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敬德和……
看侯君集这样子,尉迟敬德强忍住眼底的酸涩,哈哈大笑道:“看什麽呢?我敬德啊!”
侯君集恍然,他猜到了,这个大汉和清澈的眼神也只有尉迟敬德才有。
侯君集轻笑,无言地重重抱了下尉迟敬德。
他看向少年。
刘弘基双眼含笑道:“刘弘基。”是的,刘弘基後面也一起过来了。
侯君集有些惊讶:“你竟然穿成少年模样?”
刘弘基耸肩:“没法子,老天爷让我这麽穿的。”
侯君集眼眶酸涩:“是啊,一切都是老天爷安排的。”他弯腰也重重地抱了抱刘弘基。
“一切皆是最好的安排。”
李世民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只觉得心中的一个石头又落地了。
怎麽说呢,上辈子李世民本就不想杀侯君集,但谋逆大罪诸臣进言,不得不杀,而这辈子……
在这个新朝代中,李世民不想自己的任何一个臣子流落在外。
既然选择跟随他李世民,他就不能放任臣子凄凉地度过一生。
解决了最近的这两天萦绕在心上的重大问题,李世民开始和侯君集说现在朝廷的情况,并且问侯君集最近的情况。
侯君集的情况很简单,就是李世民了解的那样,退伍回来被野猪顶下山,然後昏迷许久,前些日子才醒。醒了之後听到秦二世的消息,不顾身体虚弱就每日步行十几公里来回咸阳打探消息。
偶尔还去富人家帮工赚点钱。
然後就是在和各个富人的小厮聊天中知道了这种药。
侯君集道:“那药一同就知道不对劲,很像五石散。”
最後他就没去做工了,直接去各处走访,把自己当成想买药的人去探查情况。
今日,他把打探来的情况递给了房玄龄府。
尉迟敬德搭上侯君集的肩膀,道:“混小子,我尉迟敬德府的名头和房玄龄一样大,你怎麽只选房玄龄那厮而不是我尉迟恭啊!”
明明他和侯君集这厮相处得更多啊!
侯君集沉默,欲言又止,他看着尉迟敬德,一切尽在不言中。
尉迟敬德:“……”
好像知道为什麽了。
他放开侯君集,不好意思地咳了咳:“咳咳,房玄龄做事仔细怎麽了,我尉迟府也不逞多让好不好。”
嗯……
还是‘让’很多的,在场的几个人想。
房玄龄那家夥,可是从上辈子到这辈子都远近闻名的仔细。
尉迟敬德看明白了所有人的眼神,他哀嚎:“好吧好吧,比不过房玄龄那厮好吧。”
被尉迟敬德这厮的表情语气逗乐,氛围明显更加轻松了。
之後李世民丶尉迟敬德丶刘弘基也给侯君集讲到了自己穿越过来的情况,一系列的新式政令。
说到最後,李世民看向侯君集,期待道:“现如今朝廷最缺乏的就是人才了,君集的到来正好弥补了一部分的缺憾。”
他的君集,可是上能征战沙场,下能当吏部和兵部尚书的人呢!
李世民开心地想。
被李世民愉快的情绪感染侯君集,他道:“百姓一昧依靠官府,坐吃山空也不好。”
他想到今早和老父亲说的学建房子,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侯君集看向李世民:“陛下应该已经在召集农家们弄农书了吧?”
民为邦本,民以食为天。
他们初唐百废待兴最为注重的一个方面就是农的发展了。
农书他们也出过。
李世民愉快点头:“农家人比较朴实,皆在朝堂之中,不过……”他叹气,“就是许多农业相关的东西需要下令地方重新上报汇集,最後成为农书,在加上排版刊印,下发地方,今岁的秋小麦播种百姓们应该是赶不上了,只希望明年粮食的播种百姓们能赶得上。”
这还不够,李世民道:“诸子百家吾皆有发召集之令,就是这些人实在犟种,叫不动。”李世民就把房玄龄的计划说了出来,包括但不限于给他们寄送来自对家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