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我要有个仇家就这麽干]
[没仇的也会干,白来的钱啊]
[没别的,就是仇富,谁有钱就是我的仇人]
[有钱人又没吃你的喝你的]
[可是幸福是对比出来的]
[得了得了,做你的白日梦去吧]
[网上说说还不行了?]
[这怎麽还能挑起火来呢?]
周,如意元年(692)。
武曌嘴角含笑,让人举报是个好办法,干脆利落,省心省事,可能会引发一些诬告乱搞的麻烦,但最终决策权不还在她手里吗?
【财政改革就是这些,接下来来看军事改革,有宝贝可能要问了汉武帝还有军事改革吗?当然有啦,只不过我们平时不这样说而已,其实大家肯定都听过,如建立期门军与羽林骑丶设置八校尉。期门军与羽林骑在我印象里是征战匈奴的军队,其实不是,他们就是宫廷侍卫,我们常说的禁军。[1]】
[我去,是这样吗?]
[好像是这样的,但也会外出征战]
[而且精兵,战斗力还怪强的]
[帅气的羽林卫!]
[我小时候做梦就像加入羽林卫,跟随霍去病直击匈奴]
汉,元狩二年(前121)。
刘彻也想亲征追着匈奴到处跑,但理智在线不会干出那麽蠢的事。
(被内涵的叫门天子表示呵呵)
【期门军建立时间比较早,建元三年也就是刘彻登基三年的时候就建立了,当时还是太皇太後执政,所以期门军很明显是猪猪为自己打造的势力;再看成员来源,他们大多选自侍中丶武骑和待诏陇西丶天水等六郡的良家子弟,底子非常优秀,陇西六郡是和匈奴有血海深仇的地方,可见这时候刘彻已经有了反击匈奴的打算。期门军有千人之多,这对于出击匈奴显然是少得可怜,但当时也不是反击匈奴的好时机,所以期门军最主要的职责还是侍从汉武帝,因为他们需要长期在殿门处执守,所以被称作期门军,长官是期门仆射,属于光禄勋。光禄勋原名郎中令,是九卿之一,掌宫殿掖门户,专业对口了。[1]】
[嗯,不瞒大家说,我以为期门是个门来着]
[就是长期待在殿门口啊,是个门儿啊,没毛病]
[呃,这麽说吧,我以为是形容词加名词,结果是动词加名词]
[更搞不懂了,太有文化]
[怎麽说呢?一直以为光禄勋是个爵位的名字]
[这个很搞笑,九卿这个爵位确实不低]
汉,元狩二年(前121)。
刘彻回忆往事,他建立期门军好像没想那麽远,阴差阳错为未来做了准备吧,很大原因是没有安全感,觉得只有自己培养的人才信得过,顺便可以拉拢朝臣,才建了期门军。那时候他手中没有权力,组建的军队人数自然不会太多,不过作为禁卫千人绰绰有馀。
当时的他被太皇太後管着,任命的赵绾丶王臧丶窦婴和田蚡一个不落全被太皇太後给否决了,明明他才是皇帝,年纪也不小了,却被当个提线木偶。不过赵绾丶王臧也很令他失望,非法牟利被太皇太後抓住了把柄。结果後来证明窦婴和田蚡也不怎麽样,但当时太皇太後的行为就是打了他的脸。
当然如果只是太皇太後也就罢了,毕竟他父皇也听祖母的话,给他压力的还有自居拥立他有功的馆陶大长公主,提出各种要求让他感到厌烦,还有长期无子的陈氏,皇宫中的一切都让他感到呼吸不畅。
为了排解这种不愉快,他建立了期门军,更是经常出宫游玩,他姐姐平阳公主的府上就是他常去的地方。在那里他遇到了卫子夫,也遇到了卫青。
虽然很不该,但太皇太後去世让他感觉一切都美好了起来,事实似乎也是如此,提拔自己想提拔的人,废除陈氏皇後之位,千盼万盼的长子出生,卫青丶霍去病丶主父偃丶严安……天命在我,一切都很顺利。
【接着就是羽林骑了,名字的含义是“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之意,也属光禄勋,不过羽林骑是後来改的名字,刚开始建立的时候叫建章营骑,是用来宿卫建章宫的,建章宫建于太初元年,这时候卫青都去世了,比期门军晚了三十多年。羽林骑是皇帝护卫和仪仗部队,选自选陇西丶天水丶北地等六郡良家子弟,後来又将作战阵亡官兵的子孙编为部队,称羽林孤儿。[1]】
[?什麽卫青都去世了?]
[我的小霍呢?]
[嗯,那肯定早没了呀]
[不是那个“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是谁写的来着?大骗子!]
[骗的我好狠啊!]
[心碎了,人都没了,我随个鬼呀!]
[随鬼也行啊]
[写诗嘛就是浪漫]
汉,元狩二年(前121)。
知道自家冠军侯没有生命危险的刘彻只是觉得好笑,後世的人都太有意思了,为他提供了不少乐子。
另外,羽林卫确实得建,出击匈奴烧的不只是钱,还有许许多多大汉子民的命,羽林卫用来安置那些孤儿正好。但有个很重要的问题,他真的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