她到一旁的椅榻上坐下,自己则坐在对面,目光依旧审视着她,但之前的戒备已悄然散去几分。
“娘娘深明大义,念安感佩。”她缓缓开口,声音平和而郑重,“云王势大,陛下如今确实需要强有力的支持。娘娘与高家的助力,无疑是雪中送炭。”
她没有立刻表现出全然的信任,这是政治联盟,她需要确认更多细节。
“只是,念安有一事不明。云王想必也曾向娘娘和高家抛出过橄榄枝,为何娘娘最终选择了陛下?毕竟,从眼下局势看,云王似乎……势不可挡。”
懿贵妃闻言,露出一抹苦涩而嘲讽的笑:“势不可挡?不过是虚张声势,烈火烹油罢了。邵斯云此人,刚愎自用,刻薄寡恩。他许下的诺言,不过是空中楼阁。他需要我族兵力为他冲锋陷阵,一旦事成,鸟尽弓藏是必然之事。我高家在他眼中,只是可利用的棋子,随时可弃。而陛下……”
她看向祁念安,眼神复杂,“陛下或许待我无情,但他至少是位真正的明主,行事有底线,重诺守信。更重要的是,陛下代表着正统大义,追随陛下,我高家是护国功臣;追随云王,即便成功,也是乱臣贼子,遗臭万年!这笔账,我高凌云算得清,我父亲……也算得清。”
她压低了声音:“不瞒姑娘,云王已暗中联络我父亲,许以事成之後,封王裂土。但我父亲虚与委蛇,并未答应。我们一直在等一个时机,一个能向陛下表明忠心的时机。宁嫔已死,我不能再等了。”
祁念安微微颔首,懿贵妃这番剖析合情合理,也与她和邵斯志之前的判断相符。
高家在军方根基深厚,尤其在京畿防务和北方边军中都有影响力,他们的倒戈,足以改变力量对比。
“既如此,”祁念安站起身,神色肃然,“我代陛下,谢过娘娘与高老将军的忠义。此事关系重大,我需立刻禀明陛下。还请娘娘放心,陛下乃仁德之君,必不负高家今日之选择。”
她也承诺到:“日後,在这宫闱之内,念安亦愿与娘娘同心协力,共御外敌。往日种种,皆如过眼云烟。”
懿贵妃眼中终于闪过一丝如释重负的神色,她也站起身,郑重道:“好!有姑娘这句话,我便放心了。宫外之事,自有我父亲周旋。宫内……与云王牵连颇深,需格外提防。”
两人就在这烛火摇曳的殿内,低声交换着彼此掌握的信息和疑虑。
曾经的对手,在这一刻,结成了牢固的同盟。
当然,还有在一边目瞪口呆仔细思索祁念安是什麽时候跟邵斯志和好的李潇冉。
这是一场没有歃血为盟的仪式。
懿贵妃悄然离去,身影消失在渐浓的夜色中。
祁念安独立殿中,望着窗外沉沉的夜幕,知道这盘决定生死存亡的棋局,终于进入了最残酷,也最关键的终章。
风暴,真的要来了。
但这一次,那个不被看好的皇子,那怀剑弑君的邵斯志不再是孤军奋战。
夜色如墨,将宫阙重重笼罩。
宁嫔之死的馀波尚未完全平息,一股更急迫的暗流已汹涌而至。
祁念安知道云王不会坐以待毙,却未料到他的反击如此迅疾而直接,并且,精准地找到了她最致命的软肋。
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祁念安屏退左右,独自在灯下翻阅古籍,心思却全然不在书卷之上。
烛火猛地跳跃了一下,一道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内殿角落。
那并非寻常宫人,其气息绵长,脚步落地无声,显然身负不俗的武功。
祁念安执书的手几不可察地一顿,心脏在瞬间紧缩,随即强迫自己恢复平静。
她甚至没有擡头,只是目光依旧停留在书页上,声音淡漠地开口:“云王殿下,终于舍得派人来了麽?”
那黑影微微一怔,似乎没料到她是如此反应,随即发出一声低沉的嗤笑:“宸妃娘娘果然聪慧。既然如此,小人便开门见山了。”
他声音沙哑,如同砂纸摩擦,“殿下有令,宫变发动之时,需娘娘利用近身之便,了结邵斯志性命。”
尽管早有预料,但亲耳听到这赤裸裸的弑君之言,祁念安还是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窜起,瞬间蔓延至四肢百骸。
她拢在袖中的手悄然握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利用刺痛维持着面容的镇定。
那暗线继续道,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胁与诱惑:“娘娘若成此事,他日殿下登临大宝,中宫凤位,非您莫属。荣华富贵,与国同休。”
话锋陡然一转,变得森冷无比,“若娘娘不愿,或是行事不力,坏了殿下大计……那麽,灵太妃娘娘,恐怕就要承受些无妄之灾了。比如,李家家主近来,听闻身子骨近来不甚硬朗……”
灵太妃三字,如同冰锥,狠狠刺入祁念安的心口!
她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