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城墙根下,原本繁华的市集早已失了生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由破烂草席和几片篷布随意搭就的窝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复杂的气味,夏日里汗水经高温发酵,再由不远处粥棚隐隐约约传来的热气一熏,实在算不上好闻。
日上三竿时分,人群三三两两缩瑟于城墙投下的阴影之中。为了省去不必要的花费的力气,大多数时候他们几乎一动不动。
热意蔓延开来,空气被炙烤後仿佛也变得黏腻。
扎羊角小辫的女童在一片寂寥中沉沉睡去,却又与酷暑中挣扎着醒来:
“娘亲,我们什麽时候能离开这?”
一旁的青衣妇人顺势握住了女童有气无力擡起的小手,怜爱地小小的手心贴于自己已然凹陷的脸颊:
“幺幺乖,这里有粥喝,幺幺要乖乖喝粥,才能好好长大,才能和娘亲一样有力气。”
放粥的铜锣一响,原先还死气沉沉的人群忽而蜂拥而起。求生的欲望几乎盖过了一切,抱着孩子的青衣妇女很快便远远落在了人流後面。
日头逐渐西移,晴娘抱着年满三岁的幺幺,没站一会便几乎支撑不下去。孩子从左手换到右手,却未能恢复一分力气。
晴娘不知道自己究竟站了多久,轮到她们娘俩时,偌大的锅里只剩下清得依稀照见人影的清粥。
她颤颤巍巍递出怀里那只已经豁口的旧碗,终于等到了半碗还有馀温的粥。
“幺幺乖,张嘴。”晴娘咬牙抑下了出于本能对食物的渴望,细心吹过之後方才将碗递至女儿唇边。
年少的幺幺并不领情,下意识便推开了碗。
幺幺并未用多少力气,可晴娘未曾设防,半碗热粥还是就此洒落一些。
“啪——”一个清脆的巴掌落在了幺幺身上,原是事事以女儿为先的晴娘此刻终于被连日所累积的情绪压垮:
“幺幺!娘怎麽教你的?娘有没有告诉过你,不可以浪费粮食?”
话刚出口,晴娘便後悔了。幺幺不过是个三岁的孩子,她能懂什麽?晴娘忙抱起了泫然欲泣的幺幺,一边为女儿拍背,一边慌忙同女儿道歉:
“是娘不好,是娘不好。幺幺原谅娘亲好不好?娘不该同你置气,娘向你保证,以後不这样了…”
终于,在眼里翻腾了许久的泪水夺眶而出,年少的幺幺近乎嚎啕大哭:
“娘亲,娘亲几日没吃了,幺幺…幺幺只是想让娘亲先吃,不是有意要浪费吃的…”
晴娘愕然,忽然惊觉自己竟错得离谱。她怎能这般先入为主,下意识便觉得是幺幺任性?
须臾,晴娘忽忽而潸然泪下,豆大的泪珠滚湿了衣衫。原来女儿对自己的爱,竟丝毫不比自己的爱来得少。是她大意,这才未能发觉。
暮色四合之时,一排绯色高悬的灯笼依次亮起,一时间照得街道照得灯火通明,犹如白昼。
自打闹来旱灾以来,茶楼的生意便一日不如一日,迎客的小二见一男一女两名客官迎面而来,苦闷的脸上终于又挂回了了笑意:
“两位客官里面请啊!”
小二立马引二位客官入座,不待客人发话,他便利落取下肩上搭着的手巾擦了擦手,方才再取了桌下的抹布,飞快地擦拭一遍茶桌。
“客官,小店有新到的阳羡茶丶武夷岩茶,还有鼎鼎有名的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的蒙顶茶,您二位想用点哪样?”
黎昭华颔首,随意答道:“那便来壶阳羡茶。”
小二欣然点头,却未曾离去:“得嘞,咱家最近也新推出一批茶点,什麽桂花糖酥酪,碧螺翠玉卷,小店里一应俱全,客官可要搭一碟?”
一旁的如玉心下了然,当即便从荷包中捏出几枚铜板,缓缓用指尖压着推了出去:
“小哥在店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想来消息也是一等一的灵通,在下倒有一事,想向小哥打听一二。在下想招些短工,怎麽城里城外都是流民,却没几个肯干活的壮丁?”
面前的夥计不动声色收了铜板,笑眯眯便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