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居所后,他将玉匣置于案头,打开笔记翻至空白页。上方标题尚未书写,只有一行小字备注:“待实战检验”。
次日清晨,他提前半个时辰起身,未带符笔,也未穿麻衣外袍,仅着练功服前往附属练功区。此处空旷无人,地面铺有青石板,边缘设有试力桩与负重石墩。
他站定,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缓缓抬起,如抱气球。呼吸调整为腹式,节奏严格遵循“三息归元”。灵气自涌泉穴导入,沿督脉上行,至百会略停,再顺任脉而下,形成小周天循环。
这是昨日规程中的热身程序。
三个周期完成后,他开始正式训练。动作简洁,无多余花哨。每一次力都对应体内灵气的精确推送,每一组间歇都有数据支撑的恢复时长。
一名执事路过,见其动作古怪,既不像传统吐纳,也不似常规打熬,驻足片刻,摇头离去。
至午时,第六周期结束。他收势站立,额头微汗,气息平稳。检测仪最后一次扫描显示:全身经络通畅度提升,细胞代谢废物清除率提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拆下背部贴片,现原本因旧伤导致的信号盲区,已有微弱电流通过。虽未完全修复,但传导功能正在重建。
“可以了。”他说。
这不是自言自语,而是对某种内在确认的回应。
当晚,他在研习室石桌上摊开全套数据图表,用红笔圈出几个关键节点:第二周期中断点、肩部血流恢复时间、第六周期末期能量利用率峰值。
然后,他取出一张空白符纸,铺在桌角。
这不是为了画符。
而是准备测试下一阶段计划——将炼体模型与微型符阵结合,实现“结构化强化”。具体构想是:在身体力瞬间,激活贴附于关节处的微型符阵,提供瞬时支撑力矩,相当于外骨骼辅助。
他还没动手绘制,识海中的青铜鼎忽然轻轻一震。
一道新纹路浮现,形似断裂的函数曲线,却在末端出现拐点。紧接着,一段记忆碎片渗入意识:
“观测……必须独立。”
他皱眉,这句碎片化的信息曾出现在昨日。但此刻,它与当前实验设计产生某种共鸣。
“独立?”他喃喃,“是指排除干扰变量?还是……不允许外部观测者介入?”
他没再深想,将符纸收起,决定明日再试。
临走前,他最后检查了一遍仪器包。所有设备归位,唯有检测仪屏幕残留一行未清除的数据:左肩肌群活性恢复进度:。
他合上包扣,熄灯出门。
走廊幽深,脚步声被石壁吸收。远处传来钟鸣,报时晚课将至。
他走向居所,背影融入暮色。
喜欢科学证道:我在洪荒悟宇宙请大家收藏:dududu科学证道:我在洪荒悟宇宙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