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在邮件里写道:“你的‘城市记忆’系列,让我们看到了文字之外的城市温度,希望能通过你的画笔,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每座城市的独特韵味。”
接到邀约时,苏晚正在画室整理采风素材。
秦疏白下班回家,看到她对着电脑屏幕发呆,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怎麽了?是遇到什麽难题了吗?”
苏晚转过身,眼里满是纠结:“出版社想让我为城市散文集画画,可这套书涉及十座城市,我只熟悉北京和巴黎,其他城市我都没去过,怕画不出那种独特的感觉。”
秦疏白拿起桌上的散文集样章,翻了几页後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如果你担心不熟悉其他城市,我们可以一起去采风啊。我最近刚好有年假,正好可以陪你走走。”
苏晚惊喜地看着他:“真的吗?可你的工作那麽忙……”
“工作再忙,也比不上你的梦想重要。”
秦疏白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而且,我也想陪你去看看不同城市的风景。”
就这样,两人开啓了一场跨越十座城市的采风之旅。
从江南的小桥流水到西安的古城墙,从成都的宽窄巷子到厦门的海滨沙滩,每到一座城市。
苏晚都会背着速写本穿梭在街头巷尾,捕捉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瞬间。
秦疏白则全程充当她的“助理”,帮她拎画具丶查攻略,偶尔还会给她一些构图上的建议。
在苏州平江路的一家老茶馆里,苏晚正专注地画着窗外的雨景。
秦疏白坐在她对面,看着她认真的侧脸,轻声说:“你知道吗?每次看到你画画的样子,我都觉得特别安心。”
苏晚停下画笔,擡头看向他:“以前我总觉得,婚姻会束缚我的梦想,可遇到你之後,我才发现,好的婚姻会成为追梦路上的助力。”
秦疏白握住她的手,眼神温柔:“能陪你一起追梦,是我的幸运。”
采风之旅结束後,苏晚全身心投入到绘画创作中。为了还原每座城市的特色,她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人文故事,甚至还会向当地的朋友请教细节。有时画到深夜,秦疏白会给她端来一碗热腾腾的汤,陪她一起讨论画作的细节。
与此同时,林知夏的创业之路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她计划拓展海外市场,却在与欧洲一家艺术机构合作时遇到了阻碍。对方对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了解甚少,对合作方案提出了诸多苛刻的要求,甚至质疑中国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得知消息後,苏晚主动找到林知夏:“我之前在巴黎认识一些艺术圈的朋友,或许能帮你牵线搭桥。而且,我的‘城市记忆’系列在欧洲也有一些关注度,或许可以通过我的作品,让他们更了解中国艺术。”
林知夏感动得握住她的手:“苏晚,谢谢你。每次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总能给我帮助。”
在苏晚的帮助下,林知夏成功与欧洲艺术机构建立了沟通。
苏晚还特意挑选了几幅“城市记忆”系列的作品,参加了欧洲的一场艺术展。展览期间,她的作品吸引了衆多欧洲观衆的关注,不少人惊叹于中国艺术家对城市情感的细腻表达。
借助这次展览的热度,林知夏的公司顺利与欧洲艺术机构达成合作,成功将三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推向欧洲市场。签约仪式当天。
林知夏特意邀请苏晚参加:“没有你的帮助,就没有今天的成功。这份荣誉,有你的一半。”
苏晚看着台上自信从容的林知夏,心里满是感慨。她想起两人再次见面时的场景,那时的她们,一个在艺术道路上刚刚起步,一个在创业路上艰难前行,而现在,她们都在各自的领域绽放着光芒。
半年後,苏晚为城市散文集绘制的画顺利出版。
新书发布会当天,出版社特意举办了一场小型画展,展示了她为书籍创作的插画作品。现场,不少读者拿着书来找她签名,其中一位读者说:“你的画,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小巷,那种温暖的感觉,是文字无法替代的。”
苏晚看着读者真诚的眼神,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秦疏白站在人群外,手里捧着一束她最爱的向日葵,眼里满是骄傲。
发布会结束後。
苏晚和秦疏白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
夜色渐浓,城市的灯光璀璨夺目。
苏晚忽然停下脚步,对秦疏白说:“我想明年举办一场更大的画展,不仅展示‘城市记忆’系列,还要加入这次为散文集创作的插画,让更多人看到不同城市的美好。”
秦疏白紧紧握住她的手:“我支持你。
无论你想做什麽,我都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
而此时的林知夏,正在办公室里规划着新的创业蓝图。她看着墙上悬挂的苏晚送她的那幅画,眼神坚定。她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更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推向国际市场,让世界看到中国艺术的魅力。
在逐梦的道路上。
苏晚和林知夏都在不断前行。
她们知道,未来或许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只要心怀热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而那些陪伴在身边的人,那些一起奋斗的时光,都将成为她们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