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李世民手下二十四功臣 > 第32章 侯君集有办法 臣子皆能为秦朝带来益处(第4页)

第32章 侯君集有办法 臣子皆能为秦朝带来益处(第4页)

吸引他们,又刺激他们!

这法‘阴险’得让侯君集笑了,李世民也觉得有趣并且实用。

就是……

李世民头疼:“但就像农书的问题一样,他们现如今才只有意动,等他们完全出发到达咸阳,并且开始进行书籍的编撰,那真不知得等到那年何月啊!”

李世民苦恼。

编撰成书後还得扩充学院规模,增加学员,培养学员才能进行最终的科举。

侯君集却若有所思,他看向李世民,悠悠道:“陛下可还记得臣当时所任乃吏部尚书。”

李世民茫然,不知对方为何会这麽说,他道:“自然记得。”

侯君集声音悠然:“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丶考课丶升降丶勋封丶调动等事务,主持科举考试「1」。”

转礼部主持科举考试那是开元年间的事情,在侯君集那个时代,科举?那是吏部的事情。

李世民震惊道:“你不会是说……”

侯君集点头:“科举自我们唐朝才完善,当年的君集能担任吏部尚书可是经过了一番苦读之後通过典选举,定考课才成为吏部尚书的。”

故而侯君集道:“臣对科举的书籍,可谓是烂熟于心。”

李世民惊喜万分,拍着侯君集的肩膀就道:“那接下去的书籍编撰,如若有君集那可谓是如虎添翼!”

“我原本还头疼谁能主持编撰这些书籍,没想到就来了一个君集了!”

能够帮到李世民侯君集也很开心,他算了算:“陛下身边竟已经集齐了五个臣子了。”

李世民脸上漾出幸福的笑容:“是呀,已经有五位臣子聚集在朕身边了。”

虽然现在有些不足,但未来,他能够遇见更多的臣子。

就是不知道这些臣子是会通过方式找到他,或者被他找到呢?

侯君集也在好奇,他看向尉迟敬德和刘弘基:“陛下的臣子千千万,那穿过来的有几个多少臣子?”

总不能所有臣子都穿过来吧?那太恐怖了!

关于这个问题李世民等人还真讨论过。

刘弘基道:“最有可能的应该是二十四个臣子。”

尉迟敬德点头,他也是这麽猜测的,他骄傲挺胸,语气自信:“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侯君集却因为尉迟敬德的话呆愣住了,他半响後才轻声道:“是替换的前二十四臣子和後面加入的臣子都能来吗?”

声音轻缓,怕惊扰到什麽。

但声音再轻,做得极尽的尉迟敬德他们也能听到。

尉迟敬德迷茫:“啥?”

“啥替换前後的凌烟阁二十四臣子?”

“二十四臣子不就那二十四个吗?”

侯君集的心中再起惶恐,他道:“没有……”

想到那个可能性,他声音颤抖:“我犯下那个大错,陛下没有更换那个图像吗?”

让阎立本画下,很容易的。

因为还有很多臣子想要进入凌烟阁呢。

侯君集的话让本来热络的场面一凉。

啊,这个让尉迟敬德他们怎麽说?

皇帝的心思他们猜也猜不透。

尉迟敬德偷偷得瞄向李世民。

衆人的目光竟然都看过来了,李世民轻咳两声:“朕写下的东西是不会变的。”

能入他功臣阁的臣子皆是贞观十七年的他精挑细选,他怎麽可能会背弃当时的选择。

即使後面有臣子做了谋逆之事,也只能说人心易变而已,但这些臣子在贞观十七年之前对他和大唐的忠心与付出是不容辩驳的。

清晰的感知到陛下未言之语,侯君集心中熨帖,也是在此刻,他终于放下了心中对自己过往的芥蒂。

那个贞观十四年到十七年因恃宠矜功,粗率无检而谋逆陛下的侯君集已为所做的事情付出身首异处的代价,

现在的他是不一样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