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这是地方上供的诶,零本钱]
[我敢肯定,有个好处是打击富商]
[我也敢肯定!]
[+1]
[+1]
[+10086]
宋,熙宁四年(1071)。
王安石赞同的点点头,他的均输法就是参考前人的做法。管仲丶桑弘羊丶刘晏……原理简单,操作也不是很难,有不少成功的榜样,王安石对均输法信心还是挺足的。
【运到京城的特别好的那部分就由平准官负责了,皇亲贵戚会用一部分,其他的就是国家经营了,能遇到京城的肯定都是好东西,古往今来最赚钱的就是奢侈品,所以为了调剂物价平准官会选择性买卖,说的怪讲究,其实很简单,就是贵的就买,便宜的就买,肯定亏不了还能赚。经济真的是很神奇的东西,均输平准是其中最低等的那种,但是非常好用,从管仲开始一共用了几千年,我刷视频的时候刷到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那个郁金香什麽的,不是很记得了。[1]】
[原理很简单,但不好做呀]
[是啊,玩期货前前後後赔了十来万]
[有钱人,背着房贷的我根本没那麽多钱可赔]
[好像有个专有名词叫郁金香效应来着,比喻投机活动泡沫经济]
[完全没听过]
[管仲也太牛了,不过感觉其实不是很出名]
[还好吧?]
汉,元狩二年(前121)。
桑弘羊对天幕提到的郁金香效应有些好奇,但他不能和天幕沟通,天幕也没有细说,只能遗憾地继续往下看。
【均输平准可以有效防止富商大商囤积居奇从中谋取巨利,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和调整供需,也使财政收入大为增加,使“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1]这句话是对古代财政政策相当高的评价,经济经济经世济民,在古代那种重农抑商的环境下,能达到不增税就有钱的官员都是天生的经济学家,都嘎嘎厉害。】
[拿个小本本记笔记]
[这句话好像在哪儿听过]
[小辰说管仲的时候提到过吗?]
[不记得了,好像没有吧?]
汉,元狩二年(前121)。
桑弘羊有些激动也有些尴尬,激动是因为那句“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评价,尴尬是因为他现在还没有想到均输平准的方法,他目前只是想着盐铁官营什麽的,不过这个方法来钱慢,然後利用了重农抑商的政策拿商人开刀,想一个名义收些税,赚一些快钱。桑弘羊很快就调整了情绪,他只是为陛下分忧罢了,谁让商人好欺负呢?来钱快又安全。
【然後是算缗告缗,又是一个生僻字,缗,左右结构,绞丝旁,右边是人民的民加太阳日,是古代穿铜钱的绳子,也通常引申为钱,作为量词用的话,一千文铜钱穿成一串叫一缗,差不多是一两不过很多时候低于一两,这些钱对于老百姓来说其实挺多的了,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攒不了这麽多钱,所以算缗告缗这里的“缗”指代有一定资産的人,特指商人。[1]】
[每次小辰都要做个文言文阅读]
[哀家长知识了]
[古代小老百姓都很穷的]
[我看到一个小说,设置一个鸡蛋一两银子,我真是不知道说什麽了,如果主角是被人蒙骗了的富家公子或者皇帝还好,关键他是卖方啊,农民卖鸡蛋一个一两银子,那世界上还有穷人吗?]
[这个也太离谱了,我看到有十文钱的都被冲了]
[其实不带脑子看也行,很爽的]
[所以叫无脑爽文啊,带着脑子看会瞎的]
【刚开始汉武帝只颁布了算缗令,让商人自报资産,官府据此征收财産税,商税自古以来都不低,一算是一百二十钱,算缗令规定规定商人财産每两千钱抽税一算;经营手工业的人的财産每四千钱抽一算;五丈以上的船,每只船抽税一算;有轺车的人每辆抽税一算,三老和北边骑士的车不用交税,但是商人的每辆车要征收两算。[1]】
[商人的钱不是钱]
[居然还有人不用交钱?]
[桑弘羊也是有脑子的好吧?打压一批,拉拢一批,要是把所有人都得罪完,他的脑袋好要不要了?]
[现在还有人偷税漏税呢,那种情况这税能收上去?]
[还是有老实人的吧]
[交税是公民的义务,严禁偷税漏税]
汉,元狩二年(前121)。
桑弘羊有些不太好的预感,他果然很黑心啊!他怎麽会想不到钱难收呢?所以算缗後还有个告缗,啧啧啧,不愧是他。
不过他们陛下花钱可真厉害啊,大商人再藏匿资産也会有藏不起来的需要交税的一部分,算缗肯定能收上来不少,如果足够花的话,他肯定不会再提出告缗,告缗才是釜底抽薪基本把所有商人得罪遍了。
【这财産税挺重的,尤其对于以前从来没交过的人来说,更何况重利的商人,这简直是从他们身上割肉嘛,也有老老实实交了的,但少啊,大部分商人还是选择为了少交这麽一大笔钱隐匿资産,但汉武帝本来就想无中生钱,没有挣到足够的钱当然有下一步的解决措施,于是就有了告缗。告缗,顾名思义,告发算缗不实。猪猪肯定很生气,那些有钱的不是不想交财産税吗?那干脆别有财産了,告缗令规定揭发属实的,被告者不仅要被没收所有的财産,还要被罚戍边一年,告发者会被奖励被没收财産的一半,哇,心动了没有?简直是白来的钱,没人愿意白白把钱送出去,所以基本上一告一个准。算缗告缗政策增加了政府收入,也打击了商人势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